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往湘江倒坏糕点 九如斋一路吆喝

2015-9-12 16:2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75| 评论: 0|来自: 潇湘晨报

  中秋快到了,人们都要买点月饼品尝,谈到月饼,“老长沙”都知道九如斋有名。九如斋的糕点,解放前就以品种多、质量好闻名全省。此外,九如斋的腊味、香肠、辣椒油、菌油等也有较高信誉。

  九如斋从开业到现在整整百年。关于九如斋店名的由来以及筹建的情况,笔者曾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访问过该店的老店员、作坊的老师傅,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轶闻趣事。

  早在民国初期,长沙市大大小小的斋铺不少(通常糕点食品店统称斋铺),而在繁华地段的八角亭、南正街一带有三家比较著名的糕点食品店——三元斋、三吉斋和三多斋,这三家斋铺都是前门开店,后面设坊加工食品。三店各有特色,也都生意兴隆。当时,有位绸缎铺的老板饶菊生,在长沙商界也算实力雄厚,他看到这三家食品店生意红火,非常羡慕,打算开设一家赛过这三家的大食品店,垄断全市。一天,饶菊生生日,寿筵后,他邀请几位好友商量此事,大家表示赞成。在谈招牌名称时,一位朋友脱口念起了“天保”诗:今天是你的大寿,祝贺你“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这天保诗既有祝贺你福寿延绵之意,又含有超过三斋之义,三三如九,定能超越三元、三吉、三多,用九如斋再好不过了。在一片笑声中,饶菊生就这样定下了招牌,经过一番筹划,1915年10月15日九如斋就在当时的八角亭三尊里挂牌开业了。

  为了使自己的店子超过另外三家,饶菊生真是下足了本钱,做足了功夫,开业前就从广州、上海请来了糕点师傅,生产长沙原来没有的糕点。开业后不久,又用高薪把那三家的掌作师傅和一流的店员先后挖了过来。在产品上,饶菊生提出要品种多、花样新、味道鲜、质量好。在经营理念上“诚信为本、礼貌待客、童叟无欺、热忱周到”。那时,市区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人力车(也叫黄包车),有钱人上街买东西要坐人力车,乘车坐船到长沙的人也要坐人力车。那些上层政要、达官显贵都有自备的车和车夫。而九如斋对那些拖顾客进店的人力车夫,同样热情接待,让学徒为车夫递烟袋(一种抽烟丝的铜质水烟袋)、送茶水,还给些碎饼干给他们吃,卖些廉价食品给他们。这样,长沙的人力车夫就成了九如斋的义务宣传员,且效果很好。

  九如斋也偶尔让工人拖些变质糕点饼干倒入湘江或者送人喂猪,往湘江倒食品也有一套宣传手法,食品由写有九如斋大字的竹篓或木桶装好,用板车从店里拖出,通过繁华的八角亭、坡子街、太平街、下河街等一路吆喝到大西门客运码头倒入湘江。倒掉三两百斤糕点也花不了多少银子,其宣传效果却是轰动性的——九如斋不卖变质食品,很快就传遍长沙全城。以后换来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饶菊生曾经说过“舍不得金秤砣、打不到山枣子”,要赚钱,先得贴钱。九如斋头几年确实亏了点血本,然而,这种放长线、钓大鱼的经营之道十分见效。生意越来越好,利润逐年上升,三四年后,九如斋终于成了长沙市食品行业的老大。到一九三八年长沙大火前夕,九如斋从开业时的七个店员、一个门市部,发展到近300名职工、五个门店和一个大作坊的企业,不但压倒了三元、三吉、三多三店,而且成了垄断全市的食品大店。

  文/郑余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0-7 14:29 , Processed in 0.09210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