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湖南工业记忆】山巅之“城”——探访“世界锑都”锡矿山矿冶遗址

2015-6-30 12:1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725| 评论: 0|原作者: 潘锦|来自: 湖南工人报

《湖南工人报》(2013年11月27日 03版)潘锦 文/图
 

锡矿山烈士纪念碑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中国成立前的锡矿山工程处办公楼现在改建成了展览馆

 

多少年过去了,老街墙壁上“毛泽东语录”依旧清晰可见

 

碉堡见证了锡矿山的风云变幻

 

矿工们在井下机械化作业

 

杂草丛生的山岗上,羊牯岭碉堡巍然耸立



只要从冷水江火车东站走出来,仿佛就能立刻感觉到锡矿山的气息。高耸的楼房、繁荣的商铺,工矿业给这个毗江小县带来了巨大的富足与荣耀。
从市中心到锡矿山脚下,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只要愿意,也可以把车子一直开到山顶。因为要把采炼的矿石运往各地,锡矿山上的公路纵横交错。
不能说“世界锑都”锡矿山只是一座山,因为山上满是厂房、民房和烟囱,万家灯火的夜晚更是充满浪漫;也不能说锡矿山就是一座城,城市里哪有遍地的矿产和一望无际的山野?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站在锡矿山山巅,一幅现代工业科技与农耕文明交织的波澜壮阔的画面呈现眼前。

沧桑遗存

锡矿山产的不是锡,而是锑,生产量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占全国的1/3,有“世界锑都”之称。
早在1541年,锡矿山锑矿就被发现,当时的民众误把锑认作锡,故名锡矿山,并一直沿用了下来。1897年,矿山才正式开采。
锡矿山悠久的采矿历史是刘玉涛告诉我们的,她是该矿山展览馆的讲解员。她说,19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正好是锡矿山100周年矿庆,所以这段历史很好记。
锡矿山展览馆是我省第一家企业展览馆,在新中国成立前的“锡矿山工程处”办公楼原址上建成,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亲笔题写了牌匾,2007年开馆。
跟随刘玉涛走进展览馆大楼,斑驳的红墙、木板楼,仿佛在诉说着这座老矿山风雨沧桑的故事,而当一张张发黄的黑白照片映入眼帘时,我们也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回到了那些久远的年代……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新化县人邹源帆、晏咏鹿探访锡矿山,拉开了近代中国锑工业序幕。
后来,湖南巡抚陈宝箴主持设新化锑矿行政局,实行民采官收官炼,又因技术匮乏和缺乏资金改为商办。当时矿区有采锑公司130余家、炼厂30余座,美、俄、德、英、法、日、西、葡等国也设了“多福”、“开利”、“合利”、“修和”等“洋公司”。
1941年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设立锡矿山工程处,建立了北矿区实验炼厂和南矿区炼厂,收砂炼锑。1949年10月,锡矿山解放,矿产资源收归国家所有。1950年3月,根据中央指示,成立锡矿山矿务局,统一管理锡矿山地区锑的探采。2001年,锡矿山矿务局整体改制为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
刘玉涛说,展览馆现在已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前没有保护意识,厂矿文物丢失很多,馆里只是保存了一小部分,但矿山上现在还有古巷道、送风房、羊牯岭碉堡很多遗存。
羊牯岭碉堡很好找,远远就能看到它孤零零地站立在一个小山岗上。要爬到它跟前却有点难度,小山岗上杂草丛生,碎石交错,一时竟找不出一条上去的路。
矿山老员工廖朝勇一马当先,披荆斩棘,当起了“开路先锋”。当我们气喘吁吁地爬至碉堡面前,只见周围各种齐腰高的茅草在微风中摇曳,而这个青砖石堆砌起来的羊牯岭碉堡却依旧是那么的伟岸和从容。
廖朝勇介绍,1931年,矿商段楚贤的开源公司与同力公司争夺地盘,双方调集军队,发生武装冲突,打死同力公司工人一名。随后,段楚贤私立矿警一连,人枪百余,相继修建了羊牯岭和源和两个碉堡。目前,羊牯岭碉堡是长江以南保存最好最大的碉堡。
推开碉堡破旧的大门,就如进了一个深井,仰头就是一个四方的天。碉堡原先是被搭建的木板隔成五六层的,因年代久远,这些木板都已经腐烂不堪,若不是石壁上的依稀弹痕,恐怕也没有人会想起这羊牯岭碉堡以往的风云历史了。

血性矿山

羊牯岭碉堡下面就是一片灰瓦红砖砌成的民居,走在整齐的老石板路上,静悄悄,好不容易才能看到一两个衔着烟斗的老人家,眯着眼睛有意无意地瞟我们一眼,又自顾自地吸起烟来。
谈起碉堡附近陶塘街的风云际会,廖朝勇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说抗战时期,这里曾云集了20万人,这里是历史的见证者,多少彪炳千古的大事都在这里发生!
20万人?整个冷水江市那时才有多少人?为什么这里现在是如此地静悄悄?
廖朝勇说,锡矿山是湖南第一个建立党组织的工矿企业,革命斗争史是整个矿山发展史里重要的一个篇章。
早在1916年5月6日,锡矿山工人就举行过大规模的罢工,声讨袁世凯的复辟罪行。“血性”和“担当”在这里从来都不陌生!
1925年,负责中共湖南区委工作的李维汉增派肖石月、仇寿松等人来到锡矿山,开展工人运动。是年冬天,中共锡矿山特别支部在肖家湾小学内部成立。
“五卅惨案”反帝爱国大游行、“马日事变”大支援……几乎每一次关乎国家安危的重大事件,锡矿山工人都挺身而出。
“你不要小看脚下的这片土地,说不定这里就是当年的大将军、大英雄站立的地方。”廖朝勇说,当年,红六军团军团长肖克、军团政委王震、参谋长李达等人都来锡矿山登台演讲过,宣传红军的政策和宗旨以及抗日救国的真理。
我们立刻变得严肃起来。这是一片充满光荣与使命的土地,它的故事并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写明白的,但只从锡矿山员工廖朝勇简单的线条式介绍里,我们也能感受到它的厚重和深沉。可喜的是,锡矿山万千职工一直都没辜负这片神奇的土地,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卓越的智慧擦亮了“世界锑都”的品牌。
110余年来,锡矿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锑品生产基地和供应商。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欧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那年代,谁能进锡矿山工作,那是全家族人的荣耀。”廖朝勇1996年就成了家族里的荣耀,他先是锡矿山子弟学校的一名教师,后来进入公司的二级单位当工会主席,现在是锡矿山宣传工作的负责人之一。近20年来,锡矿山的起起落落,正如廖朝勇的个人成长一般,整个矿山的发展也在螺旋式地一路向前。
从漫山遍野的高低厂房一路下来,走进这新旧交织的大小车间。《锡矿山企业宣传片》的一段解说愈发让我们产生共鸣:这是一个点,中国近现代锑工业的起点;这是一条线,1897年发端,向未来无限延伸;这是一个面,锑从这里出发,腾江倒海,奔走于全世界。

文化高地

锡矿山不仅有自己的医院、学校、公安分局,还有自办的电视台、报纸、网站。陈虹在锡矿山工作多年,现在是《锡矿山报》的总编辑,文质彬彬,人很随和。说起锡矿山的历史与发展,他变得严肃和认真起来,语速很慢,生怕少说或者说漏了点什么。
在他如数家珍的介绍里,出现最多的词语是“世界级”、“一流”、“前列”……他把发黄的书籍和老照片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相信他的真诚和真实。
陈虹说,锡矿山100多年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每一次大风大浪,它都能坚挺过来,然后进入另一个高度。
我们问这是为什么?他说,因为“锑都文化”!
“锑都文化”是锡矿山的企业文化,也是矿山职工们多年来奋勇向前的源动力。陈虹介绍说,“锑文化”是结合锡矿山的实际情况,汲取了“海洋文化”、“儒家文化”、“梅山文化”营养而形成的。
“儒家文化”的“仁义礼孝、经世致用”,陈虹表示,这不需太多的解释。但“海洋文化”和“梅山文化”的确造就了“锑文化”的特色。
锡矿山在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背景下开采,一开始就注定了它放眼世界的眼光和胆略,后来在欧美等西方列强掠夺开采的同时,也是把先进的西方采矿技术带了进来。新中国成立后,锡矿山与苏联专家合作,无论是厂矿建筑风格还是工艺技术都深受其影响。现在,锡矿山的锑矿销往全世界,更是与全球的专家、厂商交往甚密。所以,海洋文化始终贯穿整个锡矿山的发展。
锡矿山坐落在冷水江市,这里相传是蚩尤故里。“吃得咸,霸得蛮”的本土“梅山文化”在大部分锡矿山职工的血液里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敢于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地层深处,用汗水与心血,用锄镐甚至十指把璀璨的锑矿石、锌矿石采出来、背出来,建筑起人们日夜居住的高楼大厦,充实起大家经常出行的车船,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付出?
“有了这样的勇气和付出,锡矿山还有什么样的风浪不能趟过?”陈虹说,“锑文化”成就了锡矿山职工的本色,延续了锡矿山的百年辉煌,在未来的发展中,它还将继续着它的光荣使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2 02:10 , Processed in 0.09328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