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馆藏文物   
[0] 评论[0] 编辑

唐代胡人俑

胡人骑马灰陶俑胡人骑马灰陶俑

名称:胡人骑马灰陶俑             

规格:高35厘米,长27.7厘米11.2厘米       

年代:唐代                       

级别:一级文物                   

来源:1985年长沙县第二机砖厂出土 

现藏:长沙市博物馆               

青釉持刀胡人俑青釉持刀胡人俑

名称:青釉持刀胡人俑

规格:通高27.1厘米,宽7.2厘米

年代:唐代

级别:一级文物

来源:1983年长沙市烂·农M1出土

现藏:长沙市博物馆

胡风汉服的盛唐气象

         ——唐代胡人俑

中国历史上的唐朝,大都会用“大唐盛世”形容。在那个气势恢宏的年代,万邦来朝,胡商云集,歌舞升平,民富国强。这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至今尤有曾深埋地下上千年的文物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下面我们要介绍的这两件唐代胡人佣,就从侧面折射出大唐帝国社会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盛况。

俑是中国古代用于陪葬的一种塑像,主要以泥土、陶瓷烧制或以木质做成的人形雕塑。初期的俑是用来代替活人殉葬的偶人,始见于春秋时期,战国以后,殉俑之风大兴,唐代达到鼎盛。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陪葬俑,从质地看,以陶土、陶瓷、木、石为主;从形象看,以奴仆、乐舞者、仪仗者为多。在众多唐代陪葬俑中,胡人俑尤为特别。

胡人俑从出现到盛行,与“丝绸之路”的兴起密切相关。隋唐时期,政通人和,经济发展,所谓“家给户足,人无苦窳,四夷来同,海内晏然”。这一时期是丝绸之路的空前繁盛期,帝国境内,大江南北,胡商云集,伴随而来从事侍役、僮仆、御夫、歌舞杂耍、武士等各类角色的异域胡人也都纷纷涌现。在此社会背景下,受中国传统“事死如事生”的殡葬观念的影响,为真实模拟和再现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物百态,王公贵族和富商大贾都开始烧制各类胡人俑用于陪葬,以还原现实中的美好生活。这类陪葬的胡人俑,描摹细致,刻画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长沙市博物馆藏有两件唐代胡人俑,均出土于长沙地区唐墓,具有鲜明的本地特色,是长江以南湖湘地区居民与胡人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真实反映。

唐代胡人骑马灰陶俑,高35厘米,长27.7厘米,宽11.2厘米,1985年长沙县第二机砖厂出土。胡人高鼻深目,络腮胡须,头戴幞头,身着折襟长袍,腰束一宽带,右手执缰,跨坐于马鞍上。马头戴络饰,两目圆瞪,顿首伫立。这件胡人俑表现了执缰回马时人与马的动作神态,刻画生动传神。

唐代青釉持刀胡人俑,通高27.1厘米,宽7.2厘米,1983年长沙市烂泥冲农业机械研究所出土。俑头戴高冠,高鼻深目,胡须满腮,身着无领宽袖拖地长袍,腰系袍裙,双手持带鞘环首刀置于胸前,站立于长方形底板之上。通体施青釉。这件胡人俑表情刻画细致入微,神态逼真,是一尊精美的雕塑作品。

两件胡人俑中胡人的容貌,与史书记载的“深目高鼻”或“深目、高鼻、多髯”的特征相吻合。“胡人”原本是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人群的泛称,隋唐时期的胡人主要指粟特人、吐火罗人、波斯人、大食人等等,又以粟特人最常见。一般认为,粟特人是居住在中亚拉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半农半商民族,建有康国、安国、米国、史国、曹国、何国等9个城邦国家。这些粟特人在文献记载中又常以国为姓,所以史称“昭武九姓”或“九姓胡”。昭武九姓胡人善于经商,利之所在,无所不到,男子年二十,便远赴他国,四处经营,他们正是以通商的方式叩开了往返于中华的大门。

成群结队的骆驼和胡商,接踵而至,络绎不绝,穿梭于“丝绸之路”上。在众多商贩的队伍中,也许还夹杂着歌姬、舞者、仆役和使者,所以唐代的市井生活,可以“笑入胡姬酒肆中”,也可以观看疾如风的“胡旋舞”。这些异域风情,点缀了自信、开放、多元化的盛唐社会,成为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胡人往返于中国与西域、中亚甚至西亚地区,在从事经济贸易的同时,也传播语言、艺术和宗教思想。中西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交流,正是通过他们的贸易活动才得以进行,其中服饰文化的交流最明显、最直观,在唐代的壁画和墓葬中,穿着胡服的汉人与穿着汉服的胡人形象比比皆是。如这件骑马胡人俑,头戴幞头,幞头是我国独有的民族头饰,被认为是中古时期男装之独特标志。幞头的产生,源自南北朝时期,北方中国的汉族与鲜卑族大融合,汉晋服饰与鲜卑装相互借鉴与影响,鲜卑民族中男女都穿戴的一种后垂披幅之帽,最终改良为隋唐时期的幞头。在唐代,幞头是男子常服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皇帝到平民,日常生活中都要裹幞头,甚至进行相扑表演的力士,除一裈外,全身赤裸,却也忘不了裹上幞头,唐代幞头之流行,由此可见一斑。盛唐时期,中西亚地区的胡人经由丝绸之路,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后,幞头也开始在胡人中间广泛流行。骑马胡人俑所着折襟长袍,持刀胡人俑身着宽袖拖地长袍和袍裙,大致上也都仿自汉人服饰。又如骑马胡人俑,因残缺,但还是能看出脚上所穿为尖头靴。靴本为中国北方和中亚草原民族独有的服饰,南北朝时期,鲜卑政权控制北方中国后,促成了汉人服饰与包括胡人在内的各族服装交互影响,长靴因穿着方便、行走便捷,逐渐为社会各阶层所喜爱,代替了汉服中的履和屐。发展至隋代,靴演变成为百官常服,入唐以后甚至被用作百官的朝服,宫中女侍亦可穿着,民间也广泛流行,实现了胡服汉化。

以粟特人为主体的异域胡人,善于骑马,勤于远行,多以名马、珠宝贸易为业。马负重耐劳,善长途跋涉,能供人骑坐和运载货物,是胡人进入中原经商贸易的得力助手。马同样是吉祥动物,自古以来就是民族生命力的标志,是中国历史文化中最奔放活跃的角色之一。这件骑马胡人俑,马刻画得膘肥体壮,双目炯炯有神,展现出蓬勃向上的顽强生命力。跨坐于马上的胡人,聚精会神,执缰回马,透露出精明干炼的气息。人和马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应当是现实生活中胡商贸易活动中某个片段的定格特写,制造这件骑马佣的工匠必定是临摹现实中的场景而完成的。持刀胡人俑,所持环首刀,是西汉时期汉人发明的直刃长刀,是一种杀伤力强大的近身冷兵器,是汉族对匈奴等北方民族作战的主力兵器,可能汉代以后也流传到北方草原及中亚地区。这件胡人俑持带鞘环首刀,作站立形态,应当是胡人武士或将军的形象。

以上两件胡人俑都出自长沙地区唐代墓葬,在同时代出土的陶瓷俑中,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几件岳州窑人物俑与此两件胡人俑在造型方面有相似之处,如岳州窑青瓷文吏俑、岳州窑持杖胡人陶俑、岳州窑牵马胡人陶俑、岳州窑驾鹰胡人陶俑等等。青瓷文吏俑、持杖胡人陶俑和青釉持刀胡人俑,三者姿势一致,头部冠饰相同,文吏俑与持刀胡人俑的服饰也基本相同,但明显文吏俑为汉人,可见胡汉服饰已经一体化。牵马胡人陶俑与胡人骑马俑都身着折襟长袍,脚穿尖头靴,应该都是经商的胡人。胡人骑马俑与驾鹰胡人陶俑,都头戴幞头,是典型的汉人服饰。这些造型有相似之处的人物俑和胡人俑,应当是出自同一地方,属于同一窑址的产品,那么长沙市博物馆收藏的胡人骑马灰陶俑和青釉持刀胡人俑应该也是岳州窑烧制的。

岳州窑是我国著名的青瓷窑口,窑址位于湖南省湘阴县境内,早在汉代就开始烧窑,到唐代,湘阴属岳州,故称岳州窑。唐代岳州窑生产种类丰富的陪葬俑,完全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当时,湖南上流社会受到北方丧葬文化的影响,效仿北方王公贵族、商贾巨富的丧葬习俗,也流行陪葬大量的陶瓷俑类。岳州窑烧造出各种陪葬俑满足了上层社会的需求,使中原葬俗向南方扩展得以最终实现。湖南出土了不少岳州窑生产的胡人俑,这类胡人俑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唐三彩胡人俑,所以有学者认为“岳州窑工匠对胡俑的塑造依靠自己对胡人的观察,而非模仿唐三彩胡俑”,由此表明,当时来湘胡人应当不少,凸显出湖湘地区在隋唐时期我国与中亚各国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中占有一席之地。

唐代胡人骑马灰陶俑和唐代青釉持刀胡人俑,都是岳州窑的产品,充分展示了岳州窑陶工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对瞬间神态的捕捉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力。两件唐代胡人俑,也再现了唐代盛期民族融合、中外文化交流的真实历史,体现了唐代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

唐代胡人俑,是唐代真实生活的一种写照,再现了胡汉文化交流、蓬勃向上的盛唐气象。长沙地区发现的唐代胡人俑,也为研究唐代的多元化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史料。

参考文献:

1《通典》卷十五《选举三》

2、《魏书》卷一百二《于阗国传》

3、《魏书》卷一百二《康国传》

4、陈锐:《岳州窑胡俑》,《收藏界》2013年第3期。

5、孙机:《从幞头到头巾》,《中国古舆服论丛》第205-223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

撰文:董远成

供稿:长沙市博物馆 李历松

来源:2015年《悠远的印记:长沙文物精品漫谈》

编辑:周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唐长沙窑青釉褐彩“君生我未生”诗词瓷壶    下一篇 定窑“官”字款莲花口白瓷碟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