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馆藏文物   
[0] 评论[0] 编辑

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联珠纹瓷壶

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联珠纹瓷壶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联珠纹瓷壶

名称: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联珠纹瓷壶

时代:唐代  级别:二级

尺寸:高14厘米  腹径15厘米  底径9.5厘米

来源:1979年长沙市铜官镇出土

收藏单位:长沙市博物馆

西风东化  洋为中用

                     ——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联珠纹瓷壶

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华夏通往西方文明之路,中国的丝绸等物品以及西方的物品都通过“丝绸之路”不断来往于双方之间。到了李唐王朝,来自亚欧各地的使者、文人、商旅及宗教人士纷纷来到神州,这些人士带来了当地不同的文化,他们为长沙窑广泛的装饰题材提供了社会基础。

唐代文明是在本土文明的基础上,吸纳外来文明,再融合创新而形成的。长沙窑瓷作为中国原创的手工产品,也深深打上了多元文化的烙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唐文化的多元性,同时也成为唐代瓷器外销的实证。从文化传播角度而言,长沙窑是多种文化浸润的产物,包含来自欧洲的东渐文化、西亚两河流域文化、中亚游牧文化、南亚的佛教文化等。

从装饰技法看,长沙窑受到西亚文化的影响很深。联珠纹本为西亚、中亚地区的主要装饰纹样,由其组成的方、圆几何形,动植物图案在萨珊波斯、粟特等金银器、玻璃器及织物中屡见不鲜。随着西亚、中亚地区金银器、玻璃器等大量输入中土,联珠纹图案渐渐为中原所摄取。长沙窑瓷器上大量借用这一装饰纹样,并加以创造性发挥,多以褐、绿彩联珠纹相间使用,组成各种图案,多为几何图案。

青釉褐彩联珠纹瓷壶,侈口,短颈,溜肩,圆鼓腹,圆形流,环形柄,平底假圈足,整个瓷壶腹部均饰有褐彩联珠纹。这件瓷壶虽然器形没有一般的诗词壶那么大,但是其器身上的联珠纹确实非常精美,并且与其他长沙窑联珠纹瓷器一样,此物也是将联珠纹创造性的发挥组成云彩,给人惟妙惟肖的感觉。

联珠纹是自公元5世纪以后在中国西北及北方的丝绸之路沿线比较流行的一种纹饰,最先起源于西亚波斯的一种装饰图案,多以联珠圈的形式出现,它常常被应用于宫殿建筑的浮雕之上。

    联珠纹饰的特点就是用一圈连续的圆珠来作为一个图案的边缘,即所谓的环形联珠纹,里面饰有各种图像;或是用一串或一排连续的圆珠作为分割图案的边线,即所谓的线形联珠纹;还有就是用连续的圆珠组成菱格形,内画环形联珠纹等,即所谓的菱格状联珠纹。联珠纹饰在中国的流行主要集中在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且以丝路沿线为集中,显然与所受到的外来影响有关。在新疆吐鲁番墓葬出土的织锦及甘肃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壁画上,以及青海都兰吐蕃墓葬出土的丝织品上,都曾大量出现这种纹饰。

学者们普遍认为,联珠纹是最先起源于西亚波斯的一种装饰图案,多以联珠圈的形式出现,它常常被应用于宫殿建筑的浮雕之上。伊朗德黑兰国立博物馆陈列有出土于巴格达近郊克捷吉丰(Cteasiphon)及伊朗达姆甘(Damghan)宫殿遗址中的联珠圈猪头纹和联珠圈孔雀纹的翻模式饰板浮雕。在伊朗的塔克伊布斯坦发现的属萨珊时期的大洞浮雕上所刻的帝王、廷臣、诸神,天使的王冠、王剑、首饰、胸带、腰带等上面均有一重或多重联珠或联珠圈纹装饰。这种联珠纹饰如此盛行,恐怕与古代伊朗人的宇宙观及宗教思想不无关系。古伊朗人认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来自于天空,连续的圆珠代表太阳与月亮的光轮,联珠圆环代表着宇宙的圆环,故琐罗亚斯德教的主神阿胡拉·玛兹达授予波斯帝王象征王权的圆轮,亦是由联珠构成的圆环。联珠纹的出现显然是与西亚人对光明的崇拜有关,即与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称为“袄教”)的宗教特点有关,它是该教的主神阿胡拉·马兹达的最高恩宠与加护的象征。而联珠圈内的猪头、孔雀等纹样,亦与当地的琐罗亚斯德教的宗教观念有关,大概出自其诸神的一些属性。像猪头纹饰,有学者认为其反映了萨珊波斯人对神德的一种礼赞。

长沙窑大量采用联珠纹是唐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例证之一,这反映了长沙窑工极其浓厚的市场观念。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取得出路,正因为联珠纹深受西亚、中亚人们喜爱,所以长沙窑才能投其所好,而正因如此,长沙窑也才能在世界大放奇彩。

参考文献:

1]韩香. 联珠纹饰与中西文化交流——以西安出土文物为例[J].唐史论丛.2009

2]李建毛.湖湘陶瓷(二)·长沙窑卷[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撰文:张海军

供稿:长沙市博物馆 李历松

来源:2015年《悠远的印记:长沙文物精品漫谈》

编辑:周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唐长沙窑青釉褐彩“陈家美春酒”瓷壶    下一篇 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兽座瓷枕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