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柳子明传

2014-10-10 15:1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3753| 评论: 0|原作者: 安奇|来自: 东湖街道办



一、告别忠州郡

1894113日,柳子明教授诞生于朝鲜半岛南部忠清北道,风景秀丽的汉江之滨忠州郡利柳面永平里的一户自耕农家庭里。他的父亲名叫柳种号春湖,曾经任职道(相当于中国的省〕的主事(即秘书)长达三年,是一位典型的儒教徒。柳子明回忆起父亲时,常常这样称谓他。柳子明先生的母亲李氏,粗识朝鲜文字,勤劳温顺。柳子明的哥哥是个淳朴的农民。

柳子明父辈有兄弟四人,他的父亲排行第三,大伯是一位心胸豁达,有见识的老农。他对酷爱读书的柳春湖十分钟爱,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使柳春湖成为这个家族惟一的读书人。后来,柳春湖得到一位荣任平壤道道台(相当于省长〉老同学的垂顾,在那里当了三年主事, 可是柳春湖不谙官场人事不擅钻营,只知道读死书,也不善理财,三年之后,仍旧回归故里,把三年的薪俸悉数交给长兄处理。

柳子明的大伯也看清了这位三弟在宦途上是难以发迹了,于是把这笔薪俸置田数亩,购草屋三间,买犍牛一头,交给柳春湖过活。

柳春湖以后就留在故里村塾教书,也算是有了糊口的职业。柳子明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乡村度过的。童年时代他在父亲教学的村塾读四书五经,以后又进了普通学校学新学,1916,他毕业于水原农林专科学校。

农林学校设在汉城附近的水原,当时汉城还设有工业专科、商业专科、师范专科共四所学校,这是当时朝鲜最高的学府。汉城当时是朝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民族矛盾在这里表现得十分尖锐和突出。柳子明从农林专科学校毕业以后,曾回到家乡的农业学校任教师。

1910年,日本殖民主义者吞并了朝鲜。日本殖民主义者对朝鲜的残暴统治,激起朝鲜人民强烈的仇恨和反抗。从少年时代起柳子明就饱尝了亡国奴的屈辱与苦痛。1916年,他回到家乡教书时,常常和年轻的同事及思想进步的学生在一起评击时政,痛斥日本侵略者的残 暴,发誓要雪亡国之耻。

本殖民主义者为加强对朝鲜人民的严厉控制,连朝鲜农村的学 校也不放过,统统派日本人来担任学校的校长。在学校每天早晨的点名、纪念会上,日本校长强迫学生喊天皇万岁,深怀亡国之恨的朝鲜学生,故意喊天皇亡岁,以发泄内心的愤怒。

191931日,汉城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三一”独立运动,朝鲜各界代表33人,在汉城公园的群众大会上独立宣言,几十万人在汉城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这在朝鲜历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有深远影响的政治事件。柳子明当时在忠州郡,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激动分,当即借欢送毕业同学为名,在当地一个偏僻的山庙里,略备薄肴,邀了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和学生聚会。他在会上慷慨陈词,痛切地指出:为了祖国的光复再也不容苟且偷生。难道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日本殖民主义者揉躏吗?说着,说着,他自己不禁热泪满面、痛哭失声,在座的人也都义愤填膺,大家都认为这是响应全国性独立运动的时候了。

就在这次聚会后的第三天晚上,柳子明的一位同学悄悄来通知他,警察局已将他的名字列人黑名单。柳子明连夜赶回乡下家中,与年迈的双亲和哥哥及妻子、幼儿见了一面,没料到这一次的会晤,竟是和亲人们的永别。

19193月,他只身由忠州郡来到汉城,住在朋友家里,在这里,他结识了革命者李秉沏、金学奎等人。这是他革命生涯 的一个转折点。

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 巴黎和会正在召开,朝鲜流亡独立临时政府派金奎植、赵镛周到巴黎,要求参加巴黎和会,并要求按照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民族自决的原则,承认朝鲜独立。由于日本代表的野蛮反对,朝鲜流亡 独立临时政府派去的两位代表,没有能够出席巴黎和会。但当时的巴黎世界各国代表和记者云集于此,朝鲜代表为桿卫祖 国主权所进行的宣传活动,还是产生了相当大的政治影响。

鉴于上述情况,柳子明与李秉沏、金学奎等人为声援朝鲜 流亡独立临时政府派往巴黎的代表捍卫祖国主权的政治行动,在汉城发起组织了 独立外交声援会,由白信永、李秉沏的夫人、金学奎的母亲、金元庆、崔淑子等人为主要成员。

汉城的革命组织爱国妇人会,发动全国妇女为祖国独立运动踊跃募捐,盛况空前,令人感动。朝鲜妇女暗中奔走相告,纷纷把头簪、戒指、耳环、项链等取下来捐献,有一次募捐的金银首饰竟装满整整一皮箱。爱国妇人会还秘密派遣金元庆作为代表来到中国上海,与朝鲜流亡独立临时政府取得联系,表示拥护朝鲜流亡独立临时政府的领导。

在日本殖民者的铁蹄下从事地下革命活动,随时都有被捕的危险。柳子明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常常怀念生活在忠州郡日本侵略者军刀下的年迈双亲,怀念年轻的妻子、幼儿,为了严格遵守革命纪律和革命斗争的需要,他忍受着别离的痛苦,始终没有能去看望亲人。

1923年,柳子明从汉城再次来到中国北京,他从一位父辈的革命者那里,零零星星得到过一点关于家庭的信息。一直到1930年,他来到上海江湾立达学园农村教育科任教时,生活相对地比较安定,方与远在日本的一位侄儿取得联系,才知道他远在忠州郡农村的双亲和大哥,由于生活十分艰难,都先后死于忧患和贫困。

国恨家仇,使得这位坚强的朝鲜汉子,也不禁潸然泪下,觉得自己肩头上的担子更加重了。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1 09:32 , Processed in 0.09941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