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馆藏文物   
[0] 评论[0] 编辑

商代象纹大铜铙

象纹大铜铙象纹大铜铙


















名称: 象纹大铜铙

时代:商代

规格:通高103厘米 舞部55´38.6厘米 于部69.4´48厘米 正鼓厚2.8厘米 重221.5千克

级别:一级文物

来源:1983年宁乡县月山转耳仑出土

今藏:长沙市博物馆

【文物解读】

转耳仑岗地远景转耳仑岗地远景

羊角锄挥惊铙王

 ——月山转耳仑象纹大铜铙漫谈

在古代,礼和乐是很难分开的,无论祭祀、还是宴饮,除了用青铜礼器盛满美酒佳肴,还要有相应的音乐伴奏。商周时期的青铜乐器可分为两大体系,即以黄河流域为主的中原体系和以长江流域为主的南方体系,过去人们只知道中原地区的青铜礼器精美绝伦,但实际上南方的青铜乐器也毫不逊色,甚至种类上还超过中原,大铜铙即是其中之一。

然而王自明不曾想到,在文物上交的问题上,张家人的意见并未完全达成一致,张建新的继父颜蜜桃希望省里能来人,多搞点钱,其母觉得土是国家的,文物也是国家的,但希望得到点照顾,搞个招工的指标。王自明所长见状后表示如果你们不同意带走,就拍个照,由你们继续保管,但要保证文物安全,最后张家人觉得责任重大,同意交给文管所。随即母子二人以2块钱一天的工资喊了4个人一起将大铜铙送到了宁乡县文物管理所,朴实的张建新作为大铜铙的发现者为保护长沙的珍贵历史文物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热情接待的同时,也收到了文物管理部门给予的500元奖金和奖状以及热水瓶、脸盆、毛巾等慰问品。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件象纹大铜铙被长沙市博物馆收藏,成为了镇馆之宝。如今,这件“铙王”已经作为国家一级文物陈列于长沙市博物馆的展厅内(藏品号1001),吸引着广大市民和全国各地文物爱好者前来一睹其往日的风采。短暂的轰动之后,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村民们依就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转眼间,到了1983年的春天,黎家冲的村民张建新像往常一样在转耳仑(当地人又称战野垅)下首自家的田地里用羊角锄挖土栽辣椒,突然锄头挥下去发出了清脆的一声回响,引起了张建新的注意,他以为锄头砍到了石板上。清完压在上面的泥土后看到了印刻在铜器上的花纹,随即要婆婆送挖锄过来,哪知消息不胫而走,附近的六七个村民也迅速赶来围观、看热闹。由于大铜铙重达221.5公斤,在热心村民的帮助下,他们用棕绳捆绑后边抬边拖才运回家中,存放在自家屋里的门板上。大铜铙发现后附近闻讯来参观的村民络绎不绝,考虑到文物的安全问题,张建新觉得长期放在自己家里恐怕不是长久之计;在家存放三天后张建新找到了当时的村书记姜运梅(四羊方尊发现者后人),希望由姜运梅上报给公社,随后月山公社上报给了当时的宁乡县文物管理所(宁乡县文物局前身),时任所长王自明随即过来,进行调查核实。月山铺盆地是一处位于宁乡县西部山区的一个狭长形山间盆地,沩水支流塅溪河从盆地中部自西向东穿境而过。位于月山铺盆地上首塅溪河上游北岸的转耳仑是龙泉村黎家冲屋背的一处依山近水的山前岗地,1938年这里曾因四羊方尊的出土,让这个位于深山里的小山村为世人所知;四羊方尊也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成为国之瑰宝,被写进历史教科书,享誉海内外。

这件象纹大铜铙通高103厘米、舞部55´38.6厘米、于部69.4´48厘米、正鼓厚2.8厘米,重达221.5公斤,是目前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大的铜铙。通体已经布满绿锈,绿中偏灰,甬上部有旋,肉眼可见紫色铜胎。钲部为合瓦形,舞部平直,素面无纹。隧部饰一对头相对的象,象鼻上翘,象纹之间填饰云纹,云纹结构与鼓部、钲部边框所饰云纹相同,钲部主纹为弧形粗线条兽面纹,旋部饰兽面纹。经过专业的测音,结果为正鼓音C+26、侧鼓音d-24音分。

有关铜铙的定名、分类、演变序列、年代等问题已有许多学者做过专门研究,一直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也是不同学者之间观点分歧最大、探讨较多的问题之一。代表性分类主要有兽面纹铙、云纹铙、有乳丁铙、有枚铙和兽面纹铙、乳丁铙和有枚铙。月山转耳仑发现的这件铜铙即是兽面纹铙类别中的变形兽面纹铙,钲面兽面纹构图上出现较大变形,除眼、鼻外,兽面其他部分由勾连云纹的线条来表现。

关于铜铙的铸造工艺问题,由于南方铜铙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学者们多倾向于湖南出土的大型铜铙应是在当地铸造,认为这些铜铙很可能与湖南出土的大量商后期具有地方特色的青铜容器出自同一铸造中心。遗憾的是,迄今尚未发现与生产上述青铜器相匹配的铸铜作坊遗址,对其铸造技术的相关考察除立足于器物本身特征以及与同时期中原地区的同类器物进行对比研究外,尚无法作进一步的展开。

掌握青铜冶金技术通常被认为是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商周青铜器铸造业的考察,一般是从青铜原料的来源与铜矿的开采、冶炼与其工具、青铜合金成分、铸造工艺、加工几个方面进行的。

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原地区很早就达到了采、冶、铸工序的分离,形成了铜和锡等合金元素各自单独的物料供应链,生产的主要产品是在王权严格控制下采用复杂的陶范铸造成型的礼器。中原地区以冶、铸分离,将铸造工序置于王权的控制之下,以陶范铸造礼器为特点的产业格局实际上一直持续到春秋战国时期,只是后期各诸侯承担起了早期王权的控制责任,整个青铜时代中原的青铜产业格局实质上没有变化。

商周时代青铜铸造工艺主要有块范法、失蜡法两种基本工艺。其中块范法是商周时代最先采用的,亦是应用最广的青铜器铸造法。以铸造容器为例,先制成欲铸器物的模型(在铸造工艺上亦称作模或母范);再用泥土敷在模型外面,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廓的铸型组成部分,在铸造工艺上称为外范,外范要分割成数块,以便于从模上脱下;此外还要用泥土制作一个体积与容器内腔相等的范,通称为芯(亦或称心型或内范);然后使外范与芯套合,中间的空隙即芯腔,其间隔为欲铸器物的厚度;最后将融化的铜液注入此空隙内,待铜液冷却后,除去外范与芯即得到所欲铸器物。

铸造一件铜器,要经过以下工序:取土—淘洗—羼和(添加砂粒、植物质)—练泥—陈腐—由模制范(制取花纹)—铸型的干燥、焙烧和装配—合金的熔化—浇注成形—铸后加工(打磨等)。

铜铙是中国最早的金属乐器之一,大铜铙是最具湖南特色的、器物数量很大的一类青铜器,也是我国南方颇具地方特色的青铜乐器。关于其功能用途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多认为是用于军旅和祭祀宴享的乐器,使用方法为植于座上仰击。这种器物高大厚重,使用时间长,西周中晚期后演变成了甬钟,甬钟影响了被视为中华文化正统的周王朝的礼乐制度与中国整个封建时代的音乐文化。

1978年,举世闻名的曾侯乙墓编钟在地下埋藏了2400年之久后,在考古学家的手下,得以重见天日。一经发现便引起极大轰动,一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也使学界以往对中国先秦音律学水平取得的认识彻底改变。陕西宝鸡、长安等地出土的西周早期和中期之初的甬钟,其形制和纹饰风格与湖南宁乡、湘潭等地区出土的同类甬钟完全相同,而南方所出的早期甬钟,是从本地铜铙直接发展演变而来的。音乐界的研究成果也表明,早于曾侯乙编钟近一千年的湖南宁乡铜铙的清商音阶,填补了舞阳贾湖骨笛与曾侯乙编钟之间的断层。由此也表明,先秦的青铜乐器的乐学成果,并不是突发式的产生的,它可能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继承着更为久远的文化传统。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有着博大的礼乐文明。从发生的渊源上来说,礼乐文明是商周青铜文明与人本主义思想相结合的产物。《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参考文献:

[1]湖南省博物馆编:湖南出土殷商西周青铜器,岳麓书社,200710月第1版。

[2]盛定国、王自明:宁乡月山铺发现商代大铜铙,《文物》,19862期。

[3]向桃初著: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线装书局,20087月第1版。

[4]熊建华著:湖南商周青铜器研究,岳麓书社,201310月第1版。

[5]朱凤瀚著: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6]高志喜、熊传新、曹学群:《中国音乐文物综述》,《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湖南卷》,大象出版社,2006年。

[7]童忠良:论宁乡商铙一脉相承的乐学内涵,《湖南出土殷商西周青铜器》,岳麓书社,200710月第1版。

撰文:曹栋洋 潘钰 阳帆

供稿:长沙市博物馆 李历松

来源:2015年《悠远的印记:长沙文物精品漫谈》

【文物故事】

    象纹大铜铙是我国先秦时期最大、最重的青铜乐器,乳钉云雷纹编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能够成组演奏的乐器。

1983年6月,地处中国南部的长沙地区已经是一片翠绿的盛夏的景致了。距宁乡县城约60公里的月山是一个高约100米的小山丘,在连绵的江南丘陵中,这座小山并不引人注目。当地的农民多以种茶为生,此时他们都在为采摘伏茶做准备。月末的一天,月山铺龙泉大队茶园生产队的一个农民像往常一样在月山山腰的一个小台地上忙碌,或许他想趁着这风和日丽的天气再多赶些活。锄头不停地飞舞着,突然传来了一声金属清脆的响声。出于好奇,他继续向下挖掘,被誉为商代青铜乐器之王的象纹大铜铙在沉睡了3000多年后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件大铙通体呈合瓦状,灰褐色并伴有灰绿至深绿锈蚀,材质为含铜量较高的紫铜。通高103.5厘米,柄长36.3厘米、铣口长69.5厘米、最宽处48厘米、壁厚2.9厘米。甬直径14.6厘米、厚2厘米,为圆筒型中空,与铙腔相通,表面装饰细密的兽面纹。旋凸起呈饼状,横于甬部中间偏上部位,装饰有长卷角羊首纹,呈半浮雕状,地纹为云雷纹。舞部素面无纹,长56厘米、宽37.3厘米。鉦部两面均装饰有粗大的兽面纹,雄浑大气。其中兽眼略凸,布满云雷地纹。燧部与鼓部均装饰有细密的云雷地纹,其中燧部装饰有一对扬起鼻子互相触碰的小象,他们张嘴昂首,形象活泼可爱。这件大铙器型庞大,重量达到221.5公斤,比著名的曾侯乙编钟中最大的一件还要重20多公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先秦青铜乐器中体型最大的一件单体乐器。

享誉世界的音乐家谭盾面对大铙曾深有感触地说:“我是湖南人,对家乡的音乐有感情,使用熟悉的东西会让我更加得心应手。”于是,2002年张艺谋执导的公认为“中国电影大片时代里程碑”的电影《英雄》中,我们看到了大铙稳重大气的身影,听到了她极富张力的声音。

2001年10月,谭盾回到家乡长沙,刚跨入长沙市博物馆的展厅即被陈列在此的象纹大铜铙、编铙以及众多商代乐器所吸引。他把脸贴到玻璃上仔细研究,看到边上摆放了复制件,当即向身边的工作人员询问“我能亲自敲敲吗?”于是他拿起乐锤,一一敲打起来,还即兴来了一段节奏感极强的“大铙现代乐”,一边敲一边称赞道:“很好听,声音脆而古朴,特别有张力”,“编钟的声音还有些柔性,但是铙却更苍劲,感觉很好”。 他说:很多当代作品中让古乐去迎合管弦乐是一个误区。“交响乐只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但是大铙却有几千年的历史,应该让管弦乐去吻合大铙古乐,思路才可能开阔,也是我这次创作一条可取的道路”。他表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应“融会更多的语汇和表现手法去拓宽音乐的内涵”,不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主题,他都应该能予以诠释和表现。为了选定大铙做音乐,20天以前张艺谋的美术指导已经把所有的铜铙资料带回去了,张艺谋也特别满意。“这次我考察完以后,回去就准备‘闭门造车’了!”

时隔不到一年,电影《英雄》面世。他取得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传奇,而谭盾创作的主题曲《卧虎藏龙》也获得了第44届格莱美“最佳电影原创音乐”大奖。大铜铙那优美的旋律,响彻世界。

撰文:李梦璋

供稿:陈先枢

来源:2013年《长沙国宝档案》

编辑:周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商羊首铜饰件    下一篇 “鄝叔义行之用”铭文铜戈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