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百科分类 >> 历史 >> 馆藏文物

该分类下有147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馆藏文物" 分类下的词条

牛形铜灯(西汉)
编辑:1次 | 浏览:820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8-16 10:11
标签:

摘要: 1949年长沙市区桂花园出土。通高50厘米。牛体浑圆,背中心有一圆孔,上置一带柄圆形灯盘。灯盘有双垂直壁,插置两片弧形屏板作为灯罩(现已失)。牛背两侧各竖立一圆形烟管,相向弯曲并联于灯盘上方,下置一覆碗[阅读全文:]

龙纹玉璧(西汉)
编辑:1次 | 浏览:756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8-16 10:05
标签:

摘要: 1981年长沙市区工农桥白马庙出土。直径25厘米、厚0.6厘米。白玉制作,纹饰分内外二层,内层琢刻卷云纹,作浅浮雕式;外层阴刻龙纹。二层纹饰之间以弦纹相隔,两面纹饰相同。此璧保存完整,纹饰精细流畅,刀法[阅读全文:]

漆纚冠(西汉)
编辑:1次 | 浏览:1247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8-16 10:01
标签:

摘要: 1973年长沙市区马王堆三号墓出土。长26厘米、宽15.9厘米、高27厘米,用丝线编织而成。髹棕色漆,以增加丝线的硬度。经向和纬向均呈绞纱状,菱形网孔,大小均匀,孔径均为0.5~0.6毫米。左径右径的密[阅读全文:]

“长沙元年”铜鼎(西汉)
编辑:1次 | 浏览:697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8-16 09:57
标签:

摘要: 1951年长沙市区枫树坪出土。通高19.3厘米,口径17.7厘米。扁圆形,弧形盖,环形附耳,短蹄足,腹部有一周突棱,圆底。口沿下刻篆,隶体铭文“敕庙铜鼎一容斗五升有盖并重十四斤四两长沙元年造第一”,共2[阅读全文:]

“利苍”玉印和“长沙丞相”“轪侯之印”铜印(西汉)
编辑:2次 | 浏览:1163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8-16 09:41
标签:

摘要: 1973年长沙市区马王堆二号墓出土。玉印长、宽2厘米、高1.7厘米。印呈碧色,盝顶,篆体白文"利苍"二字。铜印二方,长、宽各2.2厘米,高1.7厘米,鎏金多脱落,均为龟纽,其一为篆书白文“轪侯之印”四字[阅读全文:]

《五星占》(西汉)
编辑:1次 | 浏览:812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8-16 09:40
标签:

摘要: 1973年长沙市区马王堆三号墓出土。隶书,存144行,约8000字。根据内容定名,原篇无题。占文部分保存了甘氏和石氏天文书的一部分,其中甘氏的尤多。末尾列出从秦始皇元年至汉文帝三年70年间木星、土星、金[阅读全文:]

《五十二病方》及卷前佚书四篇
编辑:1次 | 浏览:766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8-16 09:37
标签:

摘要: 1973年长沙市区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书体在隶篆之间,均书写在半幅帛之上。《五十二病方》高24厘米。书名系根据内容暂定,存459行。全书52题分别记载治疗各类疾病的医方,共计283方,病名103种。治疗方[阅读全文:]

T形帛画(非衣)(西汉)
编辑:1次 | 浏览:1113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8-16 09:34
标签:

摘要: 1972年长沙市区马王唯一号汉墓出土。T形,通长205厘米、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帛画用三条精细的棕色绢组成,上部左右各拼一小条。顶端边沿包一竹棍,上系丝带,可以张举。帛画的内容,自上而下[阅读全文:]

“长沙都尉”滑石印章(西汉)
编辑:1次 | 浏览:1190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8-16 09:29
标签:

摘要: 1988年长沙市区五里牌出土。通高3厘米、方3厘米,龟纽,篆体白文“长沙都尉”四字。质地滑石。长沙都尉是西汉时期长沙国的最高军事统领。此印是研究西汉长沙国政治、军事、文化的重要资料。现藏长沙市博物馆。([阅读全文:]

“曹(女+巽)”白玛瑙印(西汉)
编辑:1次 | 浏览:1119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8-16 09:26
标签:

摘要: 1975年长沙市区咸嘉湖陡壁山曹(女+巽)墓出土,共2方。盝顶,方形,纽一上穿。一方通高1.4厘米、方2.1厘米,小篆白文“妾(女+巽)”二字;一方通高1.6厘米、方2.3厘米,鸟篆白文“曹(女+巽)”[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