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长沙概况   
[0] 评论[0] 编辑

文化

长沙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丰富。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战国时期的楚文化,宋代的湖湘文化,在历史上熠熠生辉。迄至近代,长沙是最早响应新文化运动和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城市之一。新中国时期,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文学艺术和新闻出版事业日益昌盛。

 

文化事业

长沙近代文化事业始于清末的维新运动。光绪三十年(1904),长沙第一座官绅合办的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成立。民国时期,文化事业发展缓慢。1949年,市区有通俗教育馆和中山图书馆各1个,有剧院、电影院8家;京剧、湘剧、花鼓戏演出团体7家;私人书店200余家。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不断发展。19501995年,先后建立的文化事业单位有群众艺术馆和区、县文化馆11个;街道和乡镇文化站、文化中心、文化室400多个;博物馆3个;档案馆12个;展览馆1个:公共图书馆7个;在市区新建改建的剧院、电影院27个;新建工人文化宫4个;青少年宫、少年之家6个;此外,一些行业和企事业单位还建有俱乐部。这些文化设施,为全市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长沙市有群众业余文艺组织122个。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采。有文化部门组织的全市文艺会演和专场文艺晚会;有街道和行业组织的文艺表演和歌咏比赛;有节日期间民间的传统文娱活动。大型文化活动“长沙之夏”,从1980年以来,已举办15届,内容包括综合性文艺演出、游园活动、科普体育活动。其中第三届盛况空前,参加活动人数达72万人次。绚丽多彩的长沙艺术节,每两年举办一次,1987年首届最为热烈,全市设活动场所100多处,参加的演员和工作人员达1.9万人。

长沙市有专业文艺团体15个,其中京剧1个,湘剧2个,花鼓戏6个,歌剧2个,木偶皮影1个,曲艺2个,杂技1个,共有人员1000余人。这些剧团除在市内演出外,还经常下乡下厂或巡回演出。省花鼓剧院曾应邀赴美国演出传统戏《刘海戏金蟾》,获得圆满成功。木偶皮影艺术团曾赴苏联、法国等10多个国家演出,并两次参加国际木偶节,享有盛誉。为了提高专业文艺队伍的演出水平,市文化部门从1951年以来共举办戏剧会演、调演、观摩演出、评比演出30多次;还组织各剧团参加全省和全国会演、调演20多次。在这些演出中,有不少剧目和演员获奖。

长沙电影放映始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黑白短片。民国初年,黑白故事片传入长沙。至19498月,市区有电影院8家。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事业发展迅速。至1987年,全市拥有放映单位820家,其中市区专业电影院27家,座位2.6万个,农村放映队524个。1988年后,电影放映呈下降趋势。在影片发行和制作方面,1959年成立长沙影片发行公司,负责长沙地区影片发行工作。1957年筹建湖南电影制片厂(1958年改名潇湘),以生产故事片为主,至1995年,先后拍制过《湘西剿匪记》、《一个女人的命运》等20多部影片。

长沙图书出版始于宋代的雕板刻书,清末至民国初期,石印铅印兴起,先后成立了湖南书局、思贤书局、传忠书局,出版和经营图书。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迁到长沙,长沙出版业出现短暂繁荣。新中国成立后,图书出版事业不断发展,至1995年,全市有湖南、科技、文艺、美术、教育、少年儿童等综合性或专业性出版社10多家。

长沙书肄亦始于宋代。清末,书店发展到22家,民国时期,发展到220家,南阳街有“书店一条街”之称。其中开明、求知、中华等书店比较著名。新中国成立后,省市新华书店相继成立,私人书店一部分停业,一部分转业,一部分通过改造纳入新华书店。至1995年,全市新华书店营业网点已扩大到100多个,其中五一路门市部、袁家岭门市部和外文书店,都是现代化的大型书店。还有黄泥街书市和全市的个体书摊,发展也很迅速。

 

文学艺术

长沙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自屈贾以来,李邕、欧阳询、杜甫、刘禹锡、怀素、朱熹、张栻、李东阳、袁枚、何绍基、王先谦、王闿运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都在这里活动过,留下了不朽的佳作。仅古典诗词,散见于史籍的就有近5000首。至近代,长沙是新文化运动启蒙最早的地方之一。五四运动后,长沙出版的进步刊物有10多种,以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宣传新思想最力。在此期间,著名文学家、艺术家萧三、成仿吾、欧阳予情、田汉等人在长沙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抗日战争时期,著名音乐家张曙、吕骥,剧作家董每戡、黄芝冈,诗人王亚平、力扬、常任侠、孙望,都在这里进行过创作或演出活动。文化名人郭沫若、田汉为首组织的抗日宣传队,曾创作和上演一批抗日救亡的爱国主义新剧。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大批进步文艺工作者,投身于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斗争,文学家王西彦、谭丕谟、端木蕻良和作曲家宋杨创作了一批革命文学作品和革命歌曲。

194912月,成立长沙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筹委会,1958年市文联正式成立,并先后成立戏剧、文学、音乐、美术、民间文艺研究、曲艺、舞蹈、摄影、诗词等9个协会。40多年来,市文联组织文艺工作者积极开展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取得一批成果,涌现了一批有才华的青年作家和有影响的作品,如莫应丰长篇小说《将军吟》获全国首届茅盾文学奖。张扬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在全国引起重视,何立伟短篇小说《百色鸟》获全国短篇小说奖。音乐、戏剧、美术等方面的创作,也有很大收获。如湘剧新创作的剧目有《打猎回书》、《追鱼记)、《园丁之歌》等;花鼓戏新创作的剧目有《双送粮》、《刘海砍樵》、《打铜锣》、《补锅》等;音乐新作有《天上太阳红彤彤》、《浏阳河》等。此外,长沙还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美术家、书法篆刻家、摄影家,如周昭怡、李立、史穆、胡六皆、吴宗严、张黎明等。

 

文物名胜

长沙市是楚汉名城,近代革命发源地之一,文物名胜,甲于三湘。全市共有文物保护单位96处,属于国家级和省级的就有50处。其中有的毁于战火,经市人民政府历年修葺或重建的有23处。

市区山川佳丽,环境幽美。岳麓山屏立于西,山上古木参天,林深谷静,集儒佛道文化于一山,融人文胜迹和自然景观于一体。建于西晋的麓山寺,是“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建于北宋的岳麓书院,是全国四大书院之一,有“潇湘洙泗”之称,“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山顶云麓宫,是道家“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有“西南云气来衡岳”的气势。山谷爱晚亭,是全国四大名亭之一,有“霜叶红如二月花”之美。还有禹王碑、三绝碑、白鹤泉、飞来钟等古迹,有黄兴、蔡锷等名人墓葬,使名山更加生色增辉。市区中心,湘江缓缓穿过,橘子洲纵卧江心,洲头是毛主席当年“中流击水”之处;沿江东岸,已建成十里风光带。天心阁高耸城南,古垣尚留一角。开福寺建于五代,旧时风貌犹存。此外,屈子祠庙、贾谊故宅、定王台榭,仍有史迹可寻,白沙古井,涌泉至今不息。

长沙有近现代革命史迹的遗址旧址近30处,其中著名的有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新民学会旧址、自修大学旧址、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革命领袖人物的故居也很多,著名的有黄兴故居、刘少奇故居。

长沙文物遗存丰富,已发现的有距今20万年前的旧石器多件,春秋战国前遗址96处。已出土的商代青铜器300件,其中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商代的铜器精品;已发掘的3000多座楚墓,出土文物更多,其中杨家山65号墓出土的钢剑,把中国碳钢出现时间由战国晚期前推到春秋末叶;还出土一枝毛笔,推翻秦代蒙恬造笔之说。尤以汉墓出土文物最为珍贵。其中马王堆123号汉墓所出土之女尸(轪侯利苍之妻),栩栩如生,曾轰动全国。其随葬品有帛书、地图、乐器、漆品、纺织品、食物等3000余件,其中素纱禅衣,薄如蝉翼,被称为中国古代纺织品之最。至如魏晋以后的文物,数量亦多,如唐代铜官窑遗址,就出土各种瓷器1900多件,这些出土文物,都由省市博物馆珍藏。

19961017日,在长沙市区走马楼一建筑工地古井内发现的吴国纪年简牍,数量达17万余片,记载100多万字,超过了中国以前发现简牍的总和。这批内容丰富、形制特别的简牍涉及三国时吴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赋税、户籍、司法职官诸方面,真实而详细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现实生活、社会交往和经济关系等等。这个大发现,可大大增补史料之阙,必定会让史学家重新改写三国孙吴的历史。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喻伟超认为,这次吴简的发现,是史无前例的,完全有资格与甲骨文、西北地区屯戍简牍、敦煌藏经阁、清朝内阁档案相提并论,将形成学术学科分支,成为国际学术界相关学者的研究课题。

(原载1997年11月出版《长沙百科全书》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编)

来源: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编辑:周顺2024年10月14日更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卫生 体育    下一篇 新闻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