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历史建筑   
[1] 评论[0] 编辑

玉泉寺

天妃宫天妃宫

当行人从书院南路茅家嘴一带经过,老远就看到西面山坡上耸立一座新建的寺院,殿宇恢宏、庄严古朴,它就是近年迁建来的玉泉寺,它与河西的麓山寺、城北的开福寺为当代长沙三大佛教丛林。


说起玉泉寺,老长沙市民很容易联想到毁于文化大革命中的玉泉山观音寺,它们虽然都是佛道合一的宗教圣地,但两者并无历史渊源。玉泉寺原在学院街登瀛桥旁,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8),距今已有近六百五十年的历史。清雍正九年(1731)长沙府布政使张凤仪维修玉泉寺时在寺内增塑天妃像,并将寺名更改为天妃宫。


天妃宫祀奉神主天妃娘娘,就是东南沿海地区人民最为崇拜的“妈祖”。相传她是宋代福建蒲田湄州人,叫林默娘,父亲林愿当地称为“林善人”,她是林愿的第六个女儿,从小生活在海岛上,对海事无所不晓,常常帮助渔民解救危难,二十八岁时病亡,当地人称为神女,建庙祭祀。因屡有奇验,元代至元年间被封为“天妃”。清康熙年间,施琅率水师出征台湾,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忽然海潮大涨,潮头高至一丈多,施琅于是命令舰队乘潮出击,一举击败守军,收复台湾,军中都说这是得到了妈祖庇护。战后,施琅奏请朝廷封林默娘为“护国庇民妙灵照应宏仁普济天后”,我国沿海和东南亚都奉她为航海保护神,各处建庙众多,有的称“天后宫”,有的称“妈祖庙”,有的称“天妃宫”,祭祀的都是同一神主。传说这位天妃娘娘也是南海观世音的化身。因此,后来玉泉寺改称为天妃宫。


咸丰年间,太平军攻打长沙,从妙高峰上向城内发射火炮,城墙下的天妃宫首当其冲,后来修复。1938年“文夕”大火时再次被毁,宫中的地皮被附近居民占去建了房子,到二十世纪末仅剩下一间简陋的寺屋,天妃宫仅留其名罢了。


2002年黄兴南路兴建步行街时,于书院南路茅家嘴重建,并恢复玉泉寺原名,规模比以前历次重建都要大,主建筑大雄宝殿高二十五米,坐西朝东,门楣匾额由赵朴初先生所题。殿内一层大柱上有一联,体现了玉泉寺始终如一的追求和使命。联云:


七百年庚扬佛法,华严三圣,僧众十方,钟磬禅心清静地;

万千劫永体天心,朗彻六通,圆明王蕴,湖湘慧业太平春。


殿堂正面供奉华严三圣,中央主祀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其形象为双手结毗卢印端坐于千叶莲上,表示佛光普照大千世界。左奉众神之道的文殊菩萨,右奉普贤菩萨,他是佛法精神的典范。二楼正面大柱对联劝导众人潜心修炼,一心向佛。联云:


玉食锦衣莫浪夸,任君有亿万家财,也难脱红尘苦海;

泉声琴韵宜珍惜,伴尔读三千贝叶,许能参个里禅机。


殿中供奉西方三圣:正中为阿弥陀佛、左奉观世音菩萨,右奉大势至菩萨。大雄宝殿西侧为南北厢房,有回廊与主殿相连,厢房前面分别有一座钟楼和鼓楼,构成一马蹄形的建筑群。在大雄宝殿北面山坡上建有一藏经阁,高达五十米,为六层宝塔形,它是玉泉寺的标志。为城南平添了一处新的景观,是登眺长沙城廓的一个最佳处所,它比天心阁、妙高峰地势都高,眼界也更开阔。对岸的岳麓山仿佛就在眼前,山中景物历历在目。橘子洲上的拱极楼也遥遥相对。俯看脚下的湘江风光带如一条彩链直牵到水天相接之处。北面的杜甫江阁,南面的火车头博物广场,全都映入眼帘。侧耳细听,信士们念经礼佛的声音、钟磬之声不时隐隐传来,置身于浮屠之上的人们也真的飘飘欲仙了。


撰文:陈先枢

来源:2018年8月《长沙百景》

编辑:周顺

附件列表


1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铁炉寺    下一篇 洪山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