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战国)
1971年长沙市区浏城桥1号墓出土。直径45厘米、高8.5厘米。腔板中厚3.5厘米、口厚1厘米。两面均蒙张皮革,革已无存,但留张鼓皮的竹钉。竹钉上下各有两圈,每圈有42个。鼓腔上下两端蒙鼓皮处无漆。中部髹褐色漆,绘云纹。鼓腔中部有三个长方形榫眼,间距分别为93、102、165度。从鼓的形式和榫眼的位置推测,这种鼓应为悬鼓。此鼓为目前国内发现时代最早的实用皮革鼓,对研究我国鼓乐发展的历史及古代礼乐制度具有重要的价值。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原载1997年11月出版《长沙百科全书》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编)
来源: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编辑:周顺2024年5月23日更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彩绘木鹿(战国) 下一篇 云纹提梁铜壶(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