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位于湖南东部,北与浏阳县交界。后汉立县,隶长沙郡。明清隶长沙府。湘江支流渌江、泗水交汇境内,从东向西,流贯全境。陆路直达江西萍乡市和省内长沙、湘潭、株洲、浏阳、攸县、茶陵等地。历称“瓷城”和湘东商品集散重镇。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株(洲)萍(乡)铁路通车,贯穿醴陵。 醴陵制瓷原材料丰富,瓷土优良,具有发展陶瓷业的优越条件。据《醴陵县志》记载,从清代雍正七年(1729)开始烧造瓷器,发展到清光绪(1875—1909)年间成为鼎盛时期,全县有瓷厂480多家,窑场主要分布东、北二乡,并形成了以东乡沩山为中心的醴陵瓷区。然而,从雍正己酉(1729)到光绪丙午(1906)的178年间,所有这些瓷厂均只能烧造民生产、生活常用的粗瓷,其产品是以碗、杯为主打的釉下青花瓷器。 醴陵开始烧造细瓷并创造出釉下五彩瓷这一装饰工艺,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并与近代湖湘一个著名人物熊希龄有着直接的关系。熊希龄(1870—1937),字秉三,湖南省凤凰县人。1897年参加湖南维新运动,出任湖南时务学堂提调(校长),次年戊戌运动失败,他被革职。后得端方援引,充当出国考察宪政五大臣二等参赞。民国初年曾任北京政府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 1905年,鉴于当时湖南瓷业生产两百年的落后状况,同时为了抵制以日瓷为主的洋瓷的侵入,熊希龄怀抱着振兴湖南瓷业之志,以出洋考察宪政大臣的二等参赞官的身份东游日本,探索新的制瓷工艺。回湘后,他又与醴陵县文俊铎等人共赴醴陵沩山等处进行实地调查,总结了危及当时粗瓷生产的9个问题,提出了“一立学堂、二设公司”的主张。同年,熊希龄呈文禀请湖广总督端方,要求设立瓷业公司,得到端方的赞助,遂于1906年在醴陵城北江湾创立官办“湖南醴陵瓷业学堂”。学堂设陶画、辘轳、模型三科,分永久、速成两班讲授。接着,熊希龄招商集股,在瓷业学堂前购地建厂房,成立“官办湖南瓷业有限公司”,亲自担任第一任总经理。 次年,釉下五彩细瓷问世,外埠客商入境购销的增多,瓷器贸易大增。瓷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商业市场的繁荣。醴陵瓷厂虽多,但多系自产自销,商人经营的瓷号,资本在1万至1.5万元者有民生、民利、九如、中和、裕华等。 渌江石桥横架醴陵南北,将两岸联成一体,民国时期北城及姜湾一带,除窑厂、窑行外,还有商号数十家。南城多营染织业、针织业、刺绣业、秤业等。西城多营鞭炮业,东城多营旅馆业,而绸缎、药材、洋货等业,则荟萃于中心市区。 与此同时,夏布、鞭炮、茶叶、烟煤的输出量和日用工业品的输入量日增,各行各业相继发展,市场日趋兴旺。宣统二年(1910年),设立商会。其时,市区商业分本地、江西两帮,除红茶、夏布、土瓷、豆腐属本帮外,余如药材、南货、糕饼、豆豉、杂货、银楼、布匹、钱庄、典当各大业,均属江西帮。随着粤汉铁路长(沙)武(汉)段通车,茶攸醴公路相继筑成后,醴陵商业发展加快。 据《中国实业志》载,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城区有商业行业12个,店铺341家,以资金排名,油盐花纱业(46家)占商界首位;绸布业(58家)次之;细瓷业(100家)居第三位。当时,著名的店铺有紫阳斋南货店,前店后坊,制作糕点,品种多、质量好;德裕福南货号,经营酒作、酱园、机制面条,为城区南货业首户;还有祥春源酒席馆、东北楼酒席馆、天然居旅社等。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4 15:34 , Processed in 0.0974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