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轮驳股份有限公司
民国6年(1917),经营长沙至津市航线运输的船东吴鹤洲、吴白熙、郭海肪、张师佑、王毓麟等,以6艘轮船组成各负盈亏的联合体。1923年更名长津轮驳公司,并在长购置码头、房产。公司于1926年分为两家,后几度更名,至1933年复合并,1940年更名长津轮驳股份有限公司,王毓麟任总经理。1944年日军犯湘,公司船产损失惨重。1947年恢复元气。1949年春夏,大部船舶被国民党军队掳去当差,公司濒临破产。1949年10月,在人民政府扶植下逐步复苏。1950年,公司有轮船11艘405.84吨位,驳船11艘589.74吨位,职工384人,资本总额12.17万元。1951年8月并入公私合营新湘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原载1997年11月出版《长沙百科全书》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编)
来源: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编辑:周顺2024年4月5日更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