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馆藏文物   
[0] 评论[0] 编辑

清银镶玛瑙盖菊花瓣纹碧玉壶

清银镶玛瑙盖菊花瓣纹碧玉壶清银镶玛瑙盖菊花瓣纹碧玉壶

名称:清银镶玛瑙盖菊花瓣纹碧玉壶

时代:清代

规格:通高12.6厘米、 口径6.5厘米、腹径9.7厘米

级别:一级文物  

来源:征集

今藏:长沙市博物馆

幽幽碧色 冰心玉壶

———清乾隆朝碧玉壶品赏

说到“玉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的最末两句诗人以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冰心玉壶来自喻光明磊落的品格,经常被现代人引用,用以传达一种心境。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长沙市博物馆珍藏的一件精美的菊花瓣纹碧玉壶。

  人们只知玉壶之美,却不知玉壶制作难度之高。制作玉壶从选材、开料、冲砣、掏堂、雕琢、上花、打钻、镶嵌、砣磨到抛光,种种环节都容不得一丝马虎,得费一番功夫才行,因此在古代把玉壶当作酒壶或者茶壶使用,绝非一般人家能办到的。 

在我国古代玉器中,玉器皿绝对是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类玉器,也是品种最丰富的遗存。根据大量的历史遗存来观察,按用途大致可以概括为:文房用具、日常生活用具、陈设品、装饰品、饮食器、宗教庙堂用品和家具七大类。由于玉器皿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琢磨技艺要求规整精细琢制难度较大,并且制作玉器皿对玉料要求又极高,因此隋唐以前一直较为少见,宋元时期数量才有所增加。及至明清,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随着制玉工艺的精进,玉料供给的充足,玉器皿才开始大量出现,并且器种繁多,纹饰复杂、雕琢细致,成为这一时期玉器中的代表器类,达到“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的地步。

清朝乾隆时期,随着新疆准噶尔部以及回部大小和卓叛乱的平息,清廷真正控制了新疆南北,玉路从此通畅。爱玉如痴的清高宗乾隆皇帝在位60年,古玩玉器充斥宫廷其陈设、衣着、用具、供器及玩物无不用玉来制作或装饰这一时期,玉器用料大多以坚硬致密、色泽均匀、质感凝重且纯净无暇的新疆和田白玉为主,除此之外,和田青白玉料、黄玉、碧玉、墨玉等玉材也被广泛使用,玉料色彩丰富,可谓五色皆有。随着玉器使用的日益广泛,玉器作坊星罗棋布,其间名匠层出不穷,兼容并蓄历代玉雕之长处,并有了新的发展,把中国古代玉器推向以大、多、精为主要标志的鼎盛时期,达到制玉史上的又一个巅峰。

要问乾隆皇帝到底有多爱玉?真可谓如痴如醉。他的一生,题玉咏玉的诗篇不下八百首。他曾亲自组织采集玉料,还专门在京师设置养心殿造办处和内廷如意馆用以制玉,并且还亲自参与设计和审阅玉器图稿。他还是一位品味很高的古玉鉴赏家。在他的倡导下,清代玉器的制作达到极致:无论是纹饰和雕工,都荟萃了历代玉雕之大成,并且将传统的制玉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

玉雕艺术对于外来文化的吸纳,也肇端于乾隆二十二年,这一年具有浓郁莫卧儿王朝风格的痕都斯坦玉器作为贡品进入中国,“痕玉”讲究胎体轻薄,质地秀明,写实性强,生活气息浓厚,并且开创了玉器上镶嵌金银丝以及各色宝石的装饰手法,深得清高宗喜爱,乾隆帝不仅多次题诗加以赞美,甚至认为当时最负盛名的苏州专诸巷玉器也不如“痕玉”之美。它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中国玉器的制作风格,人们在汲取其造型别致、花纹流畅、胎体透薄优点的同时结合中国工艺的传统方法,创造出各色带有异域风情的西番玉器。

图中的清代镶银盖菊花瓣纹碧玉壶,就是清乾隆时期制作的仿痕都斯坦玉茶具或酒壶。此壶系用整块碧玉琢制而成,器型规矩大方,其材质肌理犹如墨绿色凝脂,极为温润厚重。碧玉,又称玛纳斯玉,因为在我国新疆准噶尔的玛纳斯县产量最大而得名。由于它质地细腻,少有瑕疵,历来是玉雕工艺品的上乘之选,到了乾隆中期以后它成为宫中普遍使用的玉种,被广泛运用于宫廷器皿的制作。此件玉壶器身雕作一朵盛开二十四瓣的菊花,优雅富丽,通身菊花瓣纹线如直尺、流畅自然,其花瓣纹刻画均匀,每瓣误差不到0.1mm,令人感叹玉匠们高超的琢玉技艺。玉壶手柄用阴刻线雕琢一条从花瓣中喷水而出的螭龙,使画面跳脱典雅静逸之美,极具动感与张力。玉壶器盖以白银打造,子母口白银壶盖与壶身琢磨严丝合缝、结构甚为紧密,银质盖纽上镶嵌一颗较大的半圆形红色玛瑙珠,盖钮之下镶嵌墨绿色碧玉圆环,盖钮周围还分别镶嵌八颗略小的红色玛瑙,色泽明快艳丽的红色玛瑙与银光熠熠的白色壶盖以及内敛凝重的墨绿色壶身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分外鲜艳。整件器物纹饰结合动物和植物的题材,造型动静相宜、惟妙惟肖。玉壶工艺精到,内部掏膛厚薄均匀得当,内膛或是底足等次要部位雕琢得不留“死角”,可谓一丝不苟。此玉壶器感圆浑光滑,具有“抚处不留手”的润泽玉感。从其一器一色的选材、花叶瓣造形、动物纹饰的构图、尤其富丽华贵的镶嵌工艺来分析,此壶不同于传统玉壶,具备乾隆时期痕都斯坦玉器的制玉风格,虽不具痕玉”胎体透薄——水磨磨玉薄如纸的特点,但器皿以稳重、端庄、形美、玉润取胜清乾隆时期玉雕讲究料好工精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属玉器皿中匠心独运、不可多得之艺术珍品。

这件精美的碧玉壶,与中国传统玉器的留玉皮或杂色玉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所采用的通身花瓣造型、工艺繁复的镶嵌艺术、高贵华丽的色彩搭配、仿佛为我国传统玉器的制作吹过一丝清新的西域之风,开启了制玉时代的另一番天地。

参考文献:

1、徐琳:《中国古代制玉工艺》,紫禁城出版社 2011年版

2、杨伯达:《清代宫廷玉器》,《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2年2期

3、许晓东:《痕都斯坦及其玉器考》,《故宫学刊》  2011年6期

撰文:何枰凭

供稿:长沙市博物馆 李历松

来源:2015年《悠远的印记:长沙文物精品漫谈》

编辑:周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明螭虎纹白玉龙头带钩    下一篇 清镂雕‘和合二仙’图方形玉佩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