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老城区的街巷格局和结构

2020-9-30 11:0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32|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长沙老城区的街巷格局和结构

陈先枢

(长沙大学长沙文化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03)

 

摘要: 长沙老城区的街巷格局受所在城市的地理环境、城池布局乃至风物民俗的影响和制约。长沙是一座山水之城,街道走向随山势、水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形成不规则的蛛网式格局。在长沙老街巷的类型和老街的构造特征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街巷类型多变,但有一定的规律;老街上的民居具有造型均衡简洁、色调素净明雅的特点

关键词:长沙; 老城区;街巷格局;结构

 

作者简介:陈先枢(1945—),男,湖南长沙人,长沙大学长沙文化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区域文化史。


一、长沙老城区的街巷格局

 

长沙老城区的街巷格局受所在城市的地理环境、城池布局乃至风物民俗的影响和制约。

长沙素有“湖湘首邑”之称,春秋时期即纳入楚国版图,战国时城邑已颇具规模,成为楚南重镇。大量考古资料表明,战国时长沙城范围东西长700余米,南北宽约600米,东起黄兴路和蔡锷路(今名,下同)之间,南到坡子街一带,西临下河街,北抵五一路与中山路之间。西汉临湘故城的具体位置,东起东牌楼、南阳街,西临太平街、西长街,南达解放西路,北止中山西路、又一村,也就是今五一广场及周围地区。以后,长沙城不断向四周扩展,城中心位置历2000多年没有改变。这得益于湘江与岳麓山的天赋胜地,在世界大城市中并不多见。

宋代,西濒湘江的长沙城已南扩至南门口,北至湘春门,东至浏阳门(浏城桥)。明代长沙已成为人口密集、工商业繁荣的商埠。绕城7公里的城墙开9座城门,即西临湘江4座,东向2座,南向1座,北向2座。从城门口入城都为宽敞的正街,正街与正街之间有许多横街,横街之间还有小巷,纵横交错,构成了整个城市的街巷骨架。从四面城门的数量差异来看,南北方向、东西方向的城门都不是对称的,没有形成“十”字形或“井”字形的中轴线。南面黄道门俗称南门,北面湘春门俗称北门,南门入口大街叫南正街,北门入口大街叫北正街,但南正街与北正街既没有贯通,也不在一条直线上,北正街大约向西偏离南正街50米。古长沙城东西方向也无贯通的主干道,西面四门入口大街小西门正街、大西门正街、潮宗街、通泰街与东面二门入口大街浏正街、小吴门正街更无法对接,而呈齿牙交错之状。这是因为长沙是一座山水之城,城墙的走向、街道的走向都是随山势、水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长沙的街巷不可能形成北方城市那种棋盘式格局,而是不规则的蛛网式格局。但是古人还是讲礼制的,在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的地段,还是要讲南北中轴线对称的,还是有许多局部的“十”字形或“井”字形街道,因此在大蛛网内布满着小棋盘,只不过小棋盘之间无法对接罢了。在长沙东南部山峦起伏之地,更多的是曲尺形、“Z”形、“S”形、“T形”街巷,颇有“曲径通幽”之感。

 

二、长沙老街巷的类型

 

这些街道,就连接方式与街道形状而言,可分成以下许多类型:

1.正街:一般为城门入口通往城中的街道,是老城的主干道,全城的枢纽,代表着全城的气魄,路面宽广。如长沙南正街、北正街、浏正街、大西门正街、小西门正街等,都是主要的中心街。正街与横街相互垂直,呈十字形有的十字大街东西不直通也有的十字大街南北也不直通不直通的原因有的是因地理条件的限制,有的则是从军亊防御角度进行规划的。

2.长街:长街相对于短街而言,也是城池的主干道之一。长沙的东长街、西长街系明代仿北京东长安街、西长安街而建。

3.窄巷:老城街道由于用地紧张,往往出现房屋相连,街道狭窄的状态。每个里坊再用十字街划分,街后还有“坊曲”(街坊中的小巷),坊曲十分狭窄,大多是穷人居住的地方。最窄的小街叫做墙缝,两侧都是大院墙,墙与墙之间的一条缝隙,只能一个人行走或二人并行。黎家坡谭家湾内便有名为“一人巷”的小巷。    

4.口袋路由于老城内房屋密集,大宅占据了小巷的部而出现袋状路北方称“死胡同”,湖 南 “ 断 头 路 ”。死胡同车马行人无法穿行格外安静行人一旦误入,只得原路返回很不方便。

    5.斜街与曲巷:城中若有水沟河道便会产生斜街和曲路,它打破了方形城池的呆板布局。斜街还能缩短距离,便利行人,如长沙东庆街通往东城浏阳门有一条斜街,其街名便叫“东门捷径”。坊街上有大型建筑,但在坊内还有小路通行,小路多井字路。其中民居排得满满的,其间的小路不直通,是弯曲的,所以叫曲巷。曲路有的为曲尺形,有的为之字形,有的为弧形,还有S形的。长沙太平街与茨山街之间的马家巷、孚嘉巷就是典型的曲巷。

 6.环城路:环城路非常普遍,靠城墙而建,有内环和外环之分。环城路有拐角整齐的,有在拐角做弧状的;有环城一周全部贯通的,也有断开的;有明显的,也有不明显的。内环在城墙里,距城墙10米左右。一侧为城墙,另一侧为民房或店铺,长沙称之为墙湾,今存老街名“草墙湾”、“南墙湾”等即是这种类型。外环在护城河之外。古代环城路都没有正规的路面,因为路的一侧是城墙或护城河,一侧是环状路,这种小路,通行的人较少,且是穷困居民,房屋也很破烂。

丁字路与端头路:老城中曾有许多丁字路,路不直通。古时是从军事上考虑的。当敌人入城到端头时,我军可从两侧的街道向丁字端进行火力交叉,还能使敌人迷路。端头路是一条路走到端头,因已到城墙根,路不通了,有时环城路也未接通。这样的路在每个城中都有,走到端头,没有什么景物可供观览。

7.裤裆路与对裆路:裤裆路又称岔口路,实际上是一条路通过来,碰上一处建筑或自然山体挡了道,再分成两条路再往前延伸。如文运街向南走被贡院坪(今三角花园)挡住了,就分成了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两条路。当两个裤裆形路前后相对时,中间环绕阻挡物的路即成了菱形路。这样形式的路,从一端到另端分岔为两条平行路到一定长度,两条路再合而为一。这样人们可以从四面八方进入。这种情况叫做对裆路。

8.河街:即沿河路。城市沿河而建,沿河都有通路。这种通路,旧时路况较差,或为农副产品集散地,或为贫民聚集区。有的河街沿河一侧没有房屋,成了“半边街”,有的沿河一侧也有房屋,但多为“吊脚楼”。湖南的河流大多为“九曲十八湾”,故河街走向也依河流走向而千姿百态,如一字形、曲尺形、U形、Z形、S形等等。河街也有位于沿河城墙内侧的, 如上河街、下河街。因湘江水运之便,清代长沙牙行(经纪行)多分布在河街,尤以土果行、杂货行和玉兰片行居多。

 

三、长沙老街的构造特征

 

1.路面

与北方古城街道路面多为土路相比,长沙老街路面多为石条铺就。湖南盛产石材,据有关文献记载,主要有:麻石(即花岗石,产于长沙丁字湾、浏阳东乡金钟桥、临湘等地)、青石(产于湘西、湘南及浏阳东乡锁匙湾、长坑等地)、白石、红石(即沙石,产于桃源、益阳等地)、粉石(湖北蒲圻输入)等,皆为铺设地面的好材料。近溪涧者,亦用鹅卵石铺路,取携便利,路亦洁净坚固。

麻石街是长沙老街的一大特色。长沙麻石铺路始于清雍正(1723-1736)年间,至光绪初年,无论大街小巷均铺麻石。长沙铺路的花岗石均产自湘江下游的丁字湾,旧时有“丁字湾的麻石五百年长一寸”之说。铺路石均凿成长条形,厚20-30厘米,长60-120厘米,宽30-40厘米,朝天的一面平整,凿较浅的凹槽,以防雨天路滑,朝下的一面则任其粗糙。长条形麻石根据街巷的宽窄,一般按中间横排、两侧直铺的形式,顺路势铺压在土路上,或压在街中的暗沟上。有的街虽绵延数里,仍十分整齐平坦,与街巷两边的民房、店铺相映成趣,显得十分古拙质朴。每逢雨后,素雅的街面被冲洗得干干净净,给人以舒适恬逸之感。化龙池街的麻石铺设方法与潮宗街、金线街稍有不同。两侧直铺,中央亦直铺一道麻石,将街面一分为二。中间直铺麻石,左右则为横排麻石。有的麻石街的铺设还有一法,即在街中心铺3块并列的石条,两侧还是用土,这是为了节约石料。

20世纪20年代开始,因麻石路面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交通运输的需要,长沙市政当局开始实行路面改造计划,到60年代末期,麻石路面全部改造成水泥路面或柏油路面,仅剩下潮宗街、金线街、化龙池、白果园等少数麻石街作为长沙城市变迁的历史见证。

有的老街两侧还铺设有人行道,宽仅1米左右,高出街面15厘米左右,阶沿用石砌或砖砌,路面多为三合土,间或有铺青砖或石板者。直到20世纪30年代城市修筑大马路后,才普遍有了较宽的专用人行道。

2.下水设施

老街的下水设施分明沟和暗沟两类,大都不设管道。旧时许多城镇街巷两边的下水道多为土质明沟,但长沙老街的明沟要比其他城市先进,多用麻石彻成凹槽或斜槽。

长沙老街更先进的下水设施是地下八大公沟系统。八大公沟原名八大御沟,为长沙旧城区内八条自东而西通往湘江的排水沟渠, 始建于清雍正(1723-1735)年间,因经皇帝御批,故称御沟。公沟底部、边墙均为麻石,麻石盖板与麻石街面连为一体,深、宽各1米左右。如流经白果园、化龙池的公沟为第七公沟,今存遗迹,已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第七公沟流经东、南、西三区,总长35768米,主沟起自都正街,经红光街、东门捷径、永庆街、丰盈里、白果园、化龙池、大古道巷、晏家塘、南门口,沿西湖路南侧入湘江;接纳高正街、尚德街、解放路、文庙坪、里仁坡、天心路、城南路.马益顺巷等高地支沟来水,汇水面积117.92公顷。

1930-1932年,长沙市政处对一、二、三、七公沟分段进行疏浚,计疏浚长度8400米。1947年,市政府工务局动员20余人,调查淤塞情形,写出了报告。1949年10-12月,市人民政府建设局对八大公沟现状作了调查,组织专业队伍疏沟。1950年,共疏浚公沟14278米,修理改建公沟4675米,挖出污泥5876吨,大部分改成砼质管道。基本解决了当时一些沟段多年淤塞、排水不畅现象。

 

3.老街民居

老街两厢除少数地段为官衙、寺院等建筑所占据外,大多数为民居与店铺。有的老街民居较集中,往往多条街巷连成一片,形而一个个居民区;有的老街店铺较集中,形而一条条商业街。当然也有许多民居与店铺杂处的街道。

长沙老街上的民居具有造型均衡简洁、色调素净明雅的特点。多由前后两个一明一暗的3间房组成,屋体的构架采用“三间四架”、“五柱八棋”的形式,灵活运用吊脚楼穿斗、马头山墙等手法构成多变的形制。中间为一内院种植花木,形制较小者则成为天井,以此作为整个住宅平面布局组合的中枢。房屋的空间高大通敞,便于通风除湿。房顶覆青瓦,墙体刷白粉,其山墙多做成“马头墙”,又称“风火墙”或“封火墙”,用以封闭隔绝邻居可能发生的火灾。封火墙高出屋面,随屋顶的斜坡而呈阶梯状。

旧时由于长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形成高下有等、内外有别、长幼有序,以及中为尊、东为贵、西次之、后为卑等礼仪制度。这种制度反映在民居上,形成以堂屋为中心,正屋为主体,中轴对称,厢房、杂屋均衡扩展,天井院落有序变化的基本格局。

老街民居,反差很大。清末以来,湘军将领及民国湘籍军政要员不少都曾在长沙等古城广建深宅大院、公馆别墅、玉宇琼楼,散落四区,花木扶疏,宽敞而气派。城镇一般富裕人家住宅的典型单位布局为:大门临街,门内为过堂;过堂两侧为两耳房,为仆人住房;第一进堂屋为全家活动中心,两侧是正房,为主人的卧室;第二进堂屋设有祭奉祖先的供设,两边正房是晚辈卧室;厢房放置家庭生活用物,退堂屋放置杂物;厕所设在后院隐蔽处。而在河街等贫区民,多见低矮破烂的茅屋棚户,伸手触瓦,拥挤潮湿,为无产者聊蔽风雨之所。市井街巷店房,多为木架砖瓦结构或竹木结构。

总的说来,城镇老街民居可分为公馆和普通民居两大类型。

官员的私宅称“官邸”,俗称“公馆”,较豪华民房亦称“公馆”。这些公馆一般都是由单独的大门、庭院和主体建筑构成的独立住宅。长沙城市近代公馆多为砖木结构,少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砖、瓦、石灰、花岗石多为本地材料,如长沙建筑物红砖上至今可见“裕湘”字样。基础处理习惯用花岗石鼓形墩作木柱基座,墙基以石灰、砂、碎砖三合土垫底。早期公馆外墙多为青砖清水墙,墙体以“六一尺”(20×333×333厘米)薄砖斗砌填土,或“六九寸”(10×20×30厘米)大砖眠砌。后期公馆逐渐以机制红砖取代青砖。正屋所用屋架常用五柱落地,进深较大的常用七柱落地。屋面一般用小青瓦,中后期公馆发展为机制筒瓦。院墙挑出檐口用方椽,一般挑出4560厘米,不做封檐与沿沟。主体建筑挑出檐口用钉挂楼板,并加沿沟。

出于治安和人身安全的需要,院墙较高,一般高于4米。沿街及沿院墙一般布置辅助用房、人院大门和天井。大多数公馆都设置前后天井。前天井实际上成为巷内公共空间与户内居住空问之间的过渡空间,后天井一般作洗漱之地。临街公馆都是独门独户,但又户户相连,所以分户墙便演变成了具有长沙传统特色的马头封火山墙。清代封火墙富于变化,有波浪形、猫弓形、大弧形、翘角形等等,但到民国时期一般已简化为“一”字形或梯级形。

上了小富的人家,住宅装修都十分讲究。公馆大门为两扇厚杉树板拼成,门外壁镶竹条或嵌铁钉,有铜质门环,其底座饰貔貅图案。有的在大门一侧另嵌小门或瞭望窗口。大门框架用饰花的麻石建造。中型公馆进大门约五步有木板鼓壁,俗称“中门”,逢婚丧喜庆或迎接贵宾则将中门打开。进中门为天井和正厅。正厅设神龛,两侧摆雕花靠椅。正厅反面为倒厅,摆花卉盆景、金鱼缸等,亦称花厅。小宴设于花厅,大宴设正厅。正厅两侧各有厢房二间,上厢房为长辈卧室,下厢房为幼辈卧室。厨房、杂屋设花厅后面。大型公馆的天井两侧另辟横厅,有八方门或月形门,门侧有楹联,门额有横披。横厅供佛像、财神或关公像,其两侧各有卧房。不设横厅的公馆一般有三进或五进,每进有厅堂,堂正中悬挂长轴画幅,俗称“中堂”。中堂多为“福禄寿三星”、“岁寒三友”、“钟馗捉鬼”之类的国画。

民国时期有一种专供租赁的民房称小型公馆,多木质结构,仅前门和毗邻的外墙为砖砌。小型公馆纵深为二至四进,每进有堂屋,左右分三开间或四开间。有的公馆开始修建多层楼,打破了清代民房不得高于抚台衙门和文庙规定。大部分公馆内有水井,凡有水井的民房在大门口钉有“井”字标牌,供消防急需。1904年长沙开埠,洋行、外侨蜂拥而至,建起了一栋栋“洋楼”,加之沪、苏等沿海地区商人入湘,长沙城民居逐步融入了西方的建筑元素。据1909年《长沙日报》载:长沙马太生绸庄“今夏改造新式样楼门面”,钧和绸庄“仿造洋楼”,湘南京帽靴庄建“以合新式洋楼门面”。可见民众开始模仿洋式建筑的一些手法。但纯粹的西式建筑却很少见,只是造就了许多中西合璧的公馆。这类建筑所作的改进主要有:天井平面布局更为自由,入口大门采用西洋古典的拱券式样,一、二层采用“券廊式”风格,壁柱柱头、墙面线角、楼梯扶手、栏杆花样等采用西式做法。住房讲究宽敞明亮、空气流通,分别建有起居室、书房、餐厅、卫生间、储藏室等。很多达官贵人的公馆都属于这种类型,形成了特定历史时期带有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时代特征。

4. 老街店铺

长沙老街上的店铺大致有两种类型:

一为公馆型。公馆型店铺为砖石墙壁黑漆木制大门进大门正中有香案财神条屏书画厅上方摆茶几靠椅陈设富丽堂皇正厅的一侧为铺房规模大的店铺正中为花厅有水池假山花卉铺台末端靠正厅处竖黑漆招牌“老一言堂“童叟无等字语这类店铺多经营绸缎布疋金银首饰银行钱庄南食品等20世纪30年代,砖墙大门逐渐拆除,改装成玻璃门顾客路过即可一览店内陈设有的商店播放留声机或雇请乐队吹打,以广招徕。

二为当街型。当街型店铺的铺房全部裸露入夜时用木板嵌合封“关板子”。摆设样品的玻璃柜俗“宝笼”。鱼行日杂分架摆设不用宝笼当街店铺要选择交通方便或人烟稠密处特别以街道拐角处最佳江西客商素来讲“拐角码头”,“江西老表真正恶跑到长沙占拐角之谣店铺招牌讲究醒目以引起行人注意有的招牌用横幅悬于街心或用布帘竖的木招牌矗立于人行道上当时“坐牌”。茶楼酒店当铺则挂一面大旗旗上“茶“酒“当字样当街型店铺多为中、小型商店,约占当时商店的80%。

5.街口牌坊

长沙老街旧时许多街口立有牌坊,有石质、木质、砖质之分。有的牌坊名也成为一个时期的地名。如长沙河西 “牌楼口”入口处立有“岳麓书院坊”,石质,明嘉清四年(1525)同知严陵创建,上泐“岳麓书院”四大字;“楠木厅”入口立有“护国佑民坊”,楠木所制,原真武宫所立,相传为明吉藩建;“湘春门正街”(今北正街) 入口处立有宗伯师臣坊,石质,明天启四年(1624),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庄天合所立,坊题曰:“泰山梁木,四方名卿,硕彦迁客,骚人舟车所至,登临凭吊者留题户壁常满”。上述三坊,清代屡有修葺,

至光绪年间犹存。今牌楼口岳麓书院坊已重建,另二坊无存。

明代长沙城牌坊众多,据明崇祯《长沙府志》载:王府坪(今樊西巷一带)有六坊,吉宣王立,坊额分别为“明德懿亲”、“圣勑重褒”、“帝脊忠慈”、“俭慈为宝”、“天眷孝友”、“忠孝贻谋”;南门外有二坊,坊额为“乐善可风”、“上游雄镇”;府署周围有五坊,坊额为“承流宣化”,“会元”(明进士张治立)、“状元学士”、“天官少宰”、“节镇吴粤”;善化县署前有四坊,坊额为“弦歌”、“龙脉先收”、“高步天衢”、“黄榜题名”。另外,大西门内有“柱国”坊,李东阳立;北门有“东官日讲”坊,庄天合立;灵官渡有“道岸文津”坊,宋张栻建,大西门有“三湘胜迹”坊,等等。

长沙老街古潭街西侧原有名为“孝顺坊”的小巷,相传元代有孝女翊剌氏,在此地黄香井旁割股救母。明代这里树起一座牌坊,即孝顺坊,即为表彰翊剌氏的孝道而立。到清末,孝顺坊字迹剥落,渐就倾圮。宣统元年(1909),居民争买坊下地基,终为粮商贺久悌所得。贺将坊石撬倒,欲在此建房,街邻不服,与他展开诉讼。拖到宣统三年,善化县衙才断定坊地仍归地方公有,罚贺出钱若干,又捐得若干,新建一坊,轰立街旁,到民国中期犹有新色。

这些街口牌坊多为麻石构筑,结构大同小异,一般为四柱三门。长沙今仅存的老街石坊为位于西文庙坪巷的“道冠古今”石坊,原为长沙府学宫西入口牌坊,由花岗石砌成,高约10米,宽约6米。石坊始建于明代,清同治五年(1866)重建。学宫东入口原有一座“德配天地”石坊,规制与今存石坊完全相同,惜于“文革”时为作“四旧”拆除。因“道冠古今”石坊的两端被民房卡住,而未拆成,故能幸存至今。古石坊共分三层,最下面的石廊上面有两头凸出的半米高的石狮子,中间有石绣球。第二层雕刻的是石竹、花草。第三层是镂空的石窗,有两条一米来长的鲤鱼。“道冠古今”和“贤关”坊额的上下为“二龙戏珠”镂空浮雕,盘龙错杂,宝珠为飞舞的“中国结”所缠绕,甚为精美。

与牌坊相似的还有里门。古城长沙有许多以“里”为通名的街巷,如太傅里、九如里、三公里、锡庆里、孝友里、同仁里、桐荫里、建湘里、衡清里、西园北里、西陵里、德厚里、宇仁里、江宁里等等,类似于上海的“里弄”,相当于今日的“居民小区”。很多里巷的入口建有里门,多为砖砌。长沙保存得最好的里门为九如里里门。门建于民国时期,为红砖所砌,坊顶系山字形女墙,门上方嵌有汉白玉石额,“九如里”三字为著名书法家黎泽泰所书。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2-21 20:44 , Processed in 0.10079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