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历史建筑   
[0] 评论[0] 编辑

麓山寺

麓山寺  麓山寺位于麓山东向,始建于西晋秦始四年(268),是佛教入湘最古老的一所寺庙。杜甫在《岳麓道林二寺行》诗中,曾以“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之句形容佛寺雄伟广阔。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李邕为麓山寺撰书《麓山寺碑》,足见当时麓山寺之盛况。(麓山寺碑》至今尚存。麓山寺初名慧光明寺,唐初改名麓山寺。明神宗时更名“万寿寺”,后被毁。清两度重修。民国初年复名“古麓山寺”名。1944年,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被日机炸毁。1955年之后陆续修茸观音阁及山门围墙。1988年塑佛像全身。1986年起,寺内僧人在主殿原址重建大雄宝殿,增塑佛像。麓山寺原有山门、主殿、后殿。山门饰隶书联:“汉魏最初名胜,湘湖第一道场”。主殿有前殿、配殿、大雄宝殿。殿前有放生池,殿后为玉泉,水清不涸,泉畔山石上镌有“道光丙申,沩山胡万本刻玉泉”字迹。后殿观章阁,两厢有藏经阁、岑虎堂,阁内有观音菩萨塑像。后壁悬挂名画观音宝像十三尊。寺内一颗樟树,传为元代所植,称为“元樟”。观音阁前两株罗汉松,传为六朝所植,历经1700余年。(原载1997年11月出版《长沙百科全书》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编)

麓山寺  佛教传入湖南后建造的第一座寺院,也是中国早期佛寺之一。该寺位于湘江西岸风光秀丽的岳麓山中,为会稽剡县(今浙江省嵊县)到湘州来传播佛教的第一个僧人竺法崇于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所建,时距佛教传入中国仅200年左右,故被称为“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麓山寺曾亦称岳麓寺、慧光寺、鹿苑、万寿寺,全盛时期为南北朝至唐代初期。由于得到达官重臣的扶持,寺院规模不断扩大。当时,湘江之滨赤沙湖畔的牌楼口为头山门,今麓山门即为二山门。大雄宝殿在今岳麓书院处,前有放生池,两侧有钟鼓楼,自大雄宝殿沿清风峡而上至山顶法华台,修建了廊庑,舍利塔、观音阁、藏经楼、讲经堂及附属建筑物。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寺庙全部被毁。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禅宗僧人景岑,又称长沙和尚,在原竺法崇所建寺庙旧地重建,改名“鹿苑”。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寺庙失火被焚。宋哲宗元祐元年至八年(1086-1093年)又重建。元代寺庙毁于战火。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20年),由妙光和尚在遗址处重建,朝廷赐名“万寿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寺庙又毁于战火。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重建,康熙十年(1671年)扩建。不久,又毁于战火,康熙二十年(1681年)再次修复。咸丰二年(1852年)部分毁于战火,不久修复。1944年,弥勒殿、大雄宝殿、禅堂、斋堂、大寮等被日机炸毁,仅存山门、观音阁、虎岑堂、围墙等附属房屋。1949年解放后,麓山寺曾一度由其他单位占用。19539月市人民政府批准交市佛教工作委员会筹备委员会管理,1956年省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国务院将其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1985年归还市佛教协会。1986年开始再次修复麓山寺,日常修建工作由市民族宗教处协同市佛教协会进行,1993年基本完工。重建了弥勒殿、大雄宝殿、禅堂、讲经堂、钟鼓楼及尊客寮等附属房屋,并维修了观音阁和山门,塑制了大部分佛像。其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石木结构,建筑风格为仿唐重檐歇山顶式。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和观音阁。三大殿内分别供奉着贴了金的弥勒佛、消灾延寿药师佛、释迦牟尼佛、多宝佛和观音、善财、龙女及千手千眼观音宝像。另在大雄宝殿两边墙壁上还塑了一千尊小佛像。这次修建麓山寺耗资约180万元,其中国家拨款25万元,其余由市佛协自筹和国内外佛教徒布施。现麓山寺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3380多平方米。寺内僧众济济,塑像齐备,藏书甚丰,佛教丛林制度得到了恢复。1994810日,古麓山寺举行了解放后首次方丈入院升座庆典。由中国佛教协会推荐,省、市宗教部门同意,僧众们迎请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会会长、长沙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任麓山寺的方丈。麓山寺是湖南佛教的发祥地,传天台宗、曹洞宗和禅宗,历代高僧辈出,其开山祖师竺法崇以戒节著称,笃志经纪,龙长《法华》一教。隋初,名扬国内外的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来此弘法,敷演《妙法莲法经》,一时听众云集;唐朝名僧摩诃衍那禅师曾驻锡麓山寺,大阐南宗顿悟法门,并将南宗禅法传入西藏;唐至五代时期的长沙大和尚景岑,为麓山寺的中兴大师,禅风泼辣,人称岑大虫,曾名噪一时,后人建虎岑堂以纪念之。现任麓山寺方丈圣辉法师,长期从事佛学研究和教学,主要著述有《何谓四大皆空》、《佛教为什么叫人解脱》、《释迦牟尼是怎么成佛的》、《略论三论宗的性空思想》、《菩萨精神》等论文曾在《文史知识》、《法音》等刊物上发表。1994年初率中国佛教代表团多次出访印度、泰国、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原载1997年11月出版《长沙百科全书》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编)

来源: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编辑:周顺2024年10月12日更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开福寺    下一篇 爱晚亭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