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历史建筑   
[0] 评论[0] 编辑

识山楼

识山楼识山楼

识山楼位宁乡市巷子口镇,为南宋状元易祓的故居,系嘉定八年(1215)易祓返回故里时所筑。“识山”取苏东坡诗“不识卢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意。楼在沩山之南,因而可识沩山真面目。据易祓《识山楼记》记叙:


其下为读书堂,旁舍环列于其间,设花槛与楼相对。仆老矣,日游息于是。沩山在望,紫翠交错,若拱若揖,相为酬酢。山间以四时代谢,烟云变化,朝暮万状,不越指顾之顷,洞察秋毫之微,兹果山所特识者欤?系以诗曰:

山外如何便识山,白云出岫鸟知还。

更看面目知端的,却在先生几格间。


易祓(1156—1241),字山斋,一字彦章。天资聪颖,勤于求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殿试头名状元。历官礼部尚书、翰林院直学士,为孝宗、宁宗、理宗三朝重臣。曾以宁乡特产刀豆花进孝宗,使刀豆花驰名京师。宁宗时因主战而遭贬,59岁时返归故里。理宗时被重召,授朝仪大夫,封宁乡开国男,食邑千户。诗词、散文均有名气,生平著述很多,有《周易总义》《周礼总义》《山斋词集》等。


易祓往科举应试,其妻萧氏仍居家乡,亦娴词章。因易祓做官久不归,其妻遂赋《一剪梅》以寄。词曰:


染泪修书寄彦章,贪却前廊,忘却回廊。

功名成遂不还乡,石做心肠,铁做心肠。

红日三竿未理妆,虚度韶光,瘦损容光。

相思何日得成双,羞对鸳鸯,懒绣鸳鸯。


萧氏一生只流传了这一首词,但历代谈词的重要著作,如《词品拾遗》《词苑丛谈》等都收录了这首词,萧氏思夫之心情真意切,将满腹情思凝聚笔端,成为千古传咏的佳句。“相思何日得成双”,萧氏当年可能没有料到,易祓自29岁踏上仕途,直到59岁,宁宗降旨“去留自便”,他才告别官场,返归故里,一去就是30年。易回乡后在故里巷子口沩水之滨精心营造了“识山楼”“步月池”,“鸳鸯”终于长厮守。


易去世后葬巷子口镇的网形山(又名屏山)。墓以三合土封顶,三面有石围,墓前有台阶,石碑刻“易公山斋之墓”。今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撰文:陈先枢

摄影:乔育平

来源:2018年8月《长沙百景》

编辑:周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朱张渡    下一篇 湖南第一师范(青年毛泽东纪念馆)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