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山岭峰洞   
[0] 评论[0] 编辑

伏龙山

伏龙山伏龙山

伏龙山位于望城县坪塘镇(今属岳麓区)境,因远望山体酷似一伏卧的巨龙,故名伏龙山。旧有八景:盘龙松、集贤桥、象王岭、谈经石、狮子峰、桂花井、金盆岭、万寿亭。


伏龙山旧以桐溪寺位于此而闻名于世。桐溪寺古称兴国寺,位于伏龙山下,为唐代振朗禅师创建。其法系是:慧能传青原行思,思传石头希迁,迁传兴国振朗。《五灯会元》有传,慧能属禅宗南宗青原系下二世,与乐山严惟、丹霞天然等人为同门。振朗死后建塔于寺左。该寺掩映于绿树丛中,建筑宏伟,楼阁玲珑,三道大门,宽敞明亮,为唐代名刹。不久,寺毁,至宋复建,名曰伏龙庵。至明末,寺又毁。清代,经天岩应适禅师募缘重建,改名桐溪寺,因山后桐林茂密,寺前流水潺潺,山青水秀,环境幽雅而得名。


另据清光绪《善化县志》记载:与桐溪寺邻近的谭家冲,建有护国塔院,“寺田三百六十亩,田山塘坝无间”。民国期间,桐溪寺属“长沙八大丛林”之一,山门上书“兴国寺”三字,其门联云:

兴国家风古;

伏龙祖道长。


进门后,拾级而上,有大雄宝殿等殿堂,寺宇布局与一般禅宗寺院相同,仅两进,客堂设在西边厢房之中,方丈室在寺后东边角落。庭院中有数百年的罗汉松、白果树各两株,枝繁叶茂,挺拔隽秀,为寺院增色添辉。1944年,著名诗僧万休圆寂于此。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寺住持祗修和尚开期传戒,前来求戒者近200人,千年古寺名声大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于土地制度的改革,寺院经济不存,僧徒星散,寺宇逐渐废而不存,今仅留下两株罗汉松和两株白果树。


清同治十一年(1872),一代名臣曾国藩逝世后,其生前好友郭嵩焘曾多次来伏龙山为曾国藩相墓地。郭嵩焘非常看中坪塘这块风水宝地,他在日记中写道:“就宿曾氏墓庐,在兴国寺左侧山下,其前即御碑亭也。兴国寺以桐溪为名,入皆谓之桐溪寺。榜曰伏龙山,盖又以山为名也。往为文正公相地,疑左侧山过一田峡,非砂体。汤萼楼谓桐溪港水口紧密,其结作实由此山穿田,至塅中回身逆结。以天晚,未及往视,惟视其过峡处,见山势横开一嶂,益信其非砂体也。”


清同治十三年(1874),曾国藩灵柩自河东金盆岭暂厝地迁葬于桐溪寺后伏龙山上。陵墓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墓冢为三合泥拌碎石混合封堆,上铺砌花岗石,呈半圆形,底径5米,高2米。茔地砌花岗石罗围,并立碑三通,汉白玉石碑心,主碑高3米,刻楷书碑文附碑均为龙纹浮雕。墓前有拜台、祭坪。东西各立石阙一个,分别刻“曾太傅墓东阙”,“曾太傅墓西阙”。石梯通道沿桐溪寺围墙而下,与墓庐相连,通道边有石马、石狮、石虎及翁仲各一对。原墓庐内立石龟青石碑一通,距墓庐300米处原有御碑亭,今不存。


距曾国藩墓约60米处有“太傅大学士毅勇侯曾文正公神道碑”。清同治十一年(1872)立,李鸿章撰,黄自元书。碑为花岗石质,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高277.6厘米,宽108厘米。碑首篆额“太傅大学士毅勇侯曾文公神道碑”15字;碑身刻碑文37行,满行81字,约2800余字,字体楷书。碑座龟形,完整无缺。


今规划建“湘军文化园”。


撰文:陈先枢

来源:2009年2月《山水洲城—长沙》

编辑:周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临湘山    下一篇 霜华山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