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馆藏文物   
[0] 评论[0] 编辑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书法简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许迪案木牍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许迪案木牍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许迪案木牍

长25.6厘米,宽9.5几厘米,厚0.8厘米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木牍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木牍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木牍

长23.6厘米,宽3.5厘米,厚0.6厘米

名称:长沙走马楼三国(吴)书法简

类别:木牍、竹简

时代:三国

尺寸:长23.6厘米,宽3.5厘米,厚0.6厘米;长23.6厘米,宽3.5厘米,厚0.6厘米不等

来源:1996年长沙走马楼平和堂建设工地22号古井出土

今藏:长沙简牍博物馆

五色绚烂,率性成章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书法简

社会已经进入电子时代,但中国人依然热爱书法艺术,那种堂堂正正的方块字令无数人为之痴迷。简牍书法也以她“汗青”照丹心的艺术风格激发人们对书法艺术的向往。

长沙走马楼22号古井(J22)出土三国吴简十万余枚,主要是汉末至三国吴的档案文书,属于比较少见的东汉末期至三国简牍书迹。这批简牍所见书体非常丰富,篆、隶、楷、行、草各体皆备,显示了三国时期书法艺术的多样变化,是我国书法史上新、旧书体变化发展的时期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简文书写者多为社会下层小吏及普通百姓,这些文字都是他们随心信手,作为“第一手”材料,缺乏加工修饰的条件。同时,作为一种文书书写还要求书写效率,因此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酝酿、打磨。此外,他们也不像当时的大学者、大书法家一样,对当时不断演变中的汉字字形有随心所欲的驾驭能力,因而所写就的“书”便呈现出一种在艺术上称之为是“生”的自由美感状态,无拘无牵,绚丽多姿,点画之间或断或连,自由奔放,天然成趣,毫无造作之感,从而铸就了简书天真稚拙的艺术风格。这些都与官府钦定规范化的范本经过反复琢磨有很大不同。 

人们不禁要问简牍文字经过几千年还能如此清晰?是什么原因使得简牍上遗存着如此清晰的字体呢?

我们说,除了墨汁本身的原因,当时简牍书写的化学环境、简牍埋藏的保护环境等都有很大关系,简牍上那种“入木三分”书写更是简牍文字历经千年还能“清晰可见”的一个有趣的旁证,这也正是简牍文字书写的魅力所在,如同纸张时代的“力透纸背”一样,充分展现了各自时代书法艺术的高超。

“入木三分”这份追求艺术的精神,与“书圣”王羲之有莫大的关系。相传,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后来人们就用入木三分这个成语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恰当。

这些简牍书法,我们非常迫切想知道他们是用什么“神笔”书写出来的呢?从考古文物中,我们发现,简牍时代的“神笔”出现了一个系列。在简牍书写漫长的历史中,可能软硬笔书写在某个时期是同时进行的,但根据简牍出土状况我们认为,毛笔书写占据统治地位或者说占出土材料主流地位。但还有一个问题?是否为硬笔系列的羽管笔蘸墨书写?还是软笔系列的毛笔蘸墨书写?

在长沙出土的战国楚笔,笔径为0.4厘米,笔毛围在杆一端,丝线缠住,外面髹漆而成;在湖北云梦睡地虎出土的秦笔,笔径为0.4厘米,笔端已镂空了毛腔;在湖北江陵凤凰山出土的西汉笔,上尖下粗,毛腔在下,笔径为0.5厘米;在居延出土的东汉早期笔,笔径为0.65厘米;在武威出土的东汉中期的两枝笔,一名史虎作,笔径为0.7厘米,另一名白马作,笔径为0.8厘米。我们比较这一系列出土古笔实物,就得知毛笔不断改进的情况。一是笔腔蓄毛增多,二是笔径增大。从楚笔、秦笔、西汉笔的笔径了解,那时的笔毛细少,很适合简牍书写。从东汉早期笔到中期笔,笔径加粗(同现代一般毛笔粗细相近),笔毛增多,制作也精致了,这样的笔既可以写简牍,也适合在纸张上书写了。

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就是简牍书写中的执笔情况了。关于执笔,我们人人皆知,所有书法初级教程、字帖的第一页,都有比较规整、正式的姿势图。写字的人如同拿筷子一样熟悉它。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简牍时代执笔是如何的呢?根据出土文献和史料记载,以及后来书家的实际演练,基本认同西晋对书俑这种形式。

其中一个书吏作跪坐状,身子略往前倾,左手执简,右手执笔书写。与他相对坐着另一个书吏,手捧简册。二书吏之间放着一张低矮的几案,几案上放着简册、墨等物品。这种书写简牍时的姿势,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如现代人书写的架势那样,把简牍平放在几案上,躬下身去,左手按简,右手握笔,伏案而书。他们的几案仅仅是用来放置简牍和其他文具的,而且,有几则放,无便放在地上,并不拘什么形式。有几案也好,无几案也好,人们的书写照样按照左手执简、右手握笔的悬空姿势进行。即便有几案,书者跪坐在几案前,也只是身略前倾,但不会伏在几案上,因为躬伏在高度只有二、三十厘米的几案上书写,腰和背都受不了,所以朱履贞(清代嘉庆间人)说:悬臂作书,实古人不易之常法。上古席地凭几,又何案之可据?几案是用来放置未写的或写好的简牍,另还放置削简的刀子、墨、研等物

简牍时代书写与现在书法书写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不同呢?研究表明,简牍时代没有出现书桌以及现代意义的椅子。古人席地而坐或者跪坐,桌子一般也是低矮的案几。在这种情况下,书写时只能像对书俑书写那种形式,毛笔和竹木简呈45度角相交。以这种握笔法能得心应手地使用偏锋,在写横笔时,起首处会自然地上翘为蚕头形,运笔时顺势而生波磔,收尾处锋转为凤尾形,符合竹简书法的特色。总之,简牍时代的书写是这样一种状态:简牍是倾斜的而非正面铺在桌上;执笔姿势是45度角而非90度角。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书写工具以及如此舒适的书写环境,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的书法也就有了展开艺术翅膀翱翔的张力了。当时的简牍书法被抬到了自有文字以来的空前高的地位,连帝王、嫔妃对书法乐此不疲。当时有民谚:“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书法写得好就可以做官,而书法好坏也是吏卒政绩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说,这就是书法背后潜在的书法史。也只有了解简牍书法背后的历史史实,看似无味的竹块、木块才能散发出它们诱人的魅力,书法也才真正落了脚,接了地气了。

三国时代既是纸张发明后简牍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最后阶段,又是我国书法处在承前启后、新旧交替、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重要时期。

长沙走马楼吴简的文字书法对于我国书法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大批形象生动的珍贵资料。书法艺术的真谛——抽象美的不断揭示,必将促进人们进一步研究简牍书法,总结、继承、发扬其书艺的精华,推动书法史的研究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清)朱履贞辑:《书学捷要》,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91年。

2(汉)班固著,(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2006年重印。

3(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1982年第2版,2006年重印。

4】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5黄惇:《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

撰文:骆黄海

供稿:长沙简牍博物馆 管震

来源:2015年《悠远的印记:长沙文物精品漫谈》

编辑:周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三国吴简名刺    下一篇 长沙走马楼孙吴私学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