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剧沿革 湘剧,是湖南地方戏剧大剧种之一。从其发生发展到形成,有600余年的历史。远在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湖南曾演出过杂剧(见夏芝庭《青楼集》)。明嘉靖、万历年间(1559-1620),弋阳腔已由江西流入湖南(见徐渭《南音叙录》及洞庭萧士选集,湖南主人校点的《新刻点极乐府南音》)。清康熙、乾隆年间(1664—1763年),昆曲在湖南长沙设班演出(见长沙老郎庙班牌及清人江昱所著《潇湘听雨录》)。清道光二年(1822年),有著名艺人李翠官以演唱皮黄“名噪湖之南者数年”(见清人范锴《汉口丛谈》)。清咸丰初年(1851—1855年),安徽的安庆班来湘,皮黄调正式进入湖南,衍变发展成为弹腔南北路(见近人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京剧班进入长沙。由于外来声腔和表演艺术的陆续传入,与本地区民间艺术、地方语言紧密结合,不断吸收,逐步发展,形成包括高(高腔)、低(低牌子)、昆(昆曲)、乱(乱弹)四大声腔,以中州韵为标准语言和富有本地区民间艺术特色的湘剧。 湘剧的班社,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清康熙三年(1664年)长沙成立的福秀班。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散处于长沙、湘潭、益阳、浏阳、宁乡等处的湘剧戏班甚多。民国时期,全省有湘剧戏班21个,艺人1200多人。 湘剧培训人才的科班,始于清乾隆末年(1795年)长沙设立的九麟科班。从清咸丰元年(1851年)至1948年的近百年内,长沙、湘潭、浏阳、醴陵、攸县等地,先后设有五云、福临、庆升、三元、华兴等男科班,及福禄、九如、福喜等女科班共28个,培育了大批男女演员。 湘剧主要流行地区,是长沙、湘潭、益阳、浏阳、醴陵、宁乡、湘乡、攸县、安化、涟沅、茶陵、湘阴以及江西边界的萍乡、宜春一带。民国时期,湘剧足迹已遍及粤、桂、赣、鄂诸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京、津、沪、汉等处巡回演出,并参加了赴朝慰问及福建前线和云南边境的演出活动。 湘剧剧目丰富,据统计曾上演的达1155出。其中属高、乱声腔的剧目占有90%以上,传统剧目又占全部剧目80%以上,传统剧目中,有的还保留有古老的宋南戏、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的余韵,如《单刀会》、《抱妆盒》、《蒯通装疯》以及《琵琶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依靠艺人与文艺工作者的结合,不断改进剧目管理,挖掘、整理传统艺术遗产,抢救行将失传的剧目,加工整理优秀剧目,已出版发行的有24出。拍摄成舞台艺术片的,有传统剧《拜月记》、《生死牌》,现代剧《园丁之歌》3部。民国时期,有在抗战中壮烈牺牲的爱国艺人罗裕庭等人编写的革命历史和抗日宣传剧目,如《广州血》、《袁世凯逼宫》、《倭奴毒》、《血溅沈阳城》、《讨学钱》、《骂汉奸》、《刺恩铭》等,以及田汉编写的《旅伴》、《新会缘桥》、《新潘金莲》等,均曾传颂一时,极为观众所喜爱。 湘剧融合高、低、昆、乱四大声腔于一炉,以高腔、乱弹为主,高腔是弋阳腔传入本地区后,经过艺人“错用乡音”,“只沿土俗”,融合“打锣腔”等地方音乐,并在徽调“滚唱”的基础上,吸收了青阳腔的“滚调”,发展成为长段“放流”(只用锣鼓干唱,不托管弦,一人启口,众人帮和,字多声少,“一唱三叹”),具有高吭粗犷、直率奔放的地方特色,而形成湘剧高腔。 低牌子,是一种字少声多,以唢呐、笛子伴奏,联曲体的声腔。曲牌有300多支,牌名与高腔、昆曲略同,但旋律不一,唱时除用管弦乐器伴奏外,有时还加入大锣大鼓,如《精忠传》则为高、低间场演出的连台大本。 昆腔在清初即已在湖南地区流行,嗣因高腔及乱弹“南北路”日盛,乃渐衰落。目前湘剧中尚保留有《闹学》、《思凡》、《刺虎》、《藏舟》、《刺梁》、《山门》、《闻铃》等昆曲小戏。不过能者无多。其唱腔音乐,表演艺术,皆不等同于低牌子剧目。 乱弹亦称弹腔,湘剧名为南北路,是从属于皮黄系统的板式变化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板腔体声腔,伴奏场面虽与皮黄调无大异处,但板式的称谓则不相同。二黄叫南路,西皮叫北路,有反调。四平,调叫平板;吹腔叫安庆调;南罗腔叫七槌(句)半;流水叫走马;打灯蛾叫课子。还有小倒(导)板、数板、垛子、快找慢唱等名称。 湘剧的表演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表演重做。塑造人物能以直率、奔放、倔强的湖南乡土性格,吸收运用于艺术创造之中。角色行当有别于其他剧种,有大靠把(正末)、二靠把(副末)、唱工(正生)、文武(小生)、大花脸(大净)、二花脸(杂)、三花脸(丑)、紫脸(既不同于京剧的铜锤,亦不同于汉剧的红净)、正旦(青衣)、做工旦(花衫)、跻旦(刀马旦)、婆旦(老旦)。生行有唱、靠、醉、死之分,小生有穷、文、富、武之别。 晚清以降,人才辈出,生行有李桂云、柳介吾、言贵云(南叫天)、陈绍益等;小生有周文湘、李芝云、粟春临、吴绍芝等;净行有张谷云、徐初云、罗元德、贺华元等;紫脸有郭少廷、陈咏升、罗裕庭、梁金鑫等;丑行有何赤云、彭长临、胡普临(一股神)、苏迎祥等;旦行有高云飞(灰面砣)、彭凤姣(洋菩萨)、陈雪癯、方细春等;婆旦有张梅生、陈咏明、田华明等人,均曾名噪一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绍青勇于革新,富于创造,曾在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会上,演《琵琶上路》的张广才,荣获一等演出奖。十年动乱,老成凋谢,造诣较深者,所存无几。
李芝云侠义可风 湘剧著名小生吴绍芝之师李芝云,诨名“细纪”,岳阳人,五云班出身,穷、文、富、武,无所不精,高、低、昆、乱,无所不晓。从清末到民国初年,载誉湘城,历30年而不衰。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王文韶再度来湘任湖南巡抚,极赏李芝云技艺,许为湘中艺林第一人。有人说,李芝云是清初名臣河间纪昀(晓岚)后裔。也有人说,李面貌酷似纪昀少年。因此人争以“细纪”呼之。此恐无稽之谈,不足信也。李芝云不仅技艺超群,而且为人纯正,行侠尚义,济困扶危,尤为湘人所称道。 先是长沙有吴少云者,行六,原籍江苏,家本富饶,清咸丰年间,太平军陷苏州,其父率家人外逃,辗转来湘,定居长沙。吴少云自幼嗜曲若命,尝出资助湘剧艺人组仁寿、清华等班。当时有人劝阻曰:“汝非内行,何必当哈宝(长沙人俗呼蠢人为哈宝)?”少云笑答曰:“我宁当哈宝,何干君事。”行之若素。故人以“吴六哈”名之。吴与李芝云一见如故,交同手足,久之,吴家道中落,李芝云倾私囊,为吴纳粟捐官,分发云南省。是时,适王文韶由湖南巡抚迁升云贵总督。李芝云乘间央求王文韶照顾。吴少云因之得选任云南大理通判。庚子之后,王文韶调京,掌军机,而吴少云偶因小故失职削官,流落云南,无以度日。李芝云得闻,彷徨终日,无以为计,乃向戏班告假,只身走京师,谋谒王文韶。王政务纷繁,月余未获一见。一日候于府门,长跪不起,哀告吴少云在滇冤情窘状,乞为营救。王文韶动容曰:“细纪真义士也?选老夫安能坐视哉?选缓,当代设法。”即资送李芝云返湘候讯。后吴少云果得王文韶之力,官复原职。稍积川资,弃官回湘。又得李芝云资助,得移居长沙河西塔冲以终老。 熟悉长沙艺林故实者,莫不知有李芝云营救吴六哈一段故事。老艺人陈绍盖曾言,吴少云为人诚朴忠厚,见义勇为,无纨绔习气。当年长沙南门外蔡公坟南,铁路东侧,有井四口,长约一丈,宽深均约一尺。井泉自沙石中浸出,清洌甘美,人称为白沙井之沙水,湘城居民以此为饮料。贫苦市民靠挑沙水为营生者,数以千计。每井仅可供两人挨次以瓜瓢舀水。每日自晓至夕,坐候井旁挑水者,恒有数十百人,上无遮盖,夏则骄阳逼人,冬则霜风刺骨。吴少云有宅在社坛岭上,一日与李芝云等人偕游蔡公坟,归经白沙井,见状深为叹息。李芝云乃倡议设棚井畔。吴慨然出资。在白沙井旁搭盖长大棚屋,使候水贫民,得免日晒雨淋之苦。棚成之后,有人建议刻石纪事。李芝云曰:“小小好事,何用留名。”20世纪20年代,此棚尚存,每年由省会慈善机关出资修葺。附近居民但知棚屋为清末吴宽厚堂出资所修,而不知有吴少云其人,更不知此义举出于湘剧老艺人李芝云之首倡也。
湘剧旦行中的“三蛟四凤”和“五大名旦” 湘剧旦行,名角辈出,素为戏迷所青睐。 清光绪中叶虽尚无女旦,但春华班之“三蛟”?熏已声誉鹊起,其中漆金蛟擅长剧目为《三祭》,即《祭江》、《祭塔》、《祭夫》;而帅福蛟则工于《三闹》,即《闹院》、《闹庄》、《闹营》;彭凤蛟精于《三骂》,即《骂鸡》、《骂菜》、《骂灶》。漆时称“玉菩萨”;帅号“雪菩萨”;彭称“洋菩萨”。湘潭李渔叔在《渔千里斋随笔》中曾记曰:“诸伶实曼妙,胜于好女,好女不能尽美,惟美男乔装乃真美耳。” 至民国初年,同春班男旦“四凤”崭露头角,献演“湘春园”,长沙名士王先谦、叶德辉、许崇熙等大肆吹捧,座无虚席。“四凤”一为罗绣凤,习正旦;二为黄华凤,工于花旦;三为汤来凤,专攻背搭旦;四为王金凤,长于刀马旦,各精一行,创下湘剧上座率高峰。 至民国中期,“福禄坤班”兴起,女旦替代了男旦,把湘剧艺术推向新的阶段。30年代初期,明德中学国文教员郑际旦酷爱湘剧,又工于词章,用玄生笔名,在《湖南晚报》上赞扬四大名旦,用诗写郭福霞,用词颂郑福秋,用歌行写彭福仙,用赋赞美黄福艳。其中郑福秋的《百花赠剑》、彭福仙的《落花园》均灌有唱片。黄福艳工于《赶春桃》,惜在抗日时投水惨死。隔不久,黄衫客在《长沙市晚报》上又推出了五大名旦列传,除上述4人外,又加上彭福娥。彭福娥为彭凤蛟入室弟子,薪传乃师衣钵,为湘剧界著名艺人。 上述这些诗词歌赋列传均收在黄性一先生所著《潇湘菊影》中。
湘剧的坤班和女演员 从唐人和元人留下的诗中,我们知道那时的湖南舞台上是有女演员的。元人夏廷芝《青楼集》记述了张玉梅家有3代女演员,即张玉梅,她的儿媳和她的孙女。可后来女演员从湖南的舞台上绝迹了。女演员再次在长沙出现,是在1920年。 江西人温家桂与益阳湘班艺人合办的洪福科班,是湘剧坤班之始。这年湖南遭受特大洪灾,湘剧艺人在长沙组织赈灾义演,邀请茶楼清唱女艺人参加,演出于小瀛洲席少保祠,引起轰动。1921年,伞业工人黄玉桂和湘剧艺人罗玉廷等在紫荆街李公祠开办福禄坤班,招收清唱女艺人入班。福禄坤班学制3年,办了三科(期),学员的名字中都带有福字。女学员学旦角的多,学净角、丑角的少。后来便邀请男艺人合作演出,搭配齐全,更受欢迎。1929年,福禄坤班在寿春园正式宣布男女合演,突破了男女不同班的旧例。福禄坤班因招收女艺徒,为湘剧艺术培养出了很多著名女演员,其中活跃到新中国的有:生行杨福鹏、周福卿、陈福峰、刘福喜,小生余福星、徐福贵,丑行杨福超(后改老旦)。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四或五大名旦的郭福霞、郑福秋、黄福艳、彭福娥,多出自福禄坤班。 在福禄坤班的影响下,后来相继出现了好几个坤班。1923年黄元才在长沙创办九如坤班,1927年由福禄坤班分出了福寿坤班,1923年范元义将湘潭太华班改组为义华坤班,1936年黄益政在长沙组建凤凰坤班。这些坤班也培养了不少湘剧女艺人,如黄如福、黄如禄、刘如银、筱义芝、李拂艳、陈如莲等。 女演员出现在湘剧舞台上后,也招惹一些官僚恶霸戏弄。1929年12月,湘戏改良研究所印发《告女演员书》,提倡自重、自强、自尊,劝告女演员谢绝出局陪酒之类活动。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4 02:02 , Processed in 1.43521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