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简史】长沙湘江古镇群的前世今生

2016-10-22 21:3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45|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掌上长沙

    乔口:三贤之镇
    乔口镇位于望城区与湘阴县交界处,东靠湘江大堤,北依乔江,亦即乔江入湘江之口,是典型的渔乡,车船南来北往,交通便利,是原长沙县北一个古老、繁荣的集镇。大明《一统志》云:“在长沙县北九十里乔口镇,旧有三贤堂,祀屈原、贾谊、杜甫。元元统年间邑人黄澹因设义学于此,诏赐乔江书院。”故乔口以“三贤”著称。杜甫晚年入乔口时,曾写过“树密早蜂乱,江泥轻燕斜”的名句,赞美乔口水乡的秀丽景色。以后各朝均有文人到此填词、赋诗,曾有“长沙七万户,乔口八千家”之称,可以想见当年乔口之盛况。杜甫舟过距乔口不远的湘夫人祠时,想到屈原在《九歌》对湘夫人吟唱,忍不住赞叹“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入乔口》时,又想到贾谊与屈原相同的命运,又嗟叹“贾生骨已朽,凄恻近长沙”.
    关于乔口地名的来由,民间有因三国时小乔曾居此而得名。清朝初年顾祖禹所撰《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湖广六中说:“乔口镇当益阳乔江之口,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王逵等自朗州(常德)袭潭州(长沙),克益阳,进克乔口及湘阴至潭州是也,今有乔口镇巡司”.据《明史地理志》载:“长沙西北有乔口巡检司。”益阳乔江之口“是”乔口“地名之由来。
    乔口旧时寺庙、祠堂之多为区内之最,有记载的就有23座,如万寿宫、乾元宫、渐源寺等,建筑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但最有名者还是三贤堂和乔江书院。乔江书院建在三贤堂内,元代许有壬《修乔江书院疏》记述了它的原委,疏曰:”乔江书院者,经始宋季,再建国初,皋比之座既虚,伊吾之声遂绝。星霜变易,宛有故基,风雨倾颓,鞠为茂草。义士窘于独力,学者叹其无从。主领黄文复先生以笃古为人师,以兴废为己任,买田筑馆,弗遑宁居,问道传经,渐知矜式。一篑不止则九仞有终,丈席仅完而万问未构。十室必有忠信,况连衽之成帷;众流可为江河,看盈科而放海。将见风移俗易,薰晋鄙而皆善良;义重利轻,化齐民而出俊杰,共成盛事,侧仔群贤。“许有壬(1286—1364),字可用,元河南彰德府汤阴县人。元延祐二年(1315)进士,官参议中书省事。元统二年(1334)拜参知政事。至正六年(1346)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改御史中丞,迁集贤大学士,复拜中书左丞,兼太子左谕德。有《圭塘小稿》《至正集》。
    清代至民国前期,乔口的蛋行、粮行和铁、木、篾、棕、伞铺等发达,最多时70余家,商业繁荣,经济活跃。l949年,有居民3500多人,工商业300多家,其中粮行9家,造船业l8家,圆木、铁、木业各20多家,伞铺3家,棕业5家。共有房屋建筑面积47975平方米。
    新中国成立后,全镇共辖上河、中河、古正、接隆、衣铺、大码头等8个居民组,1个蔬菜生产队。1950年为区属镇。l952年改为县属镇,有商店l07家,摊贩42家,手工业72家,仍为望城境内的繁荣集镇之一。l954年,新修和加固防洪大堤12.5公里,加高到38米标高。1956年,并入靖港镇。l958年,划为靖港人民公社乔口集镇大队。1960年,从靖港变电站接入电源。1964年,建成乔口110千伏变电站。l975年,长沙市轮渡公司开航长沙至乔口客轮。1976年,改造旧街道,修筑了一条长2000米的新街道,全部铺成沥青路面;还建成容量l00吨的自来水塔。同年,开挖烂泥湖撇洪河,建乔口防洪闸,集防洪、排渍、发电、通车、通航为一体,于l978年9月竣工,结束了历史上的水灾横祸,也为乔口的交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81年,改造古正街,建成宽8米、长520米的沥青表处理街道。l985年4月20日撤乔口乡置乔口镇。

    靖港:小汉口
    靖港原名芦江,又名沩港,系沩水入湘江口之一。明《一统志》云:”在长沙县西北五十里,自宁乡县流至东北入湘“,”唐李靖讨萧铣驻兵于此“.当地百姓为纪念李靖,遂把”沩港“改为”靖港“.清同治《长沙县治》亦载:”唐李靖驻兵于此,秋毫无犯,百姓德之,名曰靖港,以志不忘。“李靖(571—649),本名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人,少通书史。隋大业末,为马邑郡丞。高祖定京师,本欲斩之,而以壮士将其释放,被召入秦王幕府。从讨王世充,以功授开府。武德四年(621)授行军总管,委以军政,讨萧铣,领军镇守长沙湘江沩水港口,后度岭至桂林,收复整个湖南地区,分道抚慰,南方悉定。封永康郡公。百姓感佩其功德,特在靖港镇立李靖祠以祀,旧有戏台,其联云:”溯湘水南来,百里河山,仗此楼台锁住;唱大江东去,九天烟云,好凭弦管吹开。“靖港地处湘江西岸,东望铜官,是沩水入湘江之三角洲地带,昔为天然良港,水路畅通,帆影不绝。凡滨湖湘阴、益阳及宁乡和本区粮食、土产多以此为集散地。曾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又是省内淮盐主要经销口岸之一,商贾云集,市场活跃,为原长沙县第一繁荣集镇。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即有客轮停靠,在此设”洋棚子“接送旅客。往来于沩水、湘江的宁乡”乌舡“船有3000多艘,平日停靠船只千艘左右。清末民初,有粮行50多家,粮栈、米号各20余家,还有一批其他工商业。民国中期,与津市、洪江同为湖南省繁盛三镇,有”小汉口“之称。1933年,建置长沙县直属镇。同年,设长沙县靖港民众教育馆。1935年,设长沙县卫生院靖港分院。1938年长沙大火后,投奔靖港经商者大增,工商业达500多户。著名商号有杨广兴粮行、秦裕泰南杂号等。
    靖港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距镇仅数里的团头湖就散落有新石器时代遗址15处,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今全镇保留木结构建筑占整个建筑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宏泰坊“、”育婴堂“等清代晚期砖木结构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全镇古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以上。位于保健街的戏台,长16米,宽4.7米,南临小河,系”中华民国十年宁乡八埠公建“,戏台东、西、南三方均有花岗石护栏,栏柱之间以花岗石板相连、石板临江面皆阳刻有花、鸟、兽等各种图案。保健街戏台北侧为”宁邑杨泗庙“,戏台原与庙相连,杨泗庙建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并设”八元堂“以招揽运输,它既是一座供船运工人祭拜、祈求平安的寺庙,同时又是当时宁邑从事水运船主聚会的会馆。
    镇上还有宗教建筑数处,其中远近闻名的有”杨泗塔“、”观音阁“等。紫气山又名紫云山,山上有紫云宫,与铜官镇隔江相望。紫云宫始建于唐,后毁,清乾隆年间重修。紫云宫宫殿檐牙高啄,进出大庙,并排分设左、中、右三座圆拱石门。正门前两尊石狮,爪牙毕露,鬃毛旋卷,昂首怒目,踞地相望而坐。正门矗立三层阁楼,登上顶层”镇湘楼“,极目水乡,尽收眼底,居中一层南向题写”数峰青“三字,系清末侯锷楼手笔。元代诗人刘履泰作有《镇湘楼》诗:”楚湘尽处水偏清,孤阁凭虚扼建瓴。西下溪流喧石碛,南来岳色满窗棂。渔樵小集朝成市,阛阓相仍夜举铃。未必遂穷千里目,挹将空翠坐中青。“靖港逆湘江逆上长沙之要冲,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近代太平天国战争中靖港成为重要战场,咸丰四年(1854)二月初九(3月7日)太平军占领靖港,四月初二(4月28日),石贞祥率征湘军大败曾国藩水师于靖港。曾国藩在靖港对岸铜官渚愤而投江,遇救。湘军水师彭玉麟、陆师塔齐布等合力攻击太平军,四月初八(5月4日)太平军自靖港退守岳州。
    1949年,靖港镇区房屋建筑面积128818平方米,多为商业、手工业私产,一条麻石街从紫云宫至杨泗庙,曲折迂回,长约2公里。靠杨泗庙一段东侧,因沩水急转直下,首当其冲,年久成潭,只在西岸建半边街。1951年,在镇西粮食管理站附近拦河筑坝,使沩水改道新康出湘江,根除了水患,但从此失去天然良港的优越条件。1960年,建靖港35千伏变电站。在筑堤治水同时,调整镇区城市布局,先后于1966、1973、1976年,对街道进行3次改造。1978年,又在东头保安街沩水入江处筑坝,使镇区一段沩水东西斩断,形成内湖。是年,乔口至县城的公路建成,至此北去乔口、湘阴,西抵格塘、宁乡、益阳,南达县城至长沙以远,东经铜靖汽车轮渡与铜官贯通,可去湘阴、汨罗、岳阳等地。靖港镇现有保良街、保健街、保安街等街道。2008年12月,靖港镇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铜官:十里陶都
    铜官镇位于望城区北部湘江东岸,与靖港镇隔江相望。从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中曾提到湘水一个叫蝶的地方,即今距长沙市北35公里的铜官镇。铜官镇古产铜,唐代诗人杜甫《铜官阻风》诗注云:”官铸铜处也,即锦官之类。“鄂君名启,系楚怀王的弟弟,拥有150只庞大的商船,在楚国范围内广泛地做生意。当时的蝶应是楚国铸铜币的场所之一,又是一个商业集镇。在”铸钱处“置管理铸铜事务的”铜官“,这便是铜官地名的由来。
    三国时期,铜官为吴、蜀分界处,相传吴将程普与蜀将关羽约定互不侵犯,共铸铜棺,故名铜棺。后因忌讳”棺“字不吉利,去掉”木“旁,改作铜官。此为”铜官“之名来由的另一说法。铜官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凭借湘江天堑,乃长沙水驿要站,历为古代军事要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官窑是一座民间陶瓷窑。铜官窑位于石渚湖北岸,发现于1957年。根据考古发掘的地层关系和出土”元和三年“(808)罐耳范,”大中九年“(855)釉下彩绘飞鸟瓷壶等纪年铭文,可知铜官窑的烧瓷历史早于盛唐,兴于中晚唐,衰于五代。长沙窑是中国釉下彩陶瓷的发源地,也是世界陶瓷”丝绸之路“的起点,其陶瓷产品远销世界各地。1983年,在扬州出土了一件题有阿拉伯文字”真主最伟大“的长沙窑背水壶。可见,这种背水壶是一种专供外销的产品。在外销的长沙窑陶瓷器中,以褐斑贴花瓷器最多。这种贴花图案大多具有浓厚的中亚、西亚风格,如有胡人乐舞、狮子及对鸟椰枣图案。这类陶瓷器主要销往中亚、西亚地区。有的瓷器则以同佛教有关的莲花作为装饰,主要销往印度和东南亚等地区。
    铜官不仅以生产陶瓷驰名天下,更因杜甫的一首《铜官渚守风》而成为千古名胜。该诗为大历四年春杜甫过铜官渚遇风泊舟时所作,诗中”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烧山“,写湘岸春耕前景物,诗风亲切自如。后人建有守风亭,刻此诗于亭内。
    铜官境内名胜古迹众多。云母山又名铜官山,西临湘江,山土紫色,内含云母,故名云母山。《列仙传》谓:”长沙云母服之长生。“修道之士常争而食之。唐诗人刘长卿《云母溪诗》云:”云母映溪水,溪流知几春。深藏武陵客,时过洞庭人。白发渐皎镜,清光媚湮沦。廖廖古松下,岁晚挂头巾。“清康熙十三年(1674),在街尾建彤关寺,光绪三十年(1904)改建为东山寺。东山寺虽名寺,实为供奉少白龙王的庙宇。东山寺屋顶盖陶制琉璃瓦,正面墙体和屋脊均采用绿釉缕空陶瓷浮雕装饰,有人物山水、虫鱼鸟兽,别有风味,尽显十里陶都风采。庙内少白龙王神像,泥塑”金身“,双眼炯炯有神,面部栩栩如生。寺院内正对大殿有一座大戏台,清代文人李爱生撰戏台联云:”一曲谱薰风,藉铁板铜琶,演出河滨景象;群仙翻乐府,驾苍虬白鹤,掀开水面文章。“1923年3月3日,铜官3000多陶业工人在东山寺戏台前举行陶业工会成立大会,推举郭亮为工会委员长。为此,1981年戏台被拆建为郭亮烈士纪念亭,东山寺亦不复存在。
    袁家湖原有泗洲寺,祀杨泗将军,设有舜帝殿、陶祖殿、戏楼等,戏楼联云:”平章歌舞有情天,非近水楼台,何处好翻新乐府;了却蚕桑无事日,间隔江商女,可来同唱后庭花。“铜官窑复兴于何时,目前很难考证,但据1942年湖南省银行经济研究室所编的《湘东各县手工艺品调查》说:”铜官制陶始于何时,鲜有人知。唯据老窑户收藏之契约,有康熙、乾隆之年号,即铜官陶业之创始必在三百年以前。相传,明末有渔人某远到广东捕鱼,于海滨(想系佛山石湾)学得制陶之法,归而传授他人。于是窑厂林立,陶工麇集,铜官之陶遐迩闻名矣。“史载康熙中后期清政府实行”减官窑,兴民窑“的政策,当时醴陵瓷业已经复苏,这势必刺激着有烧窑传统铜官发展陶业生产。到清末,铜官已有陶工数千人,生产的产品有日用陶、建筑陶和美术陶几大系列,号称”十里陶城“,成为全国五大陶都之一。至今保存完好,仍在生产的清代义兴窑遗址已列为市级文保单位。
    民国初年,铜官镇有陶窑160多座,窑工9000多人。其后,陶业生产几经起伏。1949年,镇区商业萧条,只有工商业204家,仅剩陶工700余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铜官陶业迅速恢复。今日铜官陶瓷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产品有日用陶器、日用炻器、建筑陶、美术陶、工业陶五大类。
    1938年始设铜官镇。1951年,划为县属镇。1954年,成立铜官陶器供销生产合作社(今湖南省铜官陶瓷总公司前身)。1958年。开通铜官至靖港客运轮渡。1959年,置建制镇。1965年,建成的铜官剧院,系境内第一座专业剧院。同年,在大坡建铜官变电站。1970年,梅铜公路(梅花岭至铜官)建成,陆上交通始与长沙、湘阴等地沟通。1974年,铜官至靖港汽车轮渡建成通航,沟通了湘江两岸运输,通达县城及益阳、宁乡等地。1980年建铜官自来水厂,结束了居民饮用河水的历史。1985年,在袁家湖建成陶瓷公司俱乐部,全用陶瓦盖顶,建筑面积4381平方米,其规格之高列当时长沙地区之首。1986年,建成陶城公园,充分运用陶瓷装饰艺术,显现陶都特色。铜官镇为湖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铜官老街依山傍水,房屋多用废弃陶缸等垫基为墙,陶瓦盖顶,独具一格,老街近年得到修复,2016年公布为长沙市历史文化街区。

    新康:古沩口戍
    大清《一统志》称:”沩江在宁乡县一百五十里,源出大沩水,东北流入长沙县界,名新康河,又东北入湘。“沩水入湘江处,称新康口,其北岸即新康镇。杜甫诗《北风》即在新康所作,杜原注:”新康江口,信宿方行。“诗中有”爽携卑湿地,声拔洞庭湖“之句。
    新康口扼湘北水上要冲,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水经注》载:”新阳(宁乡)县南,晋太康元年改曰新康矣。沩水又东入临湘(长沙)县,历沩口戍东南注湘水。“清陈运溶《湘城访古录》据此断定”新康河即古之沩口戍也。“《水经注》中的”新阳“和”新康“均为今宁乡县的前身。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孙吴取荆州(其时长沙属荆州)后,分益阳为益阳、新阳二县。新阳县辖地大约为今宁乡县境及今望城区部分地域。新阳县治设长桥,即今宁乡横市镇。《水经注》又载:”沩水出益阳县马头山,东经新阳县南入湘江,晋太康元年改曰新康。“”新康“二字究其含义,因上有沩水、茆江(茆江下游即八曲河,亦称漮水),故取新阳的”新“,漮水之”漮“,去水旁即名新康。
    晋太康元年(589)新阳县改名为新康县,南朝沿袭晋制,沩水下游渐称新康水。隋唐时,新康县与益阳县时分时合,直至宋太平兴国二年(1329)置宁乡县,新康县之名才渐渐淡出历史,而新康水入湘江口的新康名一直保留至今。
    据《陈书·岳阳王叔慎传》记载,隋朝收复长沙,最后战场就在新康口。隋将薛胄生擒陈叔慎,长沙陷落后,邬居业率所部从武州来援,出横桥江,闻叔慎兵败,乃驻新康口。隋大将刘仁恩奉命援助薛胄,于是新康口发生激战,相持两昼夜,隋军击败陈军,邬居业被俘,长沙归入隋朝统治。明末大乱,军阀混战,新康口再次成为战场,新康口几成废墟。其时陶汝鼐《还新康江口》诗云:”江岸人烟废,鱼矶草木深。羽鳞欣有托,天地似长阴。无处询前辈,徒劳辨旧林。馀生还数过,未忍赋愁心。“新康在汉、晋时属新阳县和新康县,唐代以后属长沙县,清代称新康都,辖靖港、乔口等地。到清代,新康又恢复往日的繁华,到处莺歌燕舞,戏楼遍布整个集镇,举人袁松崖有《新康戏楼》联曰:”湘水庆安澜,恰当古寺钟摇,锦缆牙樯千里集;江村欣赛社,又听阳春调逸,渔歌樵唱万人欢。“民国时期,设新康镇。镇上有裕源槽坊,酿酒远近闻名,酒香飘溢湘江,船工纷纷落帆停桨,上岸饮酒,有传统花鼓戏《洪兰桂打酒》述其事,使新康名闻湘鄂,经商者趋之若鹜,促进集市更加繁荣。抗日战争前,有工商业106户,常住人口5000人。
    昔日新康古刹甚多,较著者有”洪山古刹“,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时重修二次,祀洪山佛祖,香火鼎盛;”阴阳庙“建于清代中期,位于街的中心,是由江西会馆建造的万寿宫,祀许逊真人,福建会馆建造的”天后宫“则祀嫘祖姐,二庙背向建造,一向东一向西,故称阴阳庙。还有茅庵寺、观音堂等,今均荡然无存。
    新康镇周围还有多座卫星集镇,最有名的是沱市。沱市滨沩水下游北岸,东距湘江10公里。古称沱江、沱川,形成集市,故名沱市。因处围垸地区,邻近农村盛产稻谷、牲猪、鲜鱼、禽蛋等经此外销,南宋时已形成内河商业集市。上河街原有24级石码头,能停泊10吨级货船,终岁通航,北至靖港、铜官、乔口,远及洞庭湖区各商埠,南通省垣长沙,溯沩水而上可达宁乡。余廷灿曾撰文称沱市”人烟凑集,屠贾负贩之繁,可得省会之十一“.民国时期,战乱频繁,沱市得内河之条件,从省垣逃难的商人、居民云集此地,形成贸易空前繁荣的景象。
    沱市的名气更缘于辖神庙会。每年农历7月12日为辖神庙的庙会日。庙会的前两天,当地百姓要打着旗锣鼓伞,抬着辖神菩萨在各乡周游。每逢庙会得连续唱戏10天,白天10台戏,由庙开支,晚上9台戏由当地行会开销。辖神即管辖一方之神。”神辖一方宜有常祀“乃建庙的初衷。建庙时间无考,至清乾隆年间,”庙宇深敞“,神像已”无狰狞可畏状“,遂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重修,长沙城南书院山长余廷灿作有《辖神庙记》,记中曰:”旧岁六月,大水不伤稼,而瘴疫不入于境。于兹数十年,故不约而同,谋成义举。因别去。今年仲夏,各持所订醵金簿,谒予城南,约而计之,不下数百金。予喜曰,诸君子可谓诚于祀神者哉。第须营不濒河之产,使千年不被水患,以无替神祀。诸君云,诚如尊命,今适有田而售之为丘者,几百为亩者几十皆水,不至浸旱,不至槁者,愿片言以勒诸石。予因乐得而记之。“抗日战争前,新康镇有工商业106户,常住人口5000人。1949年,工商业减至80户。1951年,属沱川镇。1953年,改为新市镇。1956年,置乡级新康镇。1957年冬,沩水上游拦河筑坝,航运被阻,逐渐失去繁荣局面。1958年,划归靖港公社新康大队。1961年,划归新康公社。1980年,沩水大桥建成,沟通了南北陆上交通。集镇内有公社机关和县、社办工厂、商店、医院、学校、影剧院等,是附近农村农副产品集散地,集镇又渐趋繁荣。1984年,改属新康乡,为村级集镇。1987年,有居民388户,1121人,有县、乡企业41家,个体工商业20户。

    丁字镇:麻石之乡
    丁字镇位于望城区湘江下游东岸,东枕麻潭山,南北与丁字、霞凝、书堂乡毗邻。原辖沿江丁字湾、大字岭、霞凝港(霞凝今属开福区)三个自然集市,地形狭长,平均宽0.6公里,连绵长5公里,总面积2.7平方公里。东部大字岭,石峰高耸,西南部平坦滨江。丁字湾因江岸形似”丁“字得名。清同治《长沙县志》云:”丁字湾,县北四十里,砠石崔嵬,横出岸外,水至此出入纡回,形如丁字,故名。“自东汉始,有石工聚此开采花岗石(俗称麻石)。1953年8月麻石公司修车道时,开挖横冲湾,掘出胡正举的墓志,墓志上载”公由江西吉安府太和县芒桐福连麟山于前明弘治间,涉居湖南长沙县临湘都麻潭山下丁字湾。“由此说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即为此名。至清雍正年间形成较为繁荣的集镇,誉为”十里石城“.
    丁字镇麻石雕刻及建筑工艺远近闻名。建于清雍正年间的龙潭寺,全花岗石结构,其规模和工艺为望城寺庙之最,石柱石梁榫接吻合,雕饰精细,显示石城特色。鲁班殿内石神案置石算盘和石鸟笼,石算盘长20厘米,算珠能上下拨动,石鸟笼栅栏细若香签,鸟笼内有石鸟,令人叹为观止。清末,美国人在汉口建花旗银行,指名要用丁字湾花岗石。民国时期,花岗石开采一度兴旺,沿街设有石店30余家,有石工5000多人,运石船300多艘。民国后期,石业衰落,石工仅300余人。
    丁字镇又雅化为金紫湾,曾掌教岳麓书院的清乾隆进士张九镒即写有《由星沙泊金紫湾》诗,中有”挂席三十里,晚风金紫湾“之句。民国时期普遍被称为金紫湾。著名报人、长沙《大公报》总编辑李抱一曾”借得公路局汽划一艘,鉴秋与工学院院长唐君艺青率学生十七人,九时许,自大西门外启轮,十一时许至金紫湾二里之大字岭“.写有《金紫湾及铜官游记》。游记对金紫湾麻石开采的场景作了绘声绘色的描述。记曰:”山民导观各处,石块阗噎,工人杂遝,委循曲达,深入隈隩。四望皆断峰残嶂,如削圭,如破瓮,如裂轴。泉脉四伏,低洼处辄潴积成池,蓄黛淳膏。杜工部诗‘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此处仿佛似之。新石破胎,瑛发如银。工人或用砲,或用錾,砲以裂大块,錾以成方条。长数丈之巨石,嵌錾十数,如列齿,以次鎚之,砉然中破,如中绳墨,不圻不塪。山民云,石中常有绺,即裂缝。石工试以鎚,声如败鼓,即知之不足以成器,辄弃置勿用,故佳石亦不易得。大字岭出大货,金紫湾出细货。大货,庭柱、桥梁之类是也;细货,碑碣、碓臼、础礩之类是也。“丁字镇亦为旅游胜地。麻潭山即位于丁字镇境内,西临湘江,西南至东北走向,长约4.5公里,主峰海拔287.8米。麻溪于此地汇入湘江,山下为深潭,因名”麻潭“,亦称”龙潭“.清陈运溶《湘城遗事记》载:”山中有白云庵、福兴庵、观音寺、和尚洞、灵仙洞诸胜。灵仙洞口石门正方窥之,中空上生异木,秋深叶落从龙潭浮出,知此洞与龙潭通。龙潭湘水最深处也。“时邑人邹南英《游灵仙洞》诗云:”何处见灵仙,洞中有石室。奇木生洞口,洞深不可测。秋高叶落时,远自龙潭出。仿佛巴陵道,仓山通地脉。“麻潭山山峰险峻,秀出云表,怪石巍峨,常有迁客骚人登山揽胜,概之为”麻潭十景“:凌霄仙洞、狮子衔樟、白云古寺、金龟越塘、果老耸立、桂泉清香、歇憩坳岭、黑狗逐羊、练马池上、钟鼓广场。今白云寺已遭拆毁,其余九景依稀可见。清时还有金莲寺,今亦无存。
    1950年,成立丁字湾麻石股份有限公司,恢复麻石生产。1951年长望分县后建立丁字镇,共有居民1827户,7344人。当时只有丁字湾、大字岭二处,霞凝港系1958年划属。1956年,建公路,与桥头驿沟通。是年,从港口子至天然洲修筑长500米大堤。同时,拆除龙潭寺,改建成学校。1959年,置县属建制镇。同年,从丁家冲变电站输入电源。1965年,建成简易自来水厂,日供水380吨。1971年,内堤加高,拓宽6—7米,根除了水患,形成镇内交通主道。1973年,丁字湾至自沙洲渡口改为机动船渡河。1978年,丁字湾麻石老街被改建成混凝土路面,拓宽成7米,取直长360米。80年代后,从渔船帮到县油毡厂陆续建成新街,长791米,宽12米,全铺成混凝土路面。丁字镇先后建有市、县、镇属花岗石公司(厂)。产品工艺不断革新,品种增加,销路日广,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武汉长江大桥、武昌黄鹤楼、湖南烈士塔等国内大型建筑工程,皆采有丁字湾的花岗石。部分产品还远涉重洋,销往国外。

    书堂山:欧阳询故里
    书堂山地处湘江东岸,西与望城区治高塘岭镇隔江相望,东界桥驿镇,南邻丁字镇,属丘陵地带。原属丁字镇,今置书堂山街道。书堂山因山形酷似笔架,故又称笔架山。昔日山深林密,幽静清雅,唐代书圣欧阳询父子在此读书习字,历代文人荟集,举觞赋诗,故以书堂命名此山。
    书堂山以”欧阳询故里“而闻名于世。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欧阳询祖父欧阳頠(498—563)曾为南朝萧梁直阁将军,欧阳頠墓即在书堂山,时为中书令的江总撰墓志云:”公涉猎六经,优游百氏。宽徭省赋,化百越之归心;抚寒投醪,感三军之死力。在室如宾,宁惭屋漏;不贪为宝,每畏人知。杀青无兼雨之疑,薏苡岂怀珠之谤。如羊如粟,不改夷齐之心;遗庆遗风,方留豹产之德。“欧阳询父欧阳纥曾任南陈朝广州刺史和左卫将军等职。因举兵反陈失败被杀,并株连家族。欧阳询因年幼幸免于难,被父亲好友江总收养。欧阳询聪敏勤学,涉猎经史,博闻强记。隋朝时,欧阳询曾官至太常博士。因与李渊交好,在大唐盛世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故称”欧阳率更“.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他的字,历代书家多有评论。唐张怀瓘《书断》评曰:欧阳询,”书则八体尽能,笔力劲险。高丽爱其书,遣使请焉。神尧叹曰:‘不意询之书名,远播夷狄’……询飞白、隶、行、草书入妙,大篆、章草入能“.明《书薮》论其”飞白冠绝,有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飘之势;真行森森焉,若武寿矛戟,至使和永夺气,盖绝艺也“.
    欧阳询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唐代《国史异纂》一书就记载了”欧阳询驻马观古碑“的故事:”率更尝出行,见古碑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步,复下马伫立。疲则布毯坐观,因宿其傍,三日而后去。“欧阳询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形貌很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人们都争着想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尺犊文字,一旦得到就视作圭宝,作为自己习字的范本。欧阳询以80多岁的高龄于贞观(626—649)年间逝世,身后传世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都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坠石,如长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枯藤,如劲松倒折、如落挂之石崖,如万钧之弩发,如利剑断犀角,如一波之过笔“.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清嘉庆《一统志》载:”在长沙县北五十里书堂山,唐欧阳询及子通读书此山,读书台即其书堂故址。“书堂寺及其周围,原有八景:欧阳阁峙、玉案摊书、双枫夹道、桧柏连珠、稻香泉涌、洗笔泉池、读书台址、太子围圩。昔日八景,今仅留下”洗笔泉池“,其余景点皆因历史和自然的变迁而消失在一片荒草中。”洗笔泉“位于书堂山南坡会子塘,山涧清泉流经于此,汇入一小池,”洗笔泉“三字刻于池边花岗石上。字高18厘米,宽17厘米,阴文隶书,笔力遒劲,传为欧阳询及欧阳通读书洗笔处,2004年被列为长沙巿文物保护单位。书堂寺在其一旁,欧阳询父子遗像祀寺中,寺门联云:”玉座息欧阳,万卷书香传宇宙;名山藏太子,千秋堂构镇乾坤。“寺周涧壑幽邃,树木参天。寺前有石案,彩纹斑驳陆离,传为欧阳询读书之案。
    稻香泉与洗笔泉同为旧书堂八景之一,可惜随年代久远也荒湮了。2006年,寓居广州的长沙籍著名画家、散文家杨福音先生回乡小住期间,在《三湘都巿报》开辟”回湘记“散文专栏,其《十月散记》中有一段,记载了他与茶友到书堂山访古并发现”稻香泉“石碑的经过。杨福音乘兴写了一副对联,联云:”稻香有泉碑作证;书堂山无路可通。“这方”稻香泉“石碑,经书画研究专家观看了该石碑后,并对照《九成宫醴泉铭》碑拓影印件,发现这块”稻香泉“石碑中的”泉“字与《九成宫醴泉铭》碑拓影印件中的”泉“非常相似,一致认为这块石碑上的字系欧阳询所书。2014年,这块石碑已由保管者捐赠给新开辟的”书堂山欧阳询文化园“景区。
    今书堂山街道,1950年时曾属书堂、仁义乡,1958年划属桥驿公社,1961年公社建制划小,始称书堂公社,驻地在务廉堂。1964年冬在石渚进行了围湖造田,新开了排灌渠道,使石渚湖内700余亩稻田得以旱涝保收。1958年以来相继对沿河各垸进行了整修,修筑了防洪大堤5条,全长约14公里,整理了大小堤垸5个,全境2万亩稻田基本实现了水利自流化。但那时,干部们尚未认识到”书法圣地“的意义,”书堂八景“任其荒废。近年逐步得到恢复,森林公园和文化园初具规模,书堂山成为望城湘江古镇群最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来源:掌上长沙,作者应湖南省湖湘文化交流协会之约而写,发表在《湖湘文化研究》湘江古镇群专刊上。
    作者:陈先枢,湖南长沙人,清代史志学家陈运溶之后,长沙市首届优秀社科人才,现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长沙学院文化研究所教授、湖南省湖湘文化交流协会学术顾问、长沙市历史学会副会长,长沙市档案学会副会长。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2 01:58 , Processed in 0.09414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