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湖湘文化网(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会官方网站)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当前位置:主页 > 传媒出版 > 正文

霸蛮与灵泛之间的文化魅力——评蔡栋《湖湘文化访谈》

时间:2017-03-19 14:30 来源:湖湘文化网 作者:向敬之 阅读:
对于尽朝晖的芙蓉国湖南,无论是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还是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我们都是较为熟悉的。“无湘不成军”是湖南人声震九垓的荣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湖南人振兴中华的首创,“无所依傍,浩然独往”是湖南人惊天动地大手笔,“敢教日月换新天”是湖南人扬眉吐气真风采。由于有着湖湘文化的千年滋养,杨毓麟在《湖南人》激情赞扬“我湖南有特别独立之根性……岸异之处,颇能自振与他省之外”。湖南人精神内涵中“有独立自由者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蔡锷声称“我湖南一变,则中国随之矣”,杨度高唱“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钱基博赞叹“义以淑群,行必厉己,以开一代之风气,盖地理使之然也”;就连向来自傲清高的大学者陈独秀,更是热情洋溢地写出《欢迎湖南人底精神》,鼓励时人和世人“欢迎湖南人底精神,是欢迎他们的奋斗精神,欢迎他们奋斗造桥的精神,欢迎他们造的桥比王船山、曾国藩、罗泽南、黄克强、蔡松坡所造的还要雄大精美得多”。这些,都是湖湘文化精神与湖南人精神的写实。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湖南人所创造的湖湘文化,一直放射着耀眼的光彩。
道南正脉,殊荣千秋,湖湘文化鲜和的源源血液和精神,不息地沾溉潇湘,不倦地激励活跃其间的风流儿女。单一岳麓书院,朝聆晨钟,夕闻暮鼓,“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赫然入目。虽说湖南人有着蛮之血统,有着争强好斗的急性子,推崇“内圣外王”而流于“内圣弱外王强”,但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魂灵特立独往,虽千百年来浸淫于楚风屈魂之中长期默默无闻,但自王船山以降数百年来已是俊彦辈出,蜚声寰中。和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等一样,湖湘文化有着爱国忧时、经世务实的鲜明特色;而湖湘文化精神中的敢为天下先、霸蛮而灵泛的内涵真谛,往往能给人强烈的时代感。蔡栋新近推出的《湖湘文化访谈》第3版,带着真诚、平和的心态,流着自然、素朴的热情,在一个新的层面,引领爱书与读书之人,走近湖湘文化的真实,认识过去的人们曾遇到过的、思考过的也感到困惑过的问题,以及今天的人们依然在遇到的、思考的而不断解决困惑的问题。

湖湘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湖湘文化指湖南地区的一切古代迄至近现代的文化成果和文化传统,是湘楚文化的一部分;狭义的湖湘文化主要指以湖湘理学为基础的人文传统,包括濂溪学、船山学和近代湘学在内。湖湘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的概念,上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传统,中经宋代湖湘学派,继由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船山承传发展,到近现代,始终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进行理学型文化思考与发展,产生了一代又一代诸如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谭嗣同以及毛泽东等风流人物。
湖湘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历来多姿多彩,受其熏染的湖南人更是受益甚夥。晚清理学经世派陶澍、魏源一辈,推行洋务新政的湘军大臣曾国藩、左宗棠之流,外交史上不卑不亢为国增光的郭嵩焘、曾纪泽、蒋廷黻等,无一不是湖湘文化精神的开拓者。清末民初谭嗣同、陈天华、杨毓麟、易白沙的死,更是湖南人任侠豪迈的英气行为见证。星城的初秋悄然而来,但溽暑的热气依然未减,我就着黄昏时分的阴凉光亮,翻读再版的《湖湘文化访谈》,品读才力和情力同时彰显的淡然文字,走近跃然纸上的霸蛮血性,也似乎遭遇了未曾有过的清新与亲切。
蔡栋情系虔诚,笔书流利,精心于《湖南日报》倾情报道湖湘文化的流变与弘扬。先是“访谈”,再是“大家谈”,后来深入地把握“走向21世纪的湖湘文化”,并及时展开“湖湘文化寻踪”,努力进行由远及近、从虚入实、锲而不舍的纵深化理性思考,于一层层发掘中孜孜求索,在一步步深入中默默进取,把上世纪80年代以来湖湘文化研究推向了全新的起点,将思想、精神、人格融会成一砚平实的笔墨。墨香飘飘,情思悠悠,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湖湘文化访谈”成为了《湖南日报》、“报业湘军”与湖湘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亮丽的品牌,闪现在读者眼前。
作为一家省级党报的文章集结成书,而又能在为时不短也时隔不长的时期内,连续再版两次并印数不少,不难发现,蔡栋在“湖湘文化访谈”这一课题上,找准了选题,下足了力道,而且不断不倦地做深做透。画家王憨山“墨要给足,色要给足,给足才有分量”的画论,被精通书画道理的蔡栋,鲜活地应用到了文化研究之中,也让他把本是枯燥的学术论谈,不为报纸的时效规律约束,而形诸为一系列文化报道,且不说成书后受到读者欢迎,就是发表时就有不少人索要报纸不愿漏掉一期。新闻类报纸上的内容能有如此受欢迎而持久,是因为其内容有品位但不孤高自赏,有内容而贴近读者,这是当下浅薄煽情的文化娱乐化,所不可同日而语的。

21篇文化访谈、16篇链接文章与21篇人物特写,形式活泼,内容充实,互为映衬,相得益彰,把湘中之学与湘人之学,勾画得淋漓尽致。作为一名报人,蔡栋擅长于同文人、学人、哲人、艺人甚至餐饮大师、外交大使在精神上对话,平静地在访谈之中勾勒湖湘文化特有的风采和风范。他不满足于点上的精雕细刻,努力与朱汉民、易中天、陶用舒、文选德、林河、范命辉、毛炳汉、何满宗、鄢福初、蒋祖烜、王东京、李铎、袁南生等文化名流进行倾心交流,在平实而真诚地对话与沟通中,探询湖湘文化中的历史、闪光点、精神气质、性格弱点、二重渊源、特质、近代人才群体、当代文化责任、傩文化、毛泽东家世溯源、湘菜、五大书家和建筑等方面,系统地探秘与思考湖湘文化的发展和弘扬,并从经济学的视角提出文化产业的新亮点、新思维。
如访谈知名教授易中天的《“霸蛮”与“灵泛”》、与餐饮文化大师范命辉论说的《湘菜再谈》、同文化产业学者蒋祖烜讨论的《建筑师凝固的文化》等,妙语连珠,可圈可点,其中多有鲜活的史实解读,更有妙趣横生的自由快意,而且在这些方面的探讨,有着前所未谈、后能受益的新面貌。访谈经济学家王东京的《文化产业:经济发展新亮点》,综览国际国内和湖南的形势,观照近20年来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渗透,推动了文化产业化、经济化的进程,对于我国发展文化产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同李铎交谈推出《湘人李铎的论书断语》,不但清晰勾勒出书法大师李铎艺术成长轨迹,更多的是关于如何写好字、习好书的顶级书路历程。
长期以来,有不少学者、作家对于受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精神影响的曾国藩,做了与众不同但切近实际的特写,曾氏对镇压农民起义屡败屡战,与洋人谈判交涉矛盾重重,为中国推行洋务殚精竭力,而在蔡栋访谈外交大使袁南生的《外交风云中的湖湘人物》中,我们认识到外交事业中的曾国藩“是中国面临千年未有的内忧外患的变局时本土崛起的著名人物,以其立德、立功、立言的非凡实践而著称于世。历史证明,曾在近代外交史上,是洋务外交的首家、道义外交的名家、军事外交的大家,当然,也是教案外交的输家”。长期以来,有不少人认为曾氏有着汉奸嘴脸、卖国行径,但只要细想,一生效乃父风采的曾纪泽与沙俄谈判不卑不亢、有理有节,而其父能有那样难堪的卑劣行为吗?更何况当时的曾国藩并不是朝廷左右乾坤的执政者,他是中兴时代的铁杆保皇派,也是腐朽清廷的真正掘墓人。这篇访谈,对于我们认知这位湖湘文化大家,不能不说是一篇有分量、能创新的好文章。诸多文章,不但是权威性和广泛性的结合,而且是思想性与知识性的体现,更具备可读性同耐读性的统一,使人读了真能有所启迪有所收获。
湖湘文化哺育了无数历史人物,让湖南人引以自豪,尤其是近代以来,湖湘子弟在实践湖湘文化的同时,又以不懈的努力,极大地丰富了湖湘文化的内涵。这是文化和人协调发展的典型。久受湖湘文化熏染的湖南人,历代以来,救国家危亡前仆后继、为民族发展奋斗不已,已成一种历久不衰、虽忧而乐的传统。同时,湖南人与湖湘文化所具有思变、求新的品行,在中国社会史上熠熠生辉。王船山倡言“道莫盛于趋变”,这是文化思想求变的信号;魏源等近代湖湘学者严词斥责“祖宗立法不可变”的陈腐观念,推动了湖湘文化的转型;曾国藩、左宗棠等湘军头目,则是以自己的社会政治实践实施“师夷长技”,成为了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甲午海战以后到辛亥革命之间,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进一步倡导学习西方、进行社会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变革,湖湘士人再次成为这场运动的倡扬者、领导者和实施者,他们在湖南创办传播西方政治文化的新式学堂,编辑出版宣扬维新的报刊和图书,以推动中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涌现出一种超越旧民主主义文化的新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湖南涌现出毛泽东、蔡和森、李达等一批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在湖南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文化,使湖湘文化的近代化能向着更新的、更高的层次发展,逐步实现了观念文化的近代化。
对于湖湘文化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审视过去、反思自身、看重未来,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湖湘文化访谈》对湖湘文化的内涵、渊源、特色、群体人物、学术成就和局限性,以及它和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发展的关系,一一展开了多方面、多角度、深层次地论述与探讨,注意发掘、研究和展示湖南区域文化的风貌、渊源及其今日走向21世纪的发展,为我们了解包括湖湘文化这一区域性历史文化形态在内的优秀文化,有着其他不可替代也难以企及的普世作用。
作者在做好关于湖湘文化主题访谈的同时,相应地链接了有代表性文章,引用名家的理论把脉与思想解读佐以证实,全方位地对湖湘文化进行有效的系统梳理与思索,如王东京《市场经济与湖湘文化取向》、唐浩明《以高远信念引领湖湘文化》、朱有志《创新湖湘文化,呼唤六大转换》等文章,以湖湘文化创新的视阈观照湖南社会,提出由政治文化向经济社会转换、由革命文化向建设社会转换、由封闭文化向开放社会转换、由计划文化向市场社会转换、由重农文化向重工社会转换、由崇官文化向崇商社会转换等诸多观点,对于湖南经济大省、文化强省发展之路,不啻于一声文字惊雷,起着发聋振聩的作用。

湖湘文化之所有多有人们所熟悉和骄傲的成绩,关键在于它有着自己的精神体现,受其哺育的士人与群众,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在不断塑造它的丰硕伟岸而自强不息。也正这般代代努力,辈辈相传,湖湘文化厚积薄发,在全国的影响日益隆盛,不断深入渐呈“显学”气势。湖湘文化精神主要表现在心忧天下、敢为天下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等方面,而它的履行者、实践者、发扬者,更是薪火相传。传统儒家的内圣外王理念,被糅合在性理哲学与经世学说之中不断创新出彩,滋养诸多湘人把小我修养和大我事功统一起来,实现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及忧乐家国、成就正道的操守。三百多年前,困守于瑶峒四十载不出的王船山,推出数百万字的皇皇大书,为湖湘文化燎原了经久不灭的圣火。而今天,许多学者、专家为湖湘文化创新与发展鼓与呼,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认真审视湖湘文化的现时代价值,并以自己的行为,努力为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济建设、道德建设,提供传统文化营养进行理性思辨。
湖南人是湖湘历史的存在,也是湖湘文化的存在,湖南人的行为是靠其本身曾获得的文化来支撑的。对支配自己行为的湖湘文化,我们确乎有必要寻根探源。作者致力于对湖湘文化的深层次的挖掘、全方位的思考以及确实性的求证,在一种深入浅出的访谈和交流中,引申湖南人使气轻生的热血性格,审视湖湘文化无须依傍的独自意识。他不倦地向世人突显湖南人士的潇洒精魂和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尽情地与当下知名的学者、教授、作家、出版家、书画家、音乐家及节目主持人等文化名士,进行一次坦然的心灵对话,实验一回虔诚的灵魂沟通。他不停留于名人的情史生活探秘,而是认真地在值得一书的湘人人性上挖掘,引时人走近他们同样平凡但不平淡的人生,为世相奉献它们渐已遗忘然非遗失的风景。他用报人的专业眼光和学人的谨慎文笔,乐意酣然地引领时人走进林凡、黄永玉、王憨山、黄永厚、李自健、禹安平、唐思源的画境,问业柳鸣九、严北溟、汤可敬、周谷城的学术,赏玩李铎、张锡良、刘晓斌的书法,感受肖晓琳、徐俐的主持,摩娑钟叔河的图书,欣悦郭天民的设计,对接邓晓芒的哲学,聆听杨天解的音乐……写他们的投入与忘情,写他们的霸蛮和灵泛,意在从人物身上折射出湖湘文化。
这些当代湖湘人物,可谓是湖湘文化不同分支领域中的翘楚,他们既是湖湘文化的体现者、实践者,又是中国文化的推动者、弘扬者。写他们的情和爱,写他们的迂和痴,也不过多回避他们的淡泊及张扬,更好地了解湖湘文化,有效地深化湖湘文化访谈的意义。这部分似乎可以删去,易为另册,与前部分的访谈主题不很切合。但是只需细细体会,又能发现作者的真实用心。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尽管这些人物的名气又大又小,成就有高有低,但窃以为这些人物的行为与气质都较多体现了湖湘文化的特点和湘人的性格,故一并收进,或可视作湖湘文化的‘实证’。”
这一系列化、专业化的湖湘赤子的身上,都是湖湘文化精神与湖南人精神的当代表现,既有着前辈儒雅人士遗留的个性神情,也有着启迪来者学之不竭常新不已的模范意义,这是一种承前启后的继续,更是一份接连不断的传承。在他们内心深处、灵魂高处,一一都是苦工夫得来的忍性与智名,在他们风格呈异又不乏精彩的人品和作品之中,流动的也是一种淡淡于利、浓浓于情的霸蛮品性。笔是冷静流利的,情是热烈含情的,蔡栋所记所思,全然联系着这些长期雀跃于湖湘文化领域里的执著人生。他深信这一群或老或少近智近愚的名人脑海中与骨子里,都是充溢着对湖湘文化的发扬与承传。他的眼光捕捉到了敢于挣扎在艰难与折磨之中的不屈人性,他的文笔勾勒出了乐于穿梭在名利和淡泊的之间的才情。哪怕是以画名世的智者仁人,却不乏傻劲与倔性;就是一介无任何文凭撑守门面的老人,仍是博学古今扬名中外的学术大家。他们依托于悟学到的顽强果决与定力坚执,毫不声张又毫无沉默地吮吸湖湘文化的特质与精英,于寂寞与清贫的生存边缘,创造属于生命与民族的另一份丰厚财富。
作者一胸儒雅性情,化尽一串理趣文字,在文字与史实之间进行魂灵上的对接和反思,会心地理解和诠释湖湘儿男演绎的敢为人先的精神、与时俱进的追求、霸蛮灵泛的兼容、以水为师的典范和乐于变通的勇气等等特立独行的文化风致。在蔡栋欲形诸言谈张扬一种文化精神的视阈中,湖湘儿女创造的湖湘文化,湖湘文化哺育的赤子们,一一在太阳下峥嵘显耀霸蛮风范,一怀任风雨洗刷而光彩依然。

关于湖湘文化的分析与探讨,作者对源自农耕区域文化的湖湘文化,没有忽视近世精神中的负面效应与消极影响,在访谈中,既充分肯定了湖湘文化务实、经世的优点,也认真解构了其保守、轻商甚至走极端、窝里斗等诸多缺失。作者和被访谈者们,对湖湘人才群所表现出的保守、封闭、虚骄等一系列不足,展开了理据充分的剖析与批判,着力从文化、经济诸多方面,思考和比较湖湘文化的得与失,一反常态、旗帜鲜明地批判湖南人固有的虚骄自大之气,不能不让读者、广大湖南人再次深思。
在湖湘文化访谈文章中,大多在肯定湖湘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的同时,对于湖湘文化与湖南人的性格缺陷,也丝毫不给面子更不留情地展开了理性的反思与冷静的分析。朱汉民强调:“湖南人虽刚毅而敢为人先,但又显得自我意识太强而欠缺合作精神;湖南人虽显得大气,但又可能形成虚骄之气而难客观把握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湖南人有很强的政治意识,但是处处以政治为中心则难以适应以经济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易中天说道:“‘霸蛮’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不讲科学的‘霸蛮’是野蛮,不讲民主的‘霸蛮’是霸道,不讲方法的‘霸蛮’是愚蠢,不讲策略的‘霸蛮’是鲁莽”。陶用舒指出:“湖南人性格的另一方面,是浓厚的保守意识,湖南三面环山,交通闭塞,自古以来,湘省居民多有历代务农耕种之家,而很少有出外经商之人。”凡此种种,对于我们深层次地了解湖湘文化,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我们认识一种文化,既要吸收和发展它的优点长处,又要辨识与克服它的补足短处,并多方面地吸收、综合各种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这样才有助于推进湖湘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更新与转型。
时下已有不少人对民族文化少了寻根溯源的精神,却多了对现代生活虚浮躁动的反应。而《湖湘文化访谈》以一次文化根源、流变的思考与讨论,对于湖湘性格中的缺陷,都是用冷静的心性与平实的言语,深思熟虑地为事实说话,而不是一时意气的骂语宣泄、颐指气使。一个民族的发展(包括区域文化发展),如果我们能以一颗平静的心去加以审视与反思,那么一定会大道而行。能以一些反思著作或论点带给国人一种新的历史意识,改变国人被麦当劳、肯德基式的快餐文化或天国无上、图腾神威的大国意识牵着鼻子走的命运,才可以真正走出短暂的幸福幻觉。今天社会主义发展观、荣辱观教育全国昌行,也正是导引国人在中华传统文化观照下,对传统文化、现代经济与伦理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当我们定义一个地域文化的“伟大”时,通常就是指这个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具有反思自己的文化劣根与经济转型的勇气和智力。真实的湖湘文化与湖湘文化的真实,需要有更多的《湖湘文化访谈》,带领我们去认识。事实上,湖南人在军事、政治斗争中强烈的竞争意识、超常的谋略水准、坚忍不拔的毅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等,未必不能应用于经济领域。文化是凝聚民心的最佳黏合剂,我们也期待湖湘文化影响更多的人们促成湖南经济人才群体的早日形成。

于全国范围而言,区域文化的发掘与思考,湖湘文化研究率先地走在全国的前列,而且以其把握准、研究深、起点高和立意远等鲜明特色,在全国区域文化探索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中国文化,地域文化是无法绕过的座座丰碑,一旦忽视了地域文化的价值,就无所谓中国文化的存在,我们有必要也亟须在中国文化大背景下,好好地观照湖湘文化的发展。湖湘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审视与探究,有利于我们和后人了解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军事史等。湖湘文化与中国文化就是血脉相连、生息相同而休戚与共的关系,着力研究好了它和其他地域文化,就能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使之真正而永远的无与伦比。尤其是,在晚清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湖湘文化对于活跃其间的领军人物、风云干将,都是起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动因。《湖湘文化访谈》的问世、增益、修改,补充,不仅有助于我们较为系统理解了湖湘文化,而且在更多的层面上,方便了我们推动湖湘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和谐进程。如此不同于学术专论,又异于新闻报道,别开蹊径,所得独富,亦能让人为之狂喜和清醒。
文化是人创造和传承的,为湖湘文化注入时代新内涵,更是离不开人感情与理性互补的审美活动。离开了人的记述,就无所谓文化的张扬与流传。人的生存与生活都是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基石,文化的精彩和丰富又是人的自新与奋起的铜镜。蔡栋认真而虔诚地审视和反思湖湘文化的嬗变与发展,及时地叩问和笔记古人与今人于湖湘文化情浓浓、意切切的学习与创造过程中的心灵史话,理性地书写或预见会对当时的社会或日后的历史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湖湘文化访谈》接连再版,精益求精而无一丝半毫的时代落后感,势必进一步导引世人和后人更好地走近湖湘文化,正确地评说湖湘文化的意义与认识湖湘人物的价值,妥帖自然地从湖湘人物非胜于易胜的智名勇功之中,汲取滋养能动地创造与弘扬湖湘文化。在审视人与文化的发展中,《湖湘文化访谈》淋漓尽致,字里行间凸显的也正是一种霸蛮精神。蛮,是一种忍性外露;霸,为一怀才气内涵。能在文字中流走蛮劲和霸气,其笔是流利的,其情是虔诚的,其魂其灵就悄然又默然之间刻上湖湘文化的标识。这就是一种为家国忧乐的风范,也是一次对文化传承的大写意。
(《湖湘文化访谈》,蔡栋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3版,32.00元)
(作者单位:岳麓书社)【录自2008年10月出版的《湖湘文化研究与交流》2008年第3期总第5期】

(责任编辑:周顺)

顶一下
(10)
10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湖湘文化与湖南文献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内容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