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师范全称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位于天心区书院路妙高峰,前身为湖南师范馆、中路师范学堂,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首任监督为清末湖南省议长谭延闿。宣统三年(1911)校址迁建于书院坪城南书院遗址后。校舍仿日本青山师范(今东芸大学)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坐东朝西,由师范部和附属小学部两大建筑群组成,平房与二层楼房有机结合,栋栋之间或有走廊,或由亭阁连接,形成四合院落。1938年毁于“文夕”大火。1966—1968年复建,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 1912年湖南第一师范 辛亥革命后,中路师范学堂于1912年2月改名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1914年又改名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这所在城南书院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师范学校进入了全面实行民主主义教育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阶段的开创者是两度任一师校长的湖南民主教育家孔昭绶。 孔昭绶 孔昭绶(1876—1929),字竞存,孔子后裔,长沙府浏阳县人,湖南高等师范毕业,曾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民国初年,他历任长沙多所中学、师范学校的教员,1913年,被任命为第一师范校长。1914年1月由于他赞同反袁而遭到汤芗铭的缉捕,被迫出走日本,由张干接任校长。直到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汤芗铭被赶出湖南,孔昭绶从日本归国,再次被任命为一师校长。在两次担任一师校长期间,孔昭绶本着“采最新民本主义规定教育方针”,“以人格教育、军国民教育、实用教育为实现救国强种唯一之教旨”的教育思想,对一师的教育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1919年张敬尧据湘,孔昭绶被迫再度辞职。1922年当选湖南省议会副议长。后任第二集团军少将参议、国民政府考试制度史编辑等职。 孔昭绶坚持“有治人然后有治法,然无治法未必有治人”的观点,在重新上任后即调整教职员队伍,制定学校规章。他重新聘任了一大批富有正义感且具有真才实学的教职员。如学监主任方维夏、教育课教员徐特立、修身课教员杨昌济、历史教员黎锦熙都以他们民主和科学的精神、高贵的道德品质和渊博的知识,对一师学生产生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孔昭绶还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学校和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如校务会议和教务会议制度、各类人员职责、教学管理制度和条例、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等等。特别在学生管理方面,一师采取严格的制度管理和提倡学生自觉、自动、自治相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杨昌济 黎锦熙 一师特别强调在学生中提倡自觉、自动、自治。所谓自觉,主要是指思想和道德修养方面,主张“时时以国耻唤醒学生之自觉心”。除了自觉的爱国心外,还要培养学生自觉的爱校心。为此,一师制定了统一的校歌、校旗和校服。一师的校歌旨在“唤起学生讲学兴味,并涵养其高尚之思想”。其歌词是: 衡山西,岳麓东,城南讲学峙其中。 人可铸,金可熔,丽泽绍高风。 多材自昔夸熊封。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 校旗采用红麾、黄膘,蓝绿色的旗面中央置一白色五角星,内镌一黑色“师”字,作为“代表一师之徽识”,以“唤起学生爱校心”。另外,学生都必须着制服和制帽。制帽上也有镌着“师”字的五角星;制服领章上则缀有“第一师范”4字。这也体现了“唤起学生爱校心”的良苦用心。 第一师范校门 所谓自动,主要是指在学习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钻研精神,要求“各科教授应提倡自动主义”,“务使学生锐意研究,养成自动之能力”。从1917年开始,一师的工人夜校改归学友会教育研究部负责,由三四年级的学生主办。这是提倡自动主义的一个成果。一师在实行自动主义教育方面的另一重大举措是从1916年开始实行的修学旅行制度。修学旅行除学校每学期集中组织一次外,还提倡学生在寒暑假自动进行。其任务主要有进行各种社会调查和采集各种动、植、矿物标本及古文物等。 第一师范学生整从出发开展户外活动 所谓自治,主要是指提倡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一师一方面对学生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又给予学生以很大的自治权。上述学友会原来由各科教员担任各部部长,后来改为全部由三四年级的学生担任,并由全体会员大会选举产生。 为贯彻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孔昭绶制定了以“知耻”为中心,包括“公诚勤俭”诸内容的校训。所谓“知耻”,就是要使人人知“国家之耻”,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而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使“人人之实力充足,而后国家之实力充足”。他认为,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就是充实自己的实力,因此,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根本解决”民族耻辱和民族危机的关键。 从面向小学的原则和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出发,一师在对部定师范课程进行必要调整的基础上,确定了具有自身特点的课程及其教学内容。以本科第一部为例,所开课程共有17门,大致分为3类:第一类为专业知识课程,主要有修身、教育、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理化等,这些课程都是小学教育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第二类为师范技能课程,如体操、习字、图画、手工、乐歌等;以上两类课程都规定必须根据小学教学的特点“兼课教授法”,体现了师范性的特点。第三类为其他职业训练课程,如经济、农业、商业等,这类课程主要是为适应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以及适应湖南作为一个农业省份的特点,为使学生“为生利之人而勿为分利之人”而增设的。 一师一年级普通体操课 1918年3月湖南第一师范第八班同学合影,第四排右起第二人为毛泽东 1913年春至1918年夏,毛泽东在该校第八班学习。在学习期间曾引用明代学者胡居仁之联语,书写一联,以作座右铭,联云: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920年秋至1921年冬,学校先后聘任毛泽东为附属小学主事、师范部国语教员。这一时期,毛泽东已秘密从事创建中国共产党和组建中共湘区委员会的工作,并在一师创办工人夜学。此外,何叔衡、蔡和森、李维汉、徐特立、夏曦、萧三、任弼时、廖沫沙、周谷城等,先后在学校学习或工作。 1917年11月毛泽东在一师创办工人夜学旧址 毛泽东所写工人夜学招学广告 从1919—1927年,第一师范先后经历了文徽典、覃泽寰、易培基、李济民、彭一湖、王凝度、熊梦飞、罗驭雄等八任校长。这些校长中,除李济民、熊梦飞外,其他的都能顺应历史潮流,为一师教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其中任职时间最长、贡献最大的要数易培基。他是继谭延闿、孔昭绶之后,在一师最有影响、有作为的第三位校长。 谢祖尧 在1927—l949年的20多年中,一师经过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1927年初,湖南省教育当局,将长沙、常德、衡阳的省立男女高中和师范学校合并,成立湖南省立高级中学,校长为罗驭雄。同年5月“马日事变”前后,湖南全省中等学校全部停办。1928年春,全省中等学校渐次恢复,但师范学校都没有恢复,只在省立中学附设师范科。同年冬,湖南省行政当局,为贯彻国民政府所颁布的“十年普及教育”之令,认为师范学校有独立设置的必要,决定创设男女师范各一所。1929年1月,委派谢祖尧(当时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委员)为一师校长,筹备即期开学。于是,第一师范得以恢复。复校后的第一师范,招收教育行政组、师资训练组、完全师范组各2班,于8月25日开课。同年秋天,又复办附属小学,主事由师范部教员兼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长沙时遭日机空袭。1938年2 月,为避空袭,一师迁至湘乡西阳蓬加台继续开学。1939年2月,因处于非常时期,一师与部分中学合并为湖南省临时中学,再迁安化桥头河(今属涟源)。临时中学时,将一师与长沙高级中学及省立长沙女子中学师范科合并,改称师范部。1941年2月,全省分划学区,各区设师范学校一所,第一师范名称又获恢复。1945年8月长沙光复。l946年2月,一师迁回长沙,以岳麓山左家垅原长沙高级农业学校为校址。此时书院坪的一师旧址已被国民政府改建为陆军医院。1950年后复员妙高峰原址。 1985年,湖南第一师范重新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在第八班教室、工人夜校、附小主事室、阅报室、君子亭等10处纪念点的复原陈列,对外开放。1983年专辟有毛泽东青年时期革命活动陈列馆和校史陈列室,展品有毛泽东写的《讲堂录》笔记、《夜学日志》等文物和照片。 1938年被长沙大火焚毁的第一师范 2006年,湖南第一师范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在第一师范实地拍摄,在全国放映后,曾轰动一时。 附 易培基与第一师范的教学改革 莫志斌 易培基 匡互生 易培基(1880—1937),1880年2月生于湖南长沙县。早年毕业于湖北方言学堂,后留学日本,回国后参与辛亥武昌起义。1912年任中华民国副总统兼湖北都督黎元洪的秘书。1913年7 月后,弃职往沪,旋即回湘,任教于湖南高等师范学堂、第一师范学校等处。毛泽东进一师后,就听过时任国文教员的易培基的课。因当时易培基在政治上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文字学接近章太炎,经学颇近梁启超,故其课受到毛泽东等人的欢迎。l920年,军阀张敬尧被逐后,谭延闿主持湘政。易培基担任谭的秘书长,又兼任湖南省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长。此时,一师的校长文徽典、覃泽寰已先后辞职。许多学生认为要把学校办成新文化的学府,就要选一位思想开放,又能接受学生意见的校长,其时的易培基是进步的民主派人士,他在一师师生中有较高的威信。一师的学生三番五次上书谭延闿,要求易培基兼任一师校长。一方面,易培基认为一师是一所重要学校,应该办好。另一方面,谭延闿曾担任过中路师范学堂(第一师范的前身)的监督,对一师颇有感情,因而也就批准易培基兼任一师校长。从1920年下期易兼任校长以后,至l923 年下期,一师生气勃勃,民主空气浓厚,教育改革成绩显著。易培基在一师的教学改革,主要抓住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选聘新教员,建立新的教师队伍 五四前,一师虽然有部分进步的教职员,但还有不少思想陈旧的,学生对这些教员的教育思想很有意见,要求辞退他们,改聘思想进步的新教员。易培基认为,进行教育改革,教职员的思想、学识、能力如何,是关系教改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既然学生有要求,就应想法去聘请思想进步且学识好、能力强的新教员,革新校风,造成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于是,易培基就撤换了原有的部分思想陈旧不思进取的教员,从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地,先后聘请了许多在新文化运动中有名的教员来一师任教,使当时一师学校风气焕然一新,成为全省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闯将匡日休(又名互生)被聘为一师教务主任后,他实际上主持了学校的教育改革。与此同时,易培基还从浙江第一师范,从湖北中华大学毕业的学生中聘请教师,还聘请了原在一师毕业,才华横溢的毛泽东、陈章甫等人来校任教。毛泽东担任一师附小主事及师范部国文教员,为一师的教学改革,做了不少扎实工作。此外,一师还聘请了一位美国女教员教英文。可以说,易培基所聘请的新教师,业务上绝大部分是第一流的,并具有同五四精神一致的新思想。 学校各部门,如教务处、总务处、附小的负责人,易培基都是聘请思想进步与年轻有为的人担任。如教务主任匡互生、总务主任熊瑾玎,以及附小主事毛泽东等人。易培基就是依靠他们来进行一师的教育改革。 二、废除学监管理制度,提倡民主和自由的学术风气 一师在教育改革中,废除了学监管理制度,由同学们组织学生自治会,选举会长和干事。学生对自治会表示信任,学生自治会选派代表参加学校的校务会议,对教学的改革、教员的聘请、经费的使用、纪律的执行,都可以提出意见,参与讨论。如当时学生对一图画教员缺乏新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精神的课很有意见,自治会向学校反映了同学们的意见,学校就从杭州改聘了两位画家冯氏兄弟来校任课。有的学生假借校长名义在校外拉关系,徇私情,自治会知道后,就向学校建议,开除了此生。这说明当时学校的民主治校风气是兴盛的。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同学们还纷纷自由组织各种团体。如唯心学会、美术研究会、文学研究会、小学教育研究会、英语研究会、博物研究会等等,几乎每门课程都有研究会。这些团体和团体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经常就政治和学术问题,各抒己见,相互辩论。湖南教育界的老前辈刘寿祺,曾参加小学教育研究会,着重研究小学教育的教材、教法。研究会中的成员也经常就小学教育的改革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学术团体的成立与活动的开展,使得整个学校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学风。 除了一些学术团体外,一师还出现了一些带有政治色彩的社团,如由毛泽东亲自指导、22班学生萧述凡等负责组织与领导的崇新学社,还有无政府主义者刘梦苇等人组织的明社等,这些组织在一师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新思想的过程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除了政治活动和学术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外,当时一师课外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1920年,学生演出话剧《孔雀东南飞》、《夜未央》,还演过郭沫若写的《卓文君》和《湘累》,以及田汉写的《咖啡店之夜》等。这些剧目的演出,不仅活跃了校内的学术风气,而且从所演的剧目内容来看,实际上是对旧社会旧礼教的极大挑战。 三、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一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改革旧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在教材方面,花力气清除了宣传、颂扬封建主义的旧教材,采用了传播新文化、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新教材。很少采用一般的教科书,而是由教员自己编写讲义。具体言之,修身课过去以灌输封建道德教条为内容,改革中虽仍有修身课,但其内容融进了新思想,有了根本的改变。国文课的改革,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点。新文化运动前,此课多采用文言文,并且随教师之所好,有的喜教汉魏文,有的乐教唐宋八家,有的附和“桐城派”,也有的爱好梁启超的文体。改革中,根据学生要求,彻底废弃了艰涩难懂的文言文,改用白话文。教材主要是选自当时流行甚广的《新青年》,还有《国民日报》副刊《觉悟》中的文章,以及鲁迅的作品如《狂人日记》,个别的选用马恩著作如《共产党宣言》,有的选用外国优秀作品,有的选用报刊时文。教师们都以新的教材、新的思想、新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 在教学方法方面,废除了注入式,改为启发式、讨论式。上课时,教师先就所教文章的大意加以阐述,然后提出问题,由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自由讨论,甚至可以辩论。这样做就使得课堂气氛很活跃。1922年后,语文、历史、地理曾试行道尔顿制。教师指定学生的精读书和浏览书,规定学习进度,学生则把主要精力放在精读方面,读后,写学习心得笔记,送老师评阅,老师根据评阅与平时所了解的情况,对学生及时进行辅导。 特别是恽代英在讲演中向学生讲解帝国主义与阶级斗争的问题,使学生深受教育,从而提高了思想觉悟。 一师学生到岳麓山采集植物标本 四、改革招生制度 五四以后,一师改革招生制度,主要表现在:打破老框框,广收学生,招收女生,提倡男女同校。男女同校,这在当时信奉封建礼教的知识界,是极可怕而又不可能的事。一师从1921年第21班开始招收女生。由于一师带头实行男女同校,后来,中等学校男女同校的风气在整个湖南就逐渐传播开来了,并最终形成了制度。一师在五四前,招生一般只招中路各县的学生。进一师的学生还要经过两次考试,才能择优录取。1921年一师打破了只招收中路各县学生的老框框,扩大招生范围,广收学生,并由学校考试,决定录取。 一师教育改革成绩斐然,个中原由,一方面,固然受了新的时代潮流的冲击,另一方面,则与当时具有民主精神与勇于进取的校长易培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一批思想上进、学识渊博、能力强的教师在教改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按:本文录自周秋光、莫志斌主编《湖南教育史》第二卷,岳麓书社2002年出版。莫志斌(1950—),湖南益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主任、主任、文学院副院长、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等职。 (转自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版《长沙百年名校》陈先枢撰稿)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2 00:27 , Processed in 0.10313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