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济为创湖大奔走呼吁 湖南大学正式成立于1926年,距杨昌济逝世整整6年。湖南大学之所以能够诞生,与杨昌济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杨昌济早年就读于湖南岳麓书院,1913年杨昌济从国外留学归来之后,岳麓书院已改成湖南省高等师范学校,他拒绝了湖南都督谭延闿要他当省教育司司长的邀请,欣然接受了湖南省高等师范学校和第一师范学校的邀请,当一名教师。教书之余,他一直致力于呼吁创办湖南大学的工作。 他回国不久,就在《湖南教育杂志》上著文,建议创办湖南大学。他说:“余观英国小学教员,学识大抵优良,为校长者多为大学毕业之人……盖其大学均有数百年历史,自昔发达,学风流衍,组织完善,经济独立。如此之大学,在英伦三岛有十数处,此其教员之所以学识优良也。湖南尚无可与东西洋比较之大学……二三年前余在英国时……曾与章行严?穴即章士钊?雪谈及学务,欲合湖南之高等师范学校、高等工业学校……组成一湖南大学。一切组织,均参考东西各国成法而定之。” 从杨昌济的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早在1910年左右,他就已经和章士钊酝酿过创立湖南大学的问题,并有过如何创办的设想。 然而,当时袁世凯当政,要实现这个理想根本不可能。当局不但不同意创办湖南大学,就连已有的湖南高等师范学校也扬言要撤消。1917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决定撤消湖南高师。对此,杨昌济十分愤慨,一方面邀集同人联名向省政府递送呈文,要求在高师原有的基础上创办湖大;另一方面,直接给当时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写信,责问为何要撤消湖南高师。信中说:“岳麓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巍然独存有千年历史,近年新建校舍,费数十余万,又积有时务学堂、求实书院、高等学堂、优级师范各校转来的图书仪器,其数颇多……有如此宏大的校产,若任其停办,此大为可惜也。” 尽管如此,但终因势单力薄,未能济事。是年夏天,高师终于被撤消了。至于创办湖南大学之事,只是由省政府备了一个案,并在岳麓书院半学斋上挂了一块湖南大学筹备处的牌子,由杨昌济等人主持其事,仅此而已。1918年杨昌济愤然离长北上,就任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离长之时,仍念念不忘创办湖南大学之事,将要求创办湖南大学的呈文改写成一篇文章,题为《论湖南创设省立大学之必要》,更加全面系统地论述创办湖南大学的理由,为后来湖南大学的正式成立奠定了基础。
当年“牛八郎” 报载,美籍华人顾毓琇博士回国观光。顾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当年与顾同时任教育部常务次长的,为曾任湖南教育厅长多年的朱经农。 朱经农是江苏人,其父朱庭琪,清末任湖南辰州知府,赏识熊希龄,并结为姻亲,故朱家与湖南颇有渊源。朱经农留美回国后任齐鲁大学教授、光华大学校长,何键慕名聘他来湖南任教育厅长。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公余偶为诗文,颇有新意。 当年《东方杂志》曾发表过一篇署名“牛八郎”的自传体文章,教育厅同人知系朱经农所作(“朱”字拆开为“牛八”)。文中自叙其先人“为官清廉”,辰州又地方贫瘠,因而辞官以后家境不丰。他36岁始赴美留学,半工半读,在一富人家干“生活秘书”之类的工作。 朱经农任湖南教育厅长有七八年之久,为历届任期最长者。1942年重庆因“飞机载狗”事件发生学潮(香港沦陷时,许多著名民主人士未能撤出,而孔二小姐的洋狗却空运抵渝)。蒋介石为镇压学生运动,自兼中央大学校长,特设“教育长”一职,命朱经农担任,这时朱才卸职离湘。 抗战胜利后朱经农任教育部常务次长,去台湾转赴美国,未在台任职。近年,辗转听归国人士谈及,20世纪50年代他尚在美讲学,每遇留美学生,即谆谆劝其回国(大陆)效力。60年代初,朱经农在美去世。
八任大学校长的胡庶华 胡庶华(1886—1968),号春藻,长沙府攸县人。当代著名教育家。他19岁考中秀才,后到京师译学馆德文班学习德语4年。辛亥革命后,回到长沙,执教于湖南高等师范和明德学堂。1913年去德国留学。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受阻,滞留德国9年,获得冶金博士学位。这是中国人在德国第一次获此称号。 回国后到1949年,曾8次任大学校长,一任江苏省教育厅长。在中国,一个人这样担任多次大学校长,确属少见。 现依年次略述如下: 1922年冬至1924年冬,任湖南工业专门学校事务主任; 1925年1月至8月,任武昌大学代校长,总务长; 1925年至1926年,任江苏省教育厅长; 1929年6月至1932年9月,任同济大学校长;1932年9月至1935年6月,任湖南大学校长; 1935年6月至1938年8月,任重庆大学校长; 1938年9月至1940年9月,任西北大学校长; 1940年10月至1943年2月,二任湖南大学校长; 1945年4月至1949年8月,三任湖南大学校长。 胡庶华一生,在各校任校长,历时19年,约培养大学生3万人,真是桃李满天下。他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关心爱护学生,以身作则,以身率教,晚年进步很快。在他三任湖南大学校长时,学生们进行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大游行。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胡庶华同魏文悌总务长、陈述之教授等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头。他敢于聘请老共产党员李达、罗章龙、谭丕模和具有进步思想的杨荣国、朱剑农、汪士楷、萧杰五等教授到校任教。 1949年迫于客观形势,他潜赴香港,进行革命活动,被国民党开除党籍。8月,他和黄绍竑、龙云、贺耀组等14人,发表声明,支持共产党,又遭到国民党通缉。10月,党中央派员将胡庶华等人从香港护送到北京。 他先在北京工业学院任教。1950年参加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52年调任北京钢铁学院图书馆馆长,直至逝世。他先后担任全国政协第二、第三、第四届委员,是一个有名的专家、教授。 胡庶华曾任上海炼钢厂厂长、汉阳兵工厂厂长,从事过冶金学的研究,著有《铁冶金学》、《冶金工程》、《株洲钢铁厂计划》等,又担任过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他受中国科学院之聘,专门培养科技史方面的研究生,又编写了《中国矿冶技术史》。总之,他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和中国的工程技术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4 14:48 , Processed in 0.10436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