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品千年古井清冽 感东湖浓浓乡愁

2016-6-20 15:4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72| 评论: 0|来自: 长沙晚报

  东湖街道为老龙井量身打造取水广场,出水眼处用麻石修建起取水池,池周更有石刻青龙飞跃等壁画,古朴厚重,呼应“老龙井”之名。
东湖街道为老龙井量身打造取水广场,出水眼处用麻石修建起取水池,池周更有石刻青龙飞跃等壁画,古朴厚重,呼应“老龙井”之名。

  长沙晚报记者 胡媛媛

  九曲浏阳河,婉转静谧,沿途洒下点点光辉。

  作为浏阳河最大最美的一道弯弧,被称为“梨湾”的第六道湾名声名遐迩。位处其畔的芙蓉区东湖街道,更如同一名婉约沉静的女子,走过寂静流年、走过激情岁月,沉淀出属于自己的文化气度和产业气质。

  掬一捧清冽井水,感受“水无沙”带来的身心洗礼;观一段马楚城墙,天下粮仓的遗风仍清晰可辨;行一段浏阳河东岸风光带,看历史人文与都市景观的相得益彰;静立于柳子明故居,听家国故事传说不息。前日,伴随千年古井 绵绵乡愁——2016相约长沙最美乡村东湖游的脚步,近百名摄友拍客、网络大咖走进东湖街道,在沁人心脾的人文之美、生态之美、产业之美中,一路走一路赞一路感动。

  东湖多景

  自然之美人文之魅扑面而来

  “真没想到,在流金淌银的中心城区,还有一处汇聚田园风光、承载浓浓乡愁的地方。”从长沙最中心出发,15分钟就可抵达东湖街道。自然之美、人文之魅扑面而来,资深微友周瞬忍不住图文并茂猛刷朋友圈。

  作为湖南农大、湖南农科院等诸多科研院校所驻地,袁隆平院士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千亩稻田已然成为东湖街道的独特标签,让她变身高楼林立的中心城区里一块“会呼吸的地方”。6月正是插秧时节,放眼望去,一簇簇绿油油的秧苗汇聚成绿毯,让久违了田园风光的市民们,既新鲜又心旷神怡。

  都市田园传递自然风情,而东湖的人文风韵更是随手可拾。两年前挖掘于东湖街道的一段40米土墙,让被风蚀沙湮的马楚国历史就此揭开神秘面纱。1100多年前马殷创建的马楚国,成为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独立王朝。而这个历史上只存在了55年的神秘王国,轻赋税、重农商,提倡种茶卖茶、鼓励贸易出口。诗书如此描绘:是时王关市无证,四方商旅闻风辐。

  马楚国不仅开启中国历史上“招商引资”先河,史书更记载,最早称湖南为“湖湘”者,便是马楚余部周行逢。“千年前的家国故事,已湮没于历史风云;但千年来‘湖湘’之名,早已融入湖南人的血脉。”漫步记载土墙发掘地的石碑前,看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市民陈雯感慨万分。

  距离马楚城墙不远处,一座两层的红砖小房同样让人驻足沉思。这里是上世纪30年代朝鲜独立运动先驱者、后执教湖南农大的柳子明先生的居所。激情岁月里为国肝脑涂地,和平年代回归校园教书育人,行步在小楼内,在图片和史物中触摸先生的人格光辉,大伙无不受到一次身心洗礼。

  “好浪漫的格桑花海,好厚重的工业遗址!”而当这样一幅画面呈现眼前时,参加活动的市民们拿起手机、相机咔嚓不停。在北京,一处由废弃厂房改造的艺术天地,成就了蜚声中外的798;而在东湖,颇具年代感的韶光老厂房,坐拥厚重的工业质感、怀旧的建筑外观,更掩映于葱茏绿意之中。与韶光老厂房呼应的格桑花海,则是利用拆违后空地打造,花海绵延、芬芳养眼,让市民们连赞不虚此行。

  古井新生 两口老井串起乡愁之街 

  “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云市井也”。早在氏族公社时代,井便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背井离乡”一词更是深刻体现“井”之于民的重要意义,她是乡土的象征、是故乡的情结,是镌刻在乡民记忆深处的本土历史和文化。

  在长沙城区,可能没有一个地方能如东湖这般,坐拥两口千年古井。最早可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的东沙井和老龙井两口老井,井水清澈见底、水质甘甜,每天数百人取水都不曾干涸,即使在大旱之年一样清冽甘甜。

  半个月前,东湖古井乡愁文化街正式开街。而作为本次相约长沙最美乡村活动的重头戏,汲泉煮茗、感悟乡愁成为最触动市民心弦的一个环节。

  沿街漫行,一条4.5米宽、200余米长的麻石路直通东沙古井,朱柱飞檐的东沙取水亭色彩绚丽、外观古朴,亭后更设置“水无沙”廉政文化墙,不仅镌刻“为政当思水无沙”七个大字,石刻的廉政名言和故事更是意蕴深长。新砌的井台前,前来取水的居民络绎不绝,让参加活动的市民们忍不住掬水入口,品味甘甜。

  而距离东沙井0.5公里的老龙井,同样焕然一新。一处近百平方米的小广场内,老龙井的出水眼处用麻石修建起“满月”状取水池,池周更有石刻青龙飞跃等壁画,古朴厚重,呼应“老龙井”之名。与此同时,街内还遍种红枫、格桑花等绿植花卉,并随处可见老翁取水、孩童戏水等代表“取水众相”的石雕铜雕作品,让古井乡愁街更加名副其实。

  “在井边住了一辈子,看着老井从破败到新生,感慨确实多。”东湖老居民黄太天主动当起“导游”,讲述起两口古井的前世今生。东湖居民世世代代在此汲水而饮,“打水人多时村民们会自觉排队,夏天时把西瓜、甜瓜放到冰凉井水里,过会儿再拿出来吃,清凉甘甜、过瘾得很。”黄太天至今记得,几十年前老龙井口旁还有一株“房子大”的老树作为护井树,而井边居民多长寿,大伙也称与饮此井水有关。

  然而光阴荏苒,两口古井也在风雨侵蚀中黯然失色,或井台缺损破败,或四周泥泞不堪,让居民们来此取水后,总有一声叹息。从去年底开始,东湖启动“古井新韵”工程,修建取水石路、新砌麻石井台、平整了古井长墙,并以东沙古井和老龙井为一头一尾,量身打造出古井乡愁文化街,让井与景共同交融成人们心中最挥之不去的乡思乡愁。

  红炉小火点起来,优雅茶艺秀出来,当看到亲手所取的井水在沸腾后,将瓷杯中的绿茶氤氲、化展,市民们在浅啜深闻后,连连感慨馨香直入心底。

  清流喻廉

  千年井百岁木传承廉文化

  纯朴的古井,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井育人、人护井,井与人,世代相依相守。

  如今,焕然一新的两口古井得到了东湖居民更多的爱护,不仅傍晚散步时要到井边走一走,热心志愿者更定期对老井进行清理。当地居民中还流传着关于两口井的顺口溜:“东沙井,老龙井,井井相随、井井好水;团结村,杉木村,村村受益、处处寿星”。

  “现代都市里,尚能使用的老井已不多,每一口古井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与记忆,与其说居民取的是井水,不如说取的是浓厚的家乡味和相邻亲人间的人情味。爱井护井,让老井重换新颜,每个人义不容辞。”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尹卫东如是说。

  千百年来,长沙人以“长沙沙水水无沙”而倍感自豪。因而在寄托乡愁的同时,东湖更赋予两口古井深远的内涵。“井水之清,寓意做人之廉;饮水思源,寓意为人之厚。”尹卫东表示,古语云上善若水,井水透亮而纯净,为人干事更应如井水般坦荡而清白。而在取水饮水时不忘源头、知晓感恩,更是立身之基、为人之要。而这,也正是东湖以古井为载体打造廉政文化长廊的出发点所在。

  感悟“水无沙”的情怀与境界,参加相约最美乡村活动的市民们,更步入东湖精心打造的廉政文化公园。这里20余株百年老树集聚,漫步莲道、欣赏莲雕之余,大伙纷纷在绿树上挂上认领牌,“老树们青翠挺拔的身影扎根大地,寓意着扎根基层、清廉养身,方能屹立百年,这不正是‘廉’字所要表达的内涵吗?”市民彭运华禁不住感慨。

  而以廉文化、乡愁文化为依托,未来的东湖古井文化街内涵将更为深厚。尹卫东介绍,在东湖街道内还有一口与东沙井、老龙井齐名的井叫一字墙井,街道打算对此进行恢复后,将三口井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古井群落,打造一处休闲茶文化园,让更多的人在取井水、喝井水中体会儿时的记忆、淳朴的乡愁,感悟为人的要义,“古井文化、茶文化、廉政文化有机融合,浏阳河畔将呈现一个彰显特色文化风采,为都市人提供慢生活的全新去处。”

  相关链接

  长沙老龙古井记

  何漂

  浏阳河畔,长沙东湖,老龙古井,清澈如鉴,水质甘甜,百姓饮源。历经沧桑,黄泥包围,荒草颓败,污染严重。岁次丙申,暮春之时,政通而人和,物阜而民丰。东湖街道,高瞻远瞩,斥资以重修古井,复其往日乡韵,以求世代传承。

  纵观古今,弦歌不绝;王朝更替,英雄辈出。故事如烟,史海沉淀;文化之脉,于斯延续。览物思贤,感怀昔日;文人骚客,多有咏赞;迁客痕迹,诗赋其上。湘楚神韵,气象万千;乡愁吟诵,动人肺腑。北枕湘江,东饮浏阳;老龙古井,千年未涸。

  红日熠熠,白云悠悠;映影其间,波光粼粼。草树蓬勃,春荣气盛;盈盈无尽,喷薄而出。明月照水,交相辉映;细石生花,浮金跃玉。东湖美景,心旷神怡。而今盛况,百业繁华;锦绣如画,绵延十里;滨河宇楼,耸云如峰。古代遗址,交替城中;游玩胜景,宝珠连串;漫步长街,怡然自得。若逢佳节,张灯结彩;庙会集市,人声鼎沸。往来宾客,无不赞叹此地之民风淳朴,策略得体。

  井,乡土也,亦家国天下也。水,吏治也,亦纲纪法度也。仁政而爱民,民之所爱也。勤政而亲民,民之所亲也。廉政而为民,民之所为也。观其古井,汩汩而涌,清涟如许,为政者应如斯。是故,为任一方,当饮水思源,源正则水善,水善而福泽。

  今重修老龙古井,心系百姓,德育后人,以正本清源也。 

  东湖游览线路图

  古井乡愁特色文化街

  (品井水清甜、观怀旧小品,浓浓乡愁扑面而来)  

  柳子明故居

  (重现先生生平,感悟人格光辉)  

  廉政文化公园

  (古塔书吧矗立参天古树间,走莲道、观莲壁,沐浴廉政清风)  

  格桑花海

  (蜂飞蝶舞、花团锦簇,好一幅悠闲的乡村美景图)  

  人民东路旁体育运动绿园

  (拆违后空地变身自行车赛道、足球场以及4个篮球场、4个排球场,市民还能在此搭帐篷休闲,感受自然)  

  韶光老厂房群落

  (古朴厚重老建筑,见证长沙工业发展历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2 01:06 , Processed in 0.1998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