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章盛莉)通过生态环保的技术进行土 地整治,既提高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又为田地间的生物留下了生存空间——全国最大、湖南首个耕地生态保护型土地整治项目近日在长沙县金井镇涧山村完 工。前日,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中德低碳土地利用项目的专家来到金井镇涧山村实地考察,充分肯定了该项目的示范效果。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表示,明年将 在全市推广耕地生态保护型土地整治技术,初步计划在每个县(市)实施两个项目。 在长沙县北部的金井镇涧山村,整治过的生态沟渠不见混凝土衬砌硬邦邦的“冰冷”面孔,内壁上的“生态孔”为水生动植物留足了生存空间,一派生机盎然。金 井镇涧山村项目是长沙首个耕地生态保护型土地整治创新试点示范项目,也是国内最大、湖南首个耕地生态保护型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规模277.34公顷,总投 资1418.40万元,去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已经竣工。 记者在现场看到,沟渠内壁整齐排列着巴掌大小的圆孔,这些“生态孔”为泥鳅、鳝鱼等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渠内还设有专门的横向生态带,将封闭的水渠和田间 打通,给水中的小动物们留出逃生通道。每隔约50米,渠道旁还设置了方便青蛙蹦上蹦下的小斜坡和供其休息的生物池,专家们形象地称之为“青蛙宾馆”。 据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介绍,涧山村耕地生态保护型土地整治项目采用的生态技术主要包括生态沟渠、生态田间道路、农田渍水净化系统、生态护堤、生物通道等 内容。土地整治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大大减少了砂石水泥等建材用量,降低了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同时保留了生物多样性,最大程度地保护了生态平衡。通过项目的 实施,沟渠路等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农业企业与农民签订了700多亩的土地流转合同,正在进行规模化生产与经营。在工程造价上,生态型整治项目相比传统整 治项目单项工程建设标准以及工程预算单价并未提高,大部分工程单价还有所下降,节省资金还可为当地群众解决更多的实际生产生活需求。 目前,市国土资源局已经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多次研讨和论证,得出了该项目试点经验可推广的结论。按计划,耕地生态保护型土地整治技术明年将在全市扩大试点,每个县(市)将先启动两个项目。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2-6 00:45 , Processed in 0.09204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