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水库”找到相关内容22篇,用时0.047107秒
摘要:乌川水库渠道 系长沙县乌川水库重点配套工程之一。由主渠、南、北干渠三部分组成。1965年建成通水。主渠起于水库大坝之下,止于梨树坡,长500米,宽2.8米,流量3.34立方米/秒;[阅读全文]
摘要:洞庭桥水库 位于宁乡县西南乌江上游,枫木桥乡境内。汇流面积8.32平方公里,外引24.7平方公里。总库容1268万立方米,水面850亩。水库工程包括引水、枢纽、灌区三大部分组成。是[阅读全文]
摘要:田坪水库 位于宁乡县西部山区,流沙河源头。水库控制江流面积49.7平方公里。坝址在青山桥境内,是一个以灌溉为主,兼防洪、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包括水库枢纽、电站和灌溉[阅读全文]
摘要:黄材水库 位于宁乡县黄材镇西部的寨子山口,设计灌溉面积35.9万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防洪、发电为辅,兼养殖、提供工业、居民用水的综合利用水库。1958年4月,成立黄材水库工程指挥[阅读全文]
摘要:宝盖洞水库 位于浏阳市古港镇境内,是全省兴建最早的小(一)型水库。1952年12月15日动工,1953年7月竣工,完成大坝高33.6米,库容862万立方米。1954年7月,洪水将大[阅读全文]
摘要:南康水库 位于浏阳市淳口镇境内。1959年10月兴建。1960年3月主副坝基本竣工。1961年冬至1964年,由淳口公社组织受益灌区劳力,兴建西湖引水坝,开挖淳口右干渠和抢修溢洪道[阅读全文]
摘要:马尾皂水库 位于浏阳市。因座落在马尾皂,故名。粘土心墙坝,1972年11月上旬动工,至1974年春完成大坝。坝长219米,集水面423平方公里,库容2263万立方米,高47米,溢洪[阅读全文]
摘要:关山水库 位于浏阳市社港镇境内。1958年冬动工,1960年3月完成,坝高22米。1961年冬加固配套,大坝加高到25米,并兴建了鲤鱼、花桥两座引水坝和改建了伏壁、大江坝。1972[阅读全文]
摘要:洞阳水库 位于浏阳市。1957年10月动工,1958年3月全面竣工。投工44.3万个,投资190.05万元。完成40.8米高的空心平板溢流坝1座(库容572万立方米),横山头引水坝[阅读全文]
摘要:道源水库 位于浏阳市。1953年10月动工,至1959年3月完成,坝高14.5米,当时库容100万立方米属小(一)型水库。因库内移民未安置好1961年将溢洪道降低2米,减少库容20[阅读全文]
摘要:枚田水库 位于浏阳市古港镇枚田村。1958年10月。1960年冬至1966年春,继续扩建、培固。1975年至1977年春,按河南“75.8”暴雨防洪标准第三次培厚加固。至此,总共用[阅读全文]
摘要:清江水库 位于浏阳市南郊。1958年动工,至1959年6月完成大坝建筑。1965年,开挖溢洪道,新建文家市干渠、源潭湾引水坝和源潭湾至太平桥部份渠道。1972~1974年开挖高干渠[阅读全文]
摘要:株树桥水库 该库位于浏阳河支流小溪河上游,1980年10月动工,1990年11月11日下闸蓄水。大坝控制流域面积56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7.8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5.5[阅读全文]
摘要:格塘水库 位于望城县北部,中型水库。水库由格塘改建而成,原蓄水量仅300万立方米。1958年将水库大堤加高加固,容积达800万立方米,1969年重修,库容量增大到1024万立方米。[阅读全文]
摘要:泉水冲水库 位于望城县八曲河上游。中型水库。1958年11月开工,次年12月建成。投工120万个,完成土石方105万立方米。1960年~1986年,国家投资99.4万元,用于整修和[阅读全文]
摘要:红旗水库 该水库系由原石洞水库扩建而成,为中型水库。1975年10月破土动工,1978年6月竣工。位于长沙县大鱼乡境内。因建库时人山人海,红旗如潮,故命名为红旗水库。水库建于群山之[阅读全文]
摘要:桐仁桥水库 位于长沙县高桥镇幸福村,集雨面积15.5平方公里,坝高30.3米,副坝4处,共长475米,总库容1897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616万立方米,淹压耕地950亩,灌高桥、路[阅读全文]
摘要:乌川水库 位于长沙县江背镇境内乌川大山麓。主坝建于两山之间,底宽185米,高37米,长260米,面宽7米,土质心墙,内外水泥条石叠砌。内侧砌有识女墙,坝南建有架式启闭闸门。坝北为溢[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