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佛寺与湘春塔 北二马路,长沙人俗称二马路。二马路是在铁佛寺原址上修筑而成。 民国湖南著名报人李抱一说,“近年,农业学校将农场卖去,改作街市马路,从中间直贯,铁佛寺的故迹完全消失,铁佛寺石坊残碑,也不知落在何所了”。 长沙北门外二马路上的铁佛寺,论历史,比开福寺还要老。铁佛寺建于唐代,开山祖为法华禅师。清代乾隆四十年重修铁佛寺塔顶,在塔顶葫芦内得一大匣,木匣中写明,长沙铁佛寺为唐尉迟敬德督修。尉迟敬德就是后来演化为门神的尉迟恭,可见铁佛寺历史悠久。 铁佛寺最著名的是两尊大铁佛,据说从唐代一直传到清代咸丰年间,后来有人用这两尊铁佛的铁,铸成两门红毛大炮,以守卫长沙城墙。从此铁佛寺就被彻底毁坏。 铁佛寺前原还有一个七层高的湘春铁塔,塔内贯有一方一丈四尺高的铁条,铁条中刻有经文。 铁佛寺因居长沙城北门外,过去北门外房屋稀少,在铁佛寺中可以听到湘江的涛声,触到岳麓山的岚雾,清代铁佛寺是一些爱好诗书画的才子和尚们与文人雅士觞咏的风雅之地。袁枚《随园诗话》就收录了长沙铁佛寺和尚寄尘所写的诗歌。 清朝末年,铁佛寺被毁坏,残碑断碣就在湖南高等农校的农场中铺街。“高农”在1934年将铁佛寺农场的地出卖,修成二马路,铁佛寺的故事从此不为人所知。 而铁佛寺前的湘春塔更是早就毁坏了,现在不知长沙北门名叫湘春门,以及铁佛寺前的街道叫外湘春街,是否即因湘春塔而名。 古吊桥、关帝庙、枯树一枝梅 1925年9月8日,铁佛寺街前北门外外湘春街起火,大火延烧外湘春街、铁佛寺街之铺屋达六七百家之多,“实为湘省历来未有之巨灾”。这场大火火势巨大是因为外湘春街有德士古福记亚细亚洋油公司,该洋油公司贮火油过多,致使火势凶猛,蔓延迅速,附近铺屋均被殃及。大火后愤怒的街绅上书省长署和内务司向英美驻湘领事交涉,要求将洋油公司迁移离城五里,远离市区。 这场北门外的大火,烧毁了北门外镌有“汉古吊桥”的石瓮门,却把吊桥和壕沟完全烧了出来。原来德士古洋油公司,就在吊桥和壕沟旁,即旧关帝庙所在。相传三国时关公战长沙的故事,就发生在长沙北门外,所以人们就在古吊桥边建了一个关帝庙。 但关帝旧庙太过狭窄,民国时期碰上张敬尧督湘,张敬尧信奉关帝,就在北门外烈士祠(原开福区少年宫)旁,另外建了一个关岳大庙。于是关帝旧庙被人忘记,最后竟被德士古洋油公司租赁,贮藏洋油,引发北门大火灾。 关帝旧庙从前竖有一块大石碑,青色的碑上现出白色的花纹,壮如一株疏影横斜的老梅树,梅树上有一酒盏大的孔,相传镌有一颗梅子,这颗梅子据说被洋人窃走,因此这个孔里时常流出血水来。民国报人李抱一说他当年还看到了这块碑就放在新的关岳庙的殿下,不过他认为流血水的故事像是神话。因为没有文物保护意识,这块名为“枯树一枝梅”的石碑早就消失不见了。 北门外古吊桥旁有和记粉店。和记粉店创始人吴有珍,据传为一“走脚女人”,为反抗旧婚姻的约束,逃往长沙城中,后带着两个儿子,于1929年在长沙北门外吊桥边摆摊经营米粉,取名“和记”,意和气生财。开业后,和记粉店因米粉柔韧有筋力,汤汁鲜美,尤其牛肉码酱红味鲜,成为长沙北门最好吃的粉店,民国时竟成二马路湘春街一带的风景。 陈作新被刺与湖南烈士祠 1911年10月22日,湖南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率领湖南新军首先响应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一举推翻盘踞于湖南省城的清政权,建立以焦达峰、陈作新为正副都督的湖南军政府。但十天后,湖南发生有策划的兵变。湖南军政府副都督陈作新被引诱前往大王家巷和丰火柴厂平息挤兑风潮,而伏兵埋伏于北门外。陈作新遂被杀于铁佛寺街(今二马路)。乱兵随即返城,将焦达峰杀害于都督府内(今市青少年宫)。深孚众望的谭延闿被逼迫成为湖南领导人。焦达峰陈作新遂厚葬于岳麓山,并建湖南烈士祠,铸造焦达峰、陈作新、杨任三烈士铜像。烈士祠先设在曾文正祠内,后迁外湘春街旁关岳庙。1966年,“文革”期间,烈士祠三铜像迁岳麓山烈士墓前,但运至白鹤泉后被发现,视为“四旧”,作废铜处理。而湘春路湖南烈士祠在抗战胜利后在祠内改办崇烈小学,1952年改名湘春路小学,后成为湘春路上的开福区少年宫,今已不存。 大猛 整理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1-8 15:11 , Processed in 0.09259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