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场馆院团   
[0] 评论[0] 编辑

长沙市群众艺术馆

长沙市群众艺术馆长沙市群众艺术馆


长沙市群众艺术馆始建于1950年8月,是市委、市政府设立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机构,肩负着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市民艺术素养、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群文湘军”等重任。

一馆三中心一馆三中心


2007年搬迁至雨花区劳动东路长沙市“一馆三中心”(即长沙市群众艺术馆、长沙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长沙市文学艺术创作中心、长沙市社会科学活动中心),现有馆舍面积10186.5㎡,免费对外开放。馆内设有实验剧场(699座)、多功能厅、综合排练室、舞蹈排练室、戏剧排练室、直播教室、琴房、书画室等文化活动室,设置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文学、美术、书法、摄影、调研、音乐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12个专业门类。

长沙市群艺馆门厅长沙市群艺馆门厅


长沙市群众艺术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扶持知青、群星、金鹰、百辰等群众文艺团队,指导人艺话剧、合唱、朗诵、舞蹈等民办公助文艺团体,推出了优秀群众文艺团队展演、非遗进校园、优秀群众文艺节目进农村、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新家园、长沙之歌、公益艺术培训社区分校等特色文化活动,打造了“百团汇演”、“欢乐潇湘·品质长沙”、“百姓大舞台·有艺你就来”、“雷锋传人·快乐使者”学雷锋文化志愿服务、“百姓大讲堂——打开艺术之门”等知名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培养成就了莫应丰、徐芝麟、李自健、蔡廷瑞、张青渠、邓辉楚、欧阳好龄、李大剑、周清、桂闰年等知名艺术家,连续四次被评为国家一级馆,被百姓亲切誉为“团队娘家”和“百姓乐园”。


1、服务阵地免费开放  保障百姓文化权益

贯彻执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全面实施免费开放。馆办文艺团队20余支,每周7天全开放56小时以上,每年服务来馆群众超14万人次。实验剧场每年完成各类惠民演出200余场,观众人数达十万人次。引进国家京剧院、中央民族歌舞团,以及国家艺术基金扶助项目川剧《尘埃落定》、藏族舞蹈史诗《雅鲁藏布》、话剧《沧浪之水》、湘剧《田老大》、花鼓戏《耀邦回乡》、舞剧《红于二月花》等公益演出,满足百姓多元文化需求。     


2、群文活动精心组织  丰富百姓文化生活

自觉担当中心馆的职责,舞动全市群文活动的龙头,统一部署,统筹安排,联动区县,策划组织开展了“欢乐潇湘 品质长沙”大型群众文艺汇演活动、“百姓大舞台 有艺你就来”千团万户百万市民才艺大赛、长沙市“新人新歌”大赛、“最美中国话”系列诗会、市直机关职工文艺汇演、优秀群众文艺节目进农村系列活动、“戏曲闹元宵”惠民演出周、“百姓大讲堂一一打开艺术之门”、长沙市“群星奖”大赛、群众文艺团队新创原创作品大赛、非遗进校园等特色文化活动,打造了“百团汇演”、“欢乐潇湘·品质长沙”、“雷锋传人 快乐使者”文化志愿服务等知名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积极实施“春雨工程”文化志愿服务边疆行,组织优秀文化志愿者赴广西柳州、新疆吐鲁番、西藏山南、青海西宁刚察互助等地交流演出。“雷锋传人 快乐使者”文化志愿服务入选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典型案例。


3、公益培训“一人一艺”  提升百姓艺术素养

秉承“十管齐下,一人一艺”理念,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克服阵地服务孤岛效应,深入全市15个社区村开设公益艺术培训分校,构建公益艺术培训总分校体系,将公益艺术培训送到市民家门口。举办“百姓大舞台·有艺你就来”千团万户百万市民才艺大赛,既将舞台搭在百姓家门口,更建在百姓心坎上。开办“百姓大讲堂——打开艺术之门”公益艺术系列讲座,瞿弦和、王宏伟、雷宜锌、段江华等知名艺术家登上艺术普及的讲堂。讲座通过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和微信公众号直播,影响广泛。“百姓大讲堂·打开艺术之门”公益艺术讲座被列入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支持项目。“百姓大舞台·有艺你就来”创新模式入选中国文化馆协会首部蓝皮书。


4、群文团队评星定级  激发百姓艺术活力

据不完全统计,长沙城乡共有群众文艺团队近万支。长沙市群众艺术馆围绕团队建设,实施“五百行动”计划,开展“千团百佳”“百佳千星”评选、星级团队评定,积极打造“群文湘军”。长沙“百团汇演”活动获得“全国首届群文品牌”和第九届中国艺术节项目类“群星奖”。群众文艺团队纷纷走出国门,在国际赛事中争金夺银。争取政府扶持资金,民办公助,成立长沙人艺话剧团、人艺舞蹈团、人艺合唱团、人艺朗诵团、人艺曲艺团。人艺话剧团话剧《守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国际国内巡演数十场;人艺合唱团荣获世界合唱大赛冠军;人艺朗诵团组织“我们的节日”系列诗会成为长沙一道靓丽的风景。


5、非遗保护体系健全  厚植百姓文化根基

成功申报国家级名录8项,省级名录17项,市级名录77项;成功申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16人;建立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基地25个;整理出版多部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籍;确立“非遗进校园”示范性学校10所;为湘绣、长沙弹词、长沙山歌、长沙皮影戏等项目的保护单位;成功申报并实施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湘绣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联系电话:0731-82253606

官方网站:http://www.csqyg.com/

详细地址:长沙市雨花区劳动东路379号


来源:长沙市群众艺术馆

编辑:周顺


【馆史】长沙市群众艺术馆概况(1950—1985年)


一、基本情况

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市军管会文教接管部派员接管原省民众教育馆。1950年上半年,将省民众教育馆改为长沙市人民文化馆。1952年下半年,撤销市馆,分别建立一、二、三、四区文化馆。1956年上半年,恢复市馆建制,人员从四个区文化馆调集,1966年“文革”开始,市馆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68年,全馆人员下放,文化馆名存实亡。1971年4月,长沙市革命委员会将市文化馆、图书馆、工人文化宫合并成立长沙市工农兵文艺工作室。1974年4月,撤销市工农兵文艺工作室,恢复长沙市文化馆。1985年上半年,将市文化馆改名为长沙市群众艺术馆。

1950年建立市人民文化馆时,设秘书室、宣教股、戏改股、图书阅览室、文体股,全馆共有25人。1956年恢复市文化馆时,设办公室、文艺组、宣教组、辅导组、编辑组,全馆共24人。1971年成立市工农兵文艺工作室时,设办公室,图书阅览室、文体组、编辑组、宽银幕电影院组,共有工作人员80余人。1974年再度恢复市文化馆时,设办公室、资料室以及文艺、美术、摄影、编辑4个组。

1949年接管原民众教育馆时,馆址设原教育会坪,有老式五开间的砖木结构旧平房一栋,面积约100平方米。后几度搬迁无固定馆址,1985年仍在湘春路长沙市工人文化宫原活动楼一层办公。1981年冬,在省、市领导部门关怀下,于市左局街建成1300平方米宿舍一栋,共大、小24个套间,基本解决馆内职工长期租住房的困境。1984年下半年,由省、市拨款90万元,将五一广场附近原文华剧院改建为市馆馆舍,全部建筑面积约三千平方米。

原省民众教育馆留下来的只有为数不多的旧图书、杂志、报纸以及一些破旧的办公桌、小黑板等。接管后虽有所添置,终因建制几度撤、分、合、又遭“文革”的洗劫,所存无几。到1974年恢复市馆时,仅留得各种图书约500册,以及风琴1台,打击乐器1套。1980年代才陆续添置了一些必要的设备,计有钢琴3台,舞台灯光设备全套(已陈旧),管乐器6件,弦乐器10件,手风琴两部,双卡、单卡录音机各2部,照像机5部,暗房设备全套,26吋彩电1台,舞蹈、戏剧服装100来件,中文打字机1台,图书约2000册,旧旅行车一辆,办公用具基本齐备。

历年经费:1974年至1979年,每年平均约45000元;1980年为60000元;1985年为70000元。


二、业务工作

解放初期,因人员不齐,设备简陋,只配合中心开展了些宣传活动,如办黑板报、教唱革命歌曲、借阅报刊、举办短期政治学习班、办工人夜校、组织识字班和读报组等。

1953年初,市馆撤销,工作由四个区文化馆分头进行,1956年4月恢复市馆,加上郊区文化馆,全市共有6个馆。1953年至1957年,市馆和各区馆共组织各种形式的文艺演出达4962场,观众达1642083人次;幻灯放映665场,观众达396381人次;广播文艺晚会2839场,听众达395556人次。全市举办了三次职工业余文艺观摩会演;一次工人音乐、舞蹈表演大会;一次业余曲艺表演大会和一次郊区农村民间文艺观摩会演(挖掘了廿七种民间文艺形式,有四百个节目参加),选拔了部分优秀节目和演员,多次参加全省和全国的职工文艺汇演及民间文艺观摩汇演。一九五七年六月,举办了全市首届群众美术展览,展出作品700余件,有数万人前往观看,在此期间,还组织创作各种类型的文艺作品约5000余篇,市馆还编印了小型群众文艺刊物《职工文艺》,培养了创作积极分子约200名。

1959年为庆祝建国十周年,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日,组织了三次文艺献礼高潮,先后举办了两次群众文艺观摩汇演,共演出节目156个,在五月举办了文艺创作展览会,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四大部分。从4000多件创作作品中,评选出2400多件参加展出,观众达20000人次,同年“八一”建军节还组织了美术创作展览,展出300多件作品。

由于“左”的思想路线影响,1950年代后期,群众文化活动在形式上虽出现了大张旗鼓、轰轰烈烈颇为壮观的局面,但都是一轰而起,未能巩固,运动过后也就随之平静下来。1960年代期间,市馆在配合政治、生产各项运动和中心工作等方面,也曾做过大量工作,但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冲击,馆址几度搬迁,人员全部下放,馆内各项资料都已散失,目前已无法查找。

1971年11月,市工农兵文艺工作室成立,群众文化工作又逐渐得到复生。据现存资料的不完全统计,1971年至1976年期间,共征集各项业余文艺作品3137件,其中送省、市展出或汇读的有410件,在省级刊物发表的有268件,市级报刊发表的有190件,中央报刊发表的有8件。此外,举办各项业务培训学习班28期,参加的业余文艺骨干近2000人次。在省举行的三市儿童文艺调演中,《拾麦穗》、《绣韶山》、《风雨上学》等节目获创作、演出双重奖。

粉碎“四人帮”后,市馆立即在省会组织业余戏剧力量,赶排了话剧《于无声处》,及时深入工厂、部队、剧场演出,使被禁锢而沉闷了多年的全市业余戏剧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好评。

1978年5月,湘江合唱团在湘春路长沙市工人文化宫内长沙市文化馆成立。按照择优、业余、自愿的原则组织面向全市各机关、团体、学校、厂矿企业招收文艺尖子,首批招收合唱队员65人(其中女高声部22人、女低声部9人、男高声部16人、男低声部18人),乐队36人,每周三晚上和每周日上午排练。该团成立不久即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节目,多次举办专场晚会,在全市大型文艺汇演中屡获佳绩。

1979年3月,在望城县及郊区各搞了一次农村文艺汇演。八月组织16个节目参加省十市职工文艺调演,有10个节目获奖。其中舞蹈《考核之后》、《绣闯旗》、歌曲《狱中红花》、快板《第二次恋爱》以及幼儿歌舞《洗洗澡》获省文联颁发的全省优秀文艺创作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文化开始走上正轨,一九八〇年至一九八四年底,大体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

除每年的春节、元旦、“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组织群众参加全市性的文艺演出、汇演、比赛活动外,从一九八〇年开始,每年六月至十月以“长沙之夏”的形式发动全市工矿、企业、部队广大群众及指战员,参加文艺演出、体育表演、棋球类比赛、书法美展等文体活动,较好地贯彻了“立足基层,面向群众,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的原则。仅一九八二年“长沙之夏”开展各类文艺活动共有450场,吸引了全市72万人次参加,从工厂、部队、大街小巷直到省委、军区大院都卷入了这一文化活动的浪潮,居民中流传“看了节目乘了凉,内容丰富又多样,心情舒畅受教育,五讲四美大发扬”的赞颂。从一九八五年开始,这一受群众喜爱的形式又在向农村发展。

2、培训文艺骨干,繁荣创作。

1980年以来,在没有活动场地的情况下,仍单独或与各区、县馆及学校联合开办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曲艺等各类学习班共50余期,约有1500余人次参加学习。特别是声乐班和油画班,培训了一批优秀骨干,为他们积极参加群众文化活动、进入专业团体和考入大专院校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一九八四年在馆内举办的一期油画班,50名学员有8人考取了大专学校。馆办幼儿师资短期培训班也受到热烈欢迎,为一些厂矿新办的幼儿园解决了燃眉之急。

从一九八〇年到1984年底,据不完全的统计,经市馆组织创作的作品有2000余件。其中在市级展出、发表和演出的达250余件,省级演出、发表及展出的100余件,有少数在全国展出、比赛中获奖。一九八一年国际儿童画展中,长沙市有11名小作者的14件作品,被送往芬兰、西德、日本等国家展出,受到好评,其中有三人分别获国际金、铜质奖。

3、民间文艺的收集和整理。

一九八一年完成《湖南民间歌曲集》<长沙分册>的收集整理编印成册工作。一九八二年又开始组织县、郊文化馆及有关人员开展《湖南民间舞蹈集成》<长沙分册>的收集、整理、编印工作。在人员少、任务重、地区大的情况下,终于在一九八四年完成了分册初稿,计有概论1篇,分类概述4篇,节目18组,舞种8个,文字记录约18万字,插图145幅,场记图298幅,照片300幅,并为三位民间老艺人编写了传略。另外,还为《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展览》收集了部分展品,组织人力进行《湖南民间文学集成》<长沙分册>的收集、整理工作。

4、城乡文化网点的建设。

七十年代后期,各县、区文化馆恢复后,几乎都无馆舍,只有一两间旧房办公。近几年来,县、区馆都新建和改建了一部分馆舍,改善了工作条件,丰富了活动形式、内容。一九八〇年以来,长沙地区城乡文化站逐步建立,市内少数居民委员会还建立了文化室。一九八二年开始,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好转,县、郊以乡镇为基地的农村文化中心得到很快的发展。以长沙县为例,建立了文化中心的乡镇达到三分之二以上。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城乡均有一些文化个体户出现,在浏阳县出现了一家办的小剧团,他们利用农闲时节,走乡串户,送戏上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深受欢迎。


参考:1986年11月《湖南省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概况》
整理:周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湖南省文化馆    下一篇 鲁班庙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