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长沙段
湘江长沙段 湘江从湘潭昭山,进入长沙市长沙县境暮云市流经长沙县、市区和望城县。在望城县乔口出境入湘阴县,流经全境长74公里。河床宽1000-1500米,航道宽20-30米,枯水季节时,水深1.2-1.6米,常年可通航,从湘潭至长沙全年可通航200吨船舶,从长沙至湘阴全年可通航300吨船舶。在境内相对高差仪3.1米(暮云市海拔高26.1米,乔口海拔高23米)水势平缓,但有浅滩13处,(由南而北为泥鳅滩、芭蕉滩、北门滩、三汊矾滩、母山滩、霞凝滩、香炉洲滩、丛树滩、新康滩、铜官滩、黄泥滩、金钩寺滩、乔口滩)。境内湘江支流,来自东面或东北向的河流较长,水量较大,来自西面或西南向的河流较短,水量较小,但众多的支流,形成了向心水系。由于主流与支流的相互干扰、顶托,引起水流的停滞回旋,便于泥沙推积,形成江心沙洲。境内的沙洲由南而北有马颈、兴马洲、鹅洲、巴鸡洲、水陆洲、傅家洲、龙洲、许家洲、香炉洲、冯家洲、蔡家洲、浮洲、洪家洲、甄皮洲等,以水陆洲为最大,龙洲最小。湘江最高洪水位多见于5~7月,但最高洪峰持续时间一般较短,约2~3日,每年水量变化大,如1954年洪水时,最大流量为14700立方/秒,而11月份最小流量为134立方米/秒,相差几乎110倍,每年5~7月的流量,约占全年总流量60%。湘江长沙段,1956年前的9条支流可通航,航程共302公里,至1979年航程仅为155公里,其中还有73公里为季节性通航,能常年通航的只有浏阳河,沩水,航程共82公里。长沙港口水面广阔,河宽1200~1700米,水陆洲横贯中心,分东西个航道,洲东河宽水深是主航道,洲西河面窄狭,但在1952年未建成湘江公路便桥以前,洪水期可通航,现航道被阻,而且河床更加淤积,已不能通航。(原载1997年11月出版《长沙百科全书》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编)
来源: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编辑:周顺2024年5月9日更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