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历史建筑   
[0] 评论[0] 编辑

长沙府学宫

长沙府学宫长沙府学宫

长沙府学宫位于天心区西文庙坪街,今存清代石牌坊等遗迹。学宫古称文庙,街名“西文庙坪”即以此而名。因与长沙府学宫仅一街之隔的东边有善化县学宫,其街名叫“东文庙坪”,则府学宫所在地便冠以“西”。石坊正面坊额上为“贤关”二字,背面坊额上为“道冠古今”四字,花岗石构成,高约10米,宽约6米,四柱三门三层,横梁上透雕“双龙戏珠”等图案,工艺精美。文庙坪小学内存石象和石狮各一尊,高57厘米,均为清代长沙府学宫遗物。


北宋治平元年(1064),潭州知州吴仲复改筑庙学为州学,王安石欣然作《潭州新学》诗以贺,是为长沙府学之始。据此算来,长沙府学已有近千年历史。王安石诗曰:


有嘉新学,潭守所作。守者谁欤,仲庶氏吴。振养矜寡,衣之褰襦。黔首鼓歌,吏静不求。乃相庙序,生师所庐。上漏旁穿,燥湿不除。曰嘻迁哉,迫阨卑污。当其坏时,适可以谋。营地虑工,伐楩(“木”+“丹”)槠。彻故就新,为此渠渠。潭人来止,相语而喜。我知视成,无豫经始。公升在堂,从者如水。公曰:“诲汝,潭之士子:古之读书,凡以为己。躬行孝弟,由义而仕。神听汝助,况于闾里。无实而华,非圣自是。虽大得意,吾犹汝耻。”士下其手,公言无尤。请诗我歌,以远公休。


古代文庙是供奉孔子之所,自唐以后,文庙与官学结合,行“左庙右学”之制,故老百姓习惯把学宫称为文庙。宋代州学多次扩修,规模最大的一次在绍定元年(1228),由知州、资政阁学士曾孝序主持,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的大理学家真德秀为之作记。记曰:“彻其陪厦,敞为新宫,凡二十六有楹。昔之暗郁倏焉亢爽,列戟之门,学匾揭焉。”


宋末元军屠城,学宫荡毁。元至元十三年(1276),平章阿里海牙镇潭州,以西山先生(即真德秀)祠旧址重新,改为天临路学,并碑刻《天临路学先贤祠记》。此碑未见著录,直到光绪十二年(1886)陈运溶在明伦堂侧寻得此碑,拓下碑文,后刊刻于《湘城访古录》,才得以传世。明洪武年间(1368-1398),改为长沙府学,兵马指挥使邱广增建明伦堂,长沙知府刘清扩建庙庑斋舍,教授王褒复建射圃,学宫规模初具。天顺六年(1462),知府钱澍又建尊经阁(藏书楼)于明伦堂后,大诗人李东阳为之作记。嘉靖至万历间,知府孙存、潘镒、周标、吴道行等又先后修建棂星门、敬一亭、司祭所和泮池,修复大成殿,明代200多年长沙府学未曾中断。明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攻陷长沙,将学宫付之一炬。


清顺治四年(1647),知府张宏猷修缮大殿和斋舍,重建崇圣祠、敬一亭。从康熙至道光间,湖南巡抚赵申乔、陈宏谋、吴荣光等又多次扩修学宫。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城,将学宫的魁星楼作为炮轰目标,半桷无存。太平军退走后,长沙、善化、湘阴3县士民捐银10万两,学宫恢复如初。长沙府学宫最后一次大修在同治五年(1866),由巡抚李瀚章主持,规模较昔更为宏敞,正殿五进,依次为棂星门、大成殿、御碑亭、崇圣祠和尊经阁,西面为训导署、名宦祠、乡贤祠、射圃等,东面为教授署、明伦堂、文昌阁、屈子祠等,东南角上高耸魁星楼,可俯瞰城墙内外。


1938年学宫主体建筑毁于“文夕”大火,仅存“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二石坊。“德配天地”石坊毁于“文革”时期。“道冠古今”石坊因两端被民房卡住,才幸免于难。


撰文:陈先枢

来源:2009年2月《山水洲城—长沙》

编辑:周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王陵公园    下一篇 程潜公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