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墙湾
草墙湾南起潮宗街,北至通泰街,长375米,宽5米,混凝土路面。草墙湾原名草下墙湾,因在草潮门(即潮宗门)城墙下湾处而得名,1971年改名为草墙湾。解放前这里的东面是菜地,西面是城墙。居民用茅草、树皮搭棚于城墙脚下。1917年城墙拆除后,人们在城墙遗址上建房,形成了一条泥土麻石小街。居民大都靠挑箩、推车、挑河水为生,是有名的贫民区。草墙湾原辖有二、三、四条巷。1981年地名普查时,将这三条小巷与之合并,统称草墙湾。解放后,街道经过整修,面目一新。(原载1997年11月出版《长沙百科全书》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编)
来源: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编辑:周顺2024年5月30日更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