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古人笔记卷二古史钩沉

2014-6-29 16:2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276| 评论: 0



贾谊被弃长沙缘于文帝失于轻信

    文帝虽天资仁厚。然失于轻信。赏罚之命,往往出于一时,而不加审细。所以当时之人,卒能救止,不至丽于过之地。季布为河东守,人或言其贤,则召以为御史大夫。又或言其使酒,则罢归故郡。贾谊通诸家之书。廷尉言其能,则召以为博士。绛灌言其擅权,则弃之长沙。

(宋王《野客丛书》)

 

鸟入贾谊室

    贾谊为长沙王太博,四月庚子日,有鸟飞入其舍,止于坐隅,良久乃去。谊发书占之,曰:“野鸟入室,主人将去。”谊忌之,故作《鸟赋》,齐死生而等祸福,以致命定志焉。

(晋干宝《搜神记》)

 

贾谊一太息

贾生《治安策》可为痛哭者一、流涕者二、长太息者六。今以史考之,少一太息,意《新书》内则俱载之,奈分为各篇,又不似史之撮其要,后复逐篇对以史文,惟《铜布》一篇史未曾取,疑即是也。不然,何以曰“可为长太息者此其一”也?

(明朗瑛《七修类稿》)

 

祝良单骑入城招降区怜

    祝良,字邵平,长沙人。博学有才干,汉顺帝永建中为洛阳令。值天旱,暴身庭偕,引咎自责,大雨如注。时庞参为太尉,参妻有疾,前妻之子投于井而杀之。良闻之,率吏卒入太尉府,案实其事,发其罪状,会灾异策免参。有司以良不先闻奏,辄折辱宰辅,被逮诏狱。洛阳人吏守阙,请代者日数十万人诏原之,出补九真太守。日南徼外蛮区怜等,犯象林,杀长吏。良单骑入城,招以威信,降者如堵,岭外悉平。

(明廖道南《楚纪》)

 

张仲景官长沙太守

仲景,南阳人,名机,仲景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以宗族二百馀口,建安纪年以来,未及十稔,死者三之二,而伤寒居其七。乃著论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善医者或云仲景著《伤寒论》诚不刊之典,然有大人之病,而无婴孺之患,有北方之药,而无南方之治。此其所阙者,盖陈蔡以南不可用柴胡、白虎二汤治伤寒,其言极有理。

(晋王叔和《次按名医录》)

 

孙坚起兵

    董卓盗国柄,天下共兴义兵讨之,惟孙坚以长沙太守先至,为卓所惮,独为有功。故裴松之谓其最有忠烈之称。然长沙为荆州属部,受督于刺史王睿。睿先与坚共击零、桂贼,以坚武官,言颇轻之。及睿举兵欲讨卓,坚乃承案行使者,诈檄杀之,以偿囊忿。南阳太守张咨,邻郡二千石也,以军资不具之故,又收斩之。是以区区一郡将,乘一时兵威,辄害方伯、邻守,岂得为勤王乎?刘表在荆州,乃心王室,袁术志于逆乱,坚乃奉其命而攻之,自速其死,皆可议也。

(宋洪迈《容斋续笔》)

 

孙权追封兄策为长沙王

    孙权即帝位,追尊史策为长沙王,封其子为吴侯,按孙氏奄有江、汉,皆策之功,权特承之耳,而报之之礼不相宜称。故陈寿评云:“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而孙盛乃云:“权远思盈虚之数,正本定名,防微于未兆,可谓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其说迂谬如此。汉室中兴,出于伯升,光武感其功业之不终,建武二年,首封其二子为王,而帝子为封,乃在一年之后。司马昭继兄师秉魏政,以次子攸为师后,常云:“天下者景王之天下。”欲以大业归攸。以孙权视之,不可同日论也。

(宋洪迈《容斋续笔》)

 

孙权使赵达占长沙

    吴太平二年,长沙大饥,杀人不可胜数,孙权使赵达占之,云:“天地川泽相通,如人四体鼻衄,炙脚而愈。今余干水口暴起一洲,形如鳖,食彼风气可祠而掘之。”权乃遣人祭以太牢,断其背,故老传云,饥遂止。其水在饶州余干县也。

(明董斯张《广博物志》)

 

故尉城

    长沙西北七十里(编者按:今望城县铜官镇),故尉城,孙权使程普为西部都尉以防关羽,因立此城。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

 

湘西故城

    湘水左径麓山东,上有故城。故城无名(编者按:今岳麓区黄鹤村土城头),盖吴湘西城也。又云:湘西县初治麓山,兵争据险。故临湘、湘西治城相距不远。何承天徙衡阳郡治,湘西则先与湘东对治。而长沙郡为湘州治,又重于湘东,故移而之下以辅州,若今武昌、汉阳二府对治也。齐世湘南县废,并入湘西、湘乡、新康、衡山诸县,至是而湘西又徙治于晚州,所谓今县南百六十里者。

(清陈运溶《湘城访古录》)

 

桓雄与韩阶

恒雄,〔晋〕长沙人也,少仕州郡。谯王承为湘州刺史,命为主簿。王敦之逆,承为敦将魏乂所执,佐吏奔散。雄与西曹韩阶、从事武延并毁服为僮竖,随承向武昌。乂见雄姿貌长者,进退有礼,知非凡人,有畏惮之色,因害之。

韩阶,长沙人也,性廉谨笃慎,为闾里所敬爱。刺史谯王承辟为议曹祭酒转西曹书佐。及承为魏乂所执,送武昌。阶与武延等同心随从,在承左右。桓雄被害之后,二人执志愈固。及承遇祸,阶延亲营殡敛,送柩还都,朝夕哭奠,俱葬毕乃还。

(明周圣楷《楚宝》)

 

尹虞二女

尹虞二女,〔晋〕长沙人也。虞前任始兴太守,起兵讨杜弢,战败。二女为弢所获,并有国色,弢将妻之。女曰:我父二千石,终不能为贼妇,有死而已,弢并害之。

圣楷曰:杜弢初为长沙醴陵令,固巴蜀流人之乱,遂自称湘州刺史,攻破郡县。是时始兴太守乃严佐也,亦率众攻弢,为弢所败。故史称尹虞前任始兴起兵讨弢者,当是与长沙太守崔敷等同倡义被害耳。然其事非二女之贞烈,亦竟不传矣。嗟乎,晋末闺帷罕树风节,亏闲爽操,相趋成俗。三月歌胡,惟见争新之饰;一朝辞汉会徴恋旧之情。每诵此语,为之惭愤,安得苕华之玉书,此二女配食湘灵。

(明周圣楷《楚宝》)

 

陈叔慎斩隋使

陈叔慎,[陈]宣帝子,封岳阳王,湘州刺史。隋遣庞晖略地至湘州,叔慎伪奉降书,晖克期来会,伏甲斩之。隋薛胄复以兵至,兵少不敌,为胄所杀。

(清王先谦《湖南全省掌故备考》)

 

李承单骑入湘州

李承,[唐]高邑人,为湖南观察使,有名于时。德宗时,迁山南东道节度使。时李希烈据湘州,帝虑不受命,欲以禁兵卫送承。承辞,请以单骑入。既至,希烈舍承外馆,迫胁万端,承以死誓,希烈不能屈。

(清王先谦《湖南全省掌故备考》)

 

刘蜕“破天荒”进士

荆南解比,号天荒。〔唐〕大中四年,刘蜕以是府解及第。时崔铉作镇,以破天荒钱七十万资蜕。蜕谢书略曰:“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曰“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尔来余知古关图、常修,皆荆州之居人也,率有高文,连登上科。关即衙前将校之子也,及第归乡,都押已下,为其张筵。乃指盘上酱瓯戏老校曰:“要校卒为者。”其人以醋樽进之曰:“此亦校卒为者也。”席人大噱。关图妻,即常修妹,才思妇也,有《祭夫文》行于世。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

 

刘蜕文粲如星光

唐刘蜕《文冢铭》,自评其文粲如星光,如贝气,如蛟宫之水,此喻最妙。文冢在今潼川州,予康熙壬子曾过之,为赋一诗。唐末古文,并称樵、蜕。蜕《文泉子》,予所手录,然不逮樵远甚。樵之文,在大中时惟杜牧可称勍敌。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

 

晚唐父子名将罗弘信、罗绍威

[唐]中和中,魏博帅罗弘信,初为本军步射小校,掌牧圉之事。曾宿于魏州观音院门外,其地有神祠,俗号曰“白须翁”。巫有宋迁者,忽诣弘信谓曰:“夜来神忽有语,君不久为此地主。”弘信怒曰:“欲危我耶?芽”他日复以此言来告弘信,弘信因令密之。不期岁,果有军变,推弘信为帅。弘信状貌丰伟,多力善射,虽声名未振,众已服之。累加至太尉,封临淮王。

    弘信卒,子绍威继之,与梁祖通欢结亲,情分甚至。先是,本府有牙军八千人,丰其衣粮,动要姑息,时人云:“长安天子,魏府牙军”。主使频遭斥逐,由此益骄。绍威不平,有意剪灭。因与汴人计会,诈令役夫肩笼内藏器甲,扬言汴帅葬罗氏之女。绍威密令人于兵仗库断弓弦共甲襻,夜会汴人,擐甲持戈,攻杀牙军。牙军觉之,排闼入库,而弓甲无所施勇也。全营杀尽,仍破其家。人谓牙军久盛,宜其死矣。绍威虽豁素心,而纪纲无有,渐为梁祖陵制,竭其帑藏以奉之。忽患脚疮,痛不可忍,意其牙军为祟,乃谓亲吏曰:“聚六州四十三县铁,打一个错不成也。”绍威卒,其子周翰继之,俄而移镇滑台,罗氏失去其国矣。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4-6 12:42 , Processed in 0.09301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