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启示到实践 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消耗体力,经常用的钥匙,总是闪光的。 ——富兰克林 柳子明教授旅居中国逾64年。他治学、科研所涉猎的范围极广,从果树、花卉、温室栽培到农业考古;从农业发展史到现代科学技术…… 博学,来自勤奋。 这颗充满智慧的头颅里,充满伟大的国际主义友爱;宽阔 的胸怀里,容载着多么巨大的政治热情与科学抱负。柳教授曾 诚恳地告诉人们,是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教导,使 他开阔了眼界,得到了启示。 毛泽东主席曾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中国已经有了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毛泽东主席又说:“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 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发明家、政治家、军 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 发掘和学习伟大的、古老的中国这些珍贵的、丰富的文化 典籍,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做到“古为今用”,这就是国际友人 柳子明教授的夙愿。他深深地热爱中国。 柳子明自幼学过古汉语,这为他阅读中国古籍提供了很多 便利。他怀着极大的兴趣和友好的感情,投身于中国农业古籍 浩瀚的海洋,辛勤地记下了大量的笔记、摘录。中国古代农业 的文丰富了他编写的教材,并引导他的科学实践。在散见 的柳子明教授在农业方面的专论、文稿中,引经据典,处处可 见,真正做到了 “古为今用”。而对中国古代农业的深人研究, 为他后来探讨“世界水稻的起源和发展”这个十分重大的农业 科学课题,提供了基本条件。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1 13:29 , Processed in 0.09583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