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浏阳河山水之旅

2014-8-1 14:4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474|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撰稿



 

磨盘洲

 

    磨盘洲亦称磨盘滩,位于长沙县黄兴镇浏阳河黄兴大桥下游千米处江中。清光绪《善化县志》载:“磨盘滩,县东二十五里东山市下,滩上有大石磨,故名。”岛上风景秀丽,树荫农舍,鸟语花香,幽静闲适,使人流连忘返。

    据考证,磨盘洲为浏阳河泥沙冲积而成,原本是桂花村蔡家垸一侧沙洲半岛。由于河床改变,使沙洲独立河中,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岛。磨盘洲面积约有0.25平方公里,岛高与东岸桂花村、西岸上黎家圫(今属雨花区)老河堤差不多。汛期与枯水期水位落差约3—5米。洲南北走向,东西两冀为河道。东边河道较浅,夏季可徒步涉水而过。西边为主航道,昔日能通过百吨货船。枯水时节只有小渔船能过。磨盘洲形状酷似磨盆。上扇磨盘浮出水面,浪花盘旋,盘园亦洲园。下扇磨盘端接河底,虎踞龙盘,任凭河水冲击,“我白岿然不动”。远观磨盘洲,体态丰满,轮廓柔和,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令人赞叹。

    20世纪70年代,磨盘洲曾辟为桂花大队的果林场,耕地扩展到100亩。环岛奇花异草,茂林修竹。每当桃李盛开,这里红树青坡,斜阳石径,桃花流水,别有洞天。盛夏踏上沙洲,只见槐柳参天,藤萝倒挂,林茂幽深,令人暑热顿消,疲劳即逝。到秋天,秋高水落,河沙显露,石径盘旋,两冀流水潺潺,洲头平湖映月。风帆与林晖相映,橹声与鸟语共鸣,充满诗情画意。中秋夜宿洲尾,可卧江听浪,河中赏月。清风习习,皓月秋波,令人陶醉。

     清朝末年,磨盘洲还是一个长满芦苇和荆棘的荒洲,从东岸到洲上可以徒步涉水而去。荒岛无人。光绪十六年(1890)浏阳葛家乡一个叫周先谷的农民,百里之外来到了荒洲,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通过东岸罗氏族人的应允,只身进驻磨盘洲,搭起茅棚,垒起石灶,效法愚公,开挖沙洲。当年种上庄稼,获得收成。于是次年他又说服家人举家迁来开发磨盘洲。正当周氏家庭准备大干一场时,西岸黎氏家族“眼红”了,状告沙洲“归属未定”,与东岸罗氏家族打起了“官司”。周先谷有胆有识,他联合罗氏家族,以“主航道界定论”说服县官,有理有据地赢得了官司。于是周先谷成了磨盘洲上第一个真正的主人。同时,罗家祠堂的人还在洲的东边河墈上建了一土地庙,并把吃“冬至酒”的活动移到磨盘洲上进行。归属定后,轰动了长沙东乡,后来长沙县五美乡陈姓,仙人市芦姓,本地刘家园子的刘姓都先后举家迁来洲上开发沙洲,共谋生计。连年开发使磨盘洲拥有30余亩耕地,从此沙洲成为新的定居地。    。

民国三十至三十三年(1941—1944),日冦4次犯湘,国民党爱国将领薛岳将军奋力抵抗,磨盘洲经历了一次血的洗礼。1944年一股日军从长沙沿长浏古道经磨盘洲西岸的东山市向江西逃窜。国军的一个团,在东岸蔡家园河墈上修筑工事进行堵截。日军选择磨盘洲为突破口(主航道最窄处),先是飞机狂轰滥炸,实后重炮轰击,磨盘洲被打得千疮百孔,蔡家园河墈夷为平地,我抗日军民舍生忘死,以血肉之躯筑成防守阵地,血染磨盘洲。岛上居民帮助抗战部队修工事、运弹药、送饭菜,战后又迅速清理弹壳,健筑河堤,开发土地,重建家园。

今规划建磨盘洲生态公园,设计有水景广场、趣味码头、文化草坪、历史步道、架空平台、七彩花带、湿地生态、儿童乐园等景观和场所。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26 18:49 , Processed in 0.11065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