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馆藏文物   
[0] 评论[0] 编辑

“鄝叔义行之用”铭文铜戈

“鄝叔义行之用”铭文铜戈“鄝叔义行之用”铭文铜戈














名称:“鄝叔义行之用”铭文铜戈

时代:春秋

规格:通长27.7厘米,内长8厘米,阑长11.5厘米

级别:一级文物

来源:20041212日汨罗市司法局宿舍工地M1出土

今藏:长沙市博物馆

兵器上的小国“春秋”

——“鄝叔义行之用”铭文铜戈

有这样一件古老的青铜兵器,它有着冷峻的光芒和肃杀的气质,放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两千多年前它所经历的血雨腥风,这是一件怎样的青铜兵器呢?

鄝叔戈为中长胡三穿最上一穿较短近半圆形下面两穿呈竖长方形胡下端与阑成直角援身较长稍向上翘中间有脊脊尤为突出,截面几乎呈方形。前锋作宽大的三角形内饰勾边双线纹中部近前有一长方形穿铭文位于穿侧胡部,为阴刻篆书竖排6鄝叔义行之用”。鄝叔戈在造型上摆脱了春秋早期铜戈援一般呈圭状的古朴造型胡部变长援部略微上翘援身脊线明显与河南光山黄君孟夫妇墓出土的黄君孟戈湖北随州季氏梁墓地所出的曾大攻尹季怡戈等器形相似这几件楚墓里出土的铜戈,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援部中间最窄前锋膨大脊线明显黄君孟夫妇合葬墓的年代发掘报告定在春秋早期晚段。随州季氏梁墓地的年代一般定在春秋中期偏晚阶段从造型上来说,鄝叔戈的年代,定在春秋中期后段较为合适。

根据传世文献记载和古今学者的考证,先秦时期曾经存在三个以“蓼”为名的国家: 一是位于南阳盆地的蓼国,飂叔安之后嗣,己姓,在今河南唐河县湖阳镇一带; 二是淮河中游南岸支流史河下游的蓼国,是颛顼高阳氏后裔,出于庭坚,姬姓,位于今河南固始县; 三是“群舒”之一的“舒蓼”,出于皋陶,偃姓,位于江淮之间的今安徽省境1987年,湖北荆门市包山二号墓出土了许多春秋时期楚国的竹简,其中有许多司法文书简,其中记录的鄝姓就有司豊司败鄝,武陵尹之人翏足,阳翟人翏贤等人的记载,应该都是战国时期楚国境内的姬姓鄝人遗民。鄝国被灭亡后举国迁入楚国,以国为氏。亡国的姬姓鄝族人变成了楚国臣民春秋时期以地名为姓是当时最为普遍的做法,由此,姬姓变成了鄝氏根据包山楚简记载的楚国置鄝县的记载,楚鄝县的位置位于河南固始县境内。

无独有偶,淅川下寺36号楚墓出土的一柄铜戈上,刻有“鄝子妆之用”五字铭文,形制与“鄝叔”戈也极为相似。

竹简、玺印中的鄝氏、鄝族,与鄝子妆戈器主的氏称用字相同,两者之间无疑也存在源流关系,这为确定鄝子妆戈的族属提供了另一方面的依据。也就是说,“鄝子妆”戈是属于姬姓鄝国。此外,战国楚玺中还有鄝族之鉨,表明入楚后的鄝人、鄝族,可能仍旧聚族而居,有一定的规模。

鄝叔戈的年代为春秋中期根据楚人的政策,每灭一国,就要在原址设立以原国名命名的县很可能在不久之后便于姬蓼故邑设置了县即包山楚简上记载的鄝鄝阳而鄝子妆戈与鄝叔戈其时代与姬蓼灭亡的年代约略相当很可能是在国亡之时落入楚人手中的同时,鄝子妆戈与鄝叔戈出土地点距离甚远。鄝子妆戈出土于当时楚国政治权力的中心地带,鄝叔戈出土于汨罗,正是当时楚国势力在湖南的中心地区。鄝氏的铜戈,这两件鄝人的铜戈,都是在春秋末年的兼并战争中,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各个诸侯小国朝不保夕,普通人命运多舛,都过着国破家亡,如同蝼蚁一般流落四方的生活。

这一件制作精致的戈,它的流传经历,是“春秋无义战”背景下,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一个写照,它身上刻有的铭文,更是向我们展示了那一段战乱纷争中的坎坷的经历。

参考文献:

河南信阳地区文管会等:《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发掘报告》,《考古》, 19844期.

随县博物馆:《湖北随县城郊发现春秋墓葬和铜器》,《文物》,19801

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54  56页,

同上,118  123页.何浩:《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版 10  11223  224页.

胡嘏:《群舒史迹钩沉》,安徽史学, 19866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 45  46页.

田成方:《鄝子妆戈的年代、国别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5

施谢捷,《古玺汇考》,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版,183页.

撰文:潘钰

供稿:长沙市博物馆 李历松

来源:2015年《悠远的印记:长沙文物精品漫谈》

编辑:周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商代象纹大铜铙    下一篇 战国草叶纹四山字铜镜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