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历史建筑   
[0] 评论[0] 编辑

贾谊故居

贾谊故宅  位于长沙市太平街。屡有修。贾谊故宅晋代曾改为陶侃庙,后又恢复旧名,唐代已毁,经宋元,历有兴废。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长沙太守钱寻得贾谊古井,募款修建贾太傅祠。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兵备道李天植在祠内增祀屈原,改为屈贾祠。清光绪元年(1875)另建屈子祠于府学宫文昌阁,此处则专祀贾谊。民国时,屈祠中堂悬匾为治安堂,祠右名清湘别墅,内有佩秋亭。祠中堂正壁上,刻有屈原像。贾谊祠前有大观楼,祠内有一口并,相传是贾谊所凿,称太傅井。宅前有两块碑石,左右各一,高约丈余,字迹剥蚀不可辨认。又有大柑一株,传为贾谊手植。以上文物均毁于1938文夕大火。现在存亚殿一座。殿已建商店。古井尚在,另辟小巷,名为太傅里。(原载1997年11月出版《长沙百科全书》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编)

贾谊  亦称贾太傅祠、贾谊故宅,位于长沙市西区太平街太傅里。贾谊(前200~前168),河南洛阳人,汉文帝时贬为长沙王太傅。居长沙三年。有“贾长沙”之称。其故宅规制初时无考,晋代长沙郡公陶侃曾居此。故一度称陶侃庙。《水经注》载:城之内郡廨西有陶庙、云旧是贾谊宅。唐代杜甫、韩愈、刘长卿等均有吟咏诗句。宋、元时,祠几度兴废。明万历八年(1580),兵备道李天植于祠内增祀屈原,又有屈贾词之名。清康熙、乾隆两度重修,嘉庆年间巡抚左辅再修贾祠。光绪元年(1875)粮道夏献云,巡抚王文韶择地另建屈祠。此处仍为贾祠。同时,在贾祠后增建清湘别墅、怀忠书屋、古雅楼、大观楼等。又叠石造池。构成一典雅园林建筑群。1938年“文夕大火”后,荡然无存。今贾谊柯为大火后复建,仅陋室一间,建筑面积56平方米,额题“太傅殿”。龛内供木雕描金贾谊坐像一尊。1974年像被盗。贾谊祠前,太傅里小街侧有一口两眼水井,其口敛腹阔,状如壶,传为贾谊所掘。因杜甫有“长怀并依然”之绝句,后人又称此并为“长怀井”。另外,原秋风亭内置一独脚石床,亦传为贾谊所用,但此物早失。贾谊祠有“长沙最古的古迹”之誉,195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长沙市人民委员会立贾谊祠保护标志和简介于祠北向外墙。常年到此访古者不少。美、德、日、法等国研究汉文学的学者也到此考察。19887月,配合基本建设工程,长沙市文物考古部门发现贾祠遗迹和有关碑文数通,为确定贾谊故宅提供了科学依据。(原载1997年11月出版《长沙百科全书》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编)

来源: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编辑:周顺2024年10月14日更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腰塘遗址    下一篇 月亮山遗址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