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名老字号   
[0] 评论[0] 编辑

湖南商药局

湖南商药局创业于民国初年,店址在长沙市小吴门正街(今中山东路),原系王翰莼等集资,因盖保赔款,引起信用危机,乃于1923年与邻店悦中和合并,改牌名为悦记湖南商药局,计资金银元32000元,由郭厚坤任经理。


郭厚坤精明干练,刻苦好学,有丰富的业务知识,敢于创新,开拓进取,对事业颇有抱负。他接任经理之后,首先修饰店堂铺面,创造一个经营的文明环境。请名书法家许崇熙书写了悦记商药局作为招牌。1928年,小吴门拆让中山马路,于是将商药局扩建为石库门面,由巧匠摹绘 “韩康卖药图”装饰墙面。请谭延闿书写了正中招牌,两旁座牌仍用许崇熙所写的招牌。名人手笔,店堂生辉。大门两边还特制了长约5尺的铜质招牌。厅堂内安置假山水池,饲养金鱼,培植花草,悬挂名人字画,陈设雅致,使顾客踏入店堂即有清新之感。购进药材地道,备货齐全,炒、研、烘、炙,炮制认真,以故商誉日著,生意兴隆。与此同时,扩大销售网点,在中山西路开设了湖南商药局第一支店,在东长街口开设了悦记参茸号,在前国货陈列馆内设立了参茸补品部,并在该馆楼上陈列了百余种国产药材,营业旺盛。成为湖南全省国药业饮片门市部之翘楚。


一、注重商业信誉 ,推选地道药材

即使同一药材,由于产地不同,其药质、药性剧有所差异,必须鉴定,方可药选地道。湖南商药局请具有丰富经验、鉴别药物专长的检验人员把紧进货关,采用眼看、鼻闻、手瓣、口嚼等办法,拣选地道药材。凡不合规定的,坚决拒收,以保证药品质量。

药物加工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能,进行抖、折、洗、润、炒、研、炙、烘烤,注意其有效成份,制成膏、丹、丸、散。商药局认为药物关系人民健康,炮制必须认真,并派富有经验和专长的可靠人员专负其责,凡加工片货,剩下的色差、次、碎等叫二片货,随时便宜处理,或配作猪牛药。如有一次搓制丸药,经郭厚坤检验发现其中混有二片货,当即将丸药销毁,作熏药处理,其对商誉之珍惜由此可见一斑。门市凡药草注明了要炙炒加工的,精工细作,如法炮制,决不草率从事,因此赢得了顾客的信任,业务蒸蒸日上。

师承名医处方,炮制遵古宜今。“遵古炮制”是中药加工的传统方法,而郭厚坤认为道守古方,加工药材,固所应该,但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应在“遵古”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发展,才能够适应社会和患病者的需要,乃独创“遵古宜今”之议,除向“致中和”学做乌鸡白凤丸、故宫补肾丸、皇后调经丸,向“宏济堂”学习配制三鞭健肾丸外,并请名医郑守谦、曾觉叟、吴汉仙、彭韵伯等处方,并监制成中药成药,如经过反复试验,制成腽肭脐(海狗鞭)补肾丸、人参补脑汁、纯净当归精等,还引进杭州“庆余堂”、上海“雷上允堂”、北京“同仁堂”等著名药店所保有的皇宫秘方,经名医审定并加损益,制成各种成药,各药对其主治病症,皆有一定疗效,一经问世,不胫而走,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寓经济效益于社会效益为别人所不为。有些药物平时需要量极少,而且制作周期长,无利可图,但在医治某种病症时又属必需。对于这类药物,别的药店不愿意制作或经营,而郭厚坤则从社会需要出发,独家经营,是故湖南商药局中草药材、丸散胶丹、花露药酒,应有尽有,从不缺味。其中虽有些药物一时无利可图,但遇疑难之症常常能满足病者的急需。由于该店备药齐全,医生处方往往指名到湖南商药局拣药,于是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江浙难民涌到长沙,许多中老医师亦随之而来,时常开出一些稀少中药处方,则非商药局莫属。


二、学习同行经验,取长补短 ,推陈出新

郭厚坤经营药店有一种开拓进取精神,不满足于现状。认为走出去,向外地同业学习,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方能推陈出新,求得发展。1934年,他邀约“宏济堂”经理王棣生,中华国药局经理袁渭斋等走出长沙,向当时驰名全国的药店如杭州的“庆余堂”,北京的“同仁堂”、“达仁堂”,武汉的“叶开泰”等店铺学习,学习他们的经营之道、管理之方、广告之术及药材加工的处方和工艺。并从上海购进四心莲等十几种新品种成药供应门市。参观学习回长后,即将所得,逐步付诸实践。

首先在宣传广告方面推陈出新,做到多种多样。湖南商药局招徕顾客靠的是药材地道,货真价实。但辅以实事求是的宣传广告,亦为扩大营业、发展业务的必要手段。郭厚坤在上海参观时,定做回霓虹灯招牌,其时长沙有霓虹灯招牌者为数甚少,入夜红光闪闪,引人注目。还订制有湖南商药局牌名的彩印铁皮日历牌,赠送顾客并赠给茶楼、旅社悬挂,使湖南商药局名传遐迩。

其次,在包装上大做文章,膏、丹、丸、散等成药原来多以纸盒包装,不易保存和携带,且欠美观。郭厚坤学习上海改用彩印铁筒或在醴陵瓷厂特制瓷罐包装中药,并随药附送仿单。由于包装的改进,销路倍增。

第三,郭厚坤请社会知名人士和新闻界临场监制,以示货真价实,而广宣传。湖南商药局每年冬令为研制龟鹿驴胶、全鹿丸等补药和炮制虎骨酒,须宰鹿杀虎,事先在报纸上大肆宣传,并笼装虎鹿供人观赏,临宰杀时,郭请社会知名人士如武术界杜心五、工商界左学谦、医界郑守谦等和新闻界名记者亲临监制。

又如1946年湖南商药局出售鲜蛤蚧,为长沙中药业之创举,其食法鲜为人知。该店又邀请社会上有影响的人物和新闻记者来店,目击烹调,亲口品尝,请客饱餐一顿。当时《小春秋报》以此作为一项新闻报道,为之吹嘘,不数日将其所购之600对蛤蚧销售一空,获利倍增。同时全鹿丸、龟鹿驴胶、虎骨药酒等冬令补剂,因之而走销亦旺。

第四,免费服务,扩大影响。在旧中国吸食鸦片烟者多,往往有因生活所迫,有的因经商破产或其他种种原因逼上绝路,以吞食鸦片自杀。湖南商药局为急人之所急,派店员李智长向医院学会了解治鸦片烟毒技术。遇有鸦片中毒者,不论白天黑夜,随喊随到,紧急抢救,不取分文。得救者颇不乏人,深得群众好评。商药局于暑天赠送凉茶暑药,夏秋之交,赠送时疫药末。此外,还在店堂设置候药室,在室内备有坐椅、茶水及书报刊物、象棋等,供候药顾客消遣。鹿茸是贵重药品,为取信和方便顾客,免费为顾客当面酥制,水酥、火酥听客所需,深为顾客称许。凡此种种,为推销商品,扩大业务,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根据经营特点制定店规,以规治店

湖南商药局根据其当时经营特点,制定店规,以规治店,不因人而异。

1.对职工明确规定工作范围,但又须分别主次,密切协作,照规办事,经理只按章考核。特别强调“四不准”:不准赌博,不准盗窃,不准打架扯皮,不准与顾客发生争吵。违者轻则批评,重则辞退。规定职工必须衣着整洁,礼貌待人。湖南商药局对职工发有店服,店服之上编有号码;对于切药制剂者,除发衣帽外,并有防护措施,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别开生面。

2.职工福利待遇,较优于一般同业。店员工资以银元计,最少每月15元(抗战期间最低为6元);最高每月60元,年终加发工资1个月。每年假期规定为48天,凡未休假或休假不足48天者,一律按天补发工资。职工利用业余时间(晚上关店之后)为店加班做丸药,原只供应面食,后为进一步调动职工积极性,改为农历中秋节后发计件工资,劳资两利。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机窜扰,长沙空袭频繁,市民多往郊外躲避警报,早出晚归。郭厚坤为适应这一特殊情况,将营业活动改在晚间进行,白天关门。职工外出躲避警报,工资照付。晚上营业,再按月工资补助50%。这样,既方便了群众,又使业务不受空袭影响,职工更安心工作,生意兴旺,一如平时。

3.关心职工生活。职工生活确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个月的工资,能还则还,如确无力偿还,则由经理一笔圈销。家住市区的职工家属,多安排在店做些加工杂活,如破麦冬、天冬,捶瓜篓子、使君子,做装药布袋、香牌绦子、刮龟板等,按件给酬,以弥补职工家用之不足。

4.职工疾病医疗,均有一定规定。职工患病如服用一般药物,由店方供给,贵重药物,则按进价收费。病假工资,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如有的扣发,有的酌发,有的照发。对死者家属发给安家费,如苏海珊因脑溢血骤然去世,乃发给其遗属安家费用。湖南商药局对职工管理虽严,但福利待遇从优,故劳资关系颇为融洽,职工乐于为企业效力。


四、重视人的作用,用人唯能

郭厚坤认为企业的兴衰起关键性作用的是人,故其对人的培养和合理任用,摆在治店的重要位置上。他对学徒和店员的业务学习给予时间,要求能懂得各种药材的基本性能和熟悉“汤头”歌诀,在柜台上能问病卖药。郭厚坤亲自测验考核,学有专长的业务能手不惜重酬聘请,委以专责。如章鼎臣、傅连舫、萧介恩、朱克明等,均为当时中药业中业务和技术过得硬的能手,他们分工负责刀、扎、柜及会计、出纳、检验工作,郭倚之为左右手,称之为湖南商药局的四根台柱。郭厚坤本着“先生(店员)要老,学徒要小”的原则,对职工不轻易辞退或调动工作(除非是严重违犯店规才辞退),是以在店50多人中均是老人,各有业务专长,对企业尽心尽力。


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湖南商药局亦罹此劫,损失达30余万银元。火后,收束了各分支商店,集中资金,继续经营。到1944年,长沙沦陷,再遭损失。光复后,谋求股东增资以图恢复,未果。郭厚坤利用其在药业中的信誉,向社会吸收存款及取得银行贷款,得以迅速复业,不两三年又复旧观,生意日见起色。但后因股东意见纷歧,郭愤而将自己经手债务了清后,转入济南药室。从此商药局资金枯竭,周转不灵,由店员马立德等减薪撑持。20世纪50年代后情况好转,1956年公私合营, 1965年转为国营。2001年成为“三九”药业的一家连锁商店,仍挂“湖南商药局”的招牌。


撰文:欧阳晓东 陈先枢 

来源:2010年12月《湖南老商号》

编辑:周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北协盛药店    下一篇 宏济堂药店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