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今文史、教天下英才”的袁吉六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及自己在湖南一师读书的经历时,说:“学校有一个国文教员,学生给他取了个‘袁大胡子’的绰号。他嘲笑我的作文,说是新闻记者的手笔。他看不起我视为楷模的梁启超,认为半通不通,我只得改变文风,我钻研韩愈的文章,学会了古文体。所以多亏‘袁大胡子’,今天我在必要时仍然能够写出一篇过得去的文言文。”“袁大胡子”就是毛泽东在一师读书时的国文教员——袁吉六先生。 袁吉六先生是湖南省保靖县的一位举人。他博学多才,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手好古文。早年,在葫芦寨设馆教学,名望很高,造就了不少人才,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做了大量工作。1912年,袁吉六先生迁居新化县。不久出任一师国文教员,曾为毛泽东授课五年多时间,与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袁吉六先生以学识渊博、讲解精辟而闻名。他授课时对学生要求甚严,每次因对学生作文扣分太紧而引起学生反感。毛泽东却对他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大加赞赏,认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于是备受老师器重,经常得到老师的教益。后来,周谷城先生回忆说:“袁先生讲课很有神气,但毕竟扣分太紧,学生不喜欢,他知难而退了。毛泽东对这位先生却有好评,这证明毛主席能看出教师之长……” 当时,康(有为)、梁(启超)文体,风靡一时,学生作文,竞相效仿。毛泽东由于受这种“新文体”的影响,喜欢写半文半白的文章。袁吉六先生称他的文章是“新闻记者的手笔”,并对他说:“作文之道,首应固本,完全摹仿‘康梁’,实非所宜。”又说“文章妙来无过熟,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毛泽东接受教诲,逐渐改变文风,钻研韩愈的文章,学写古文,深得袁吉六先生的赞赏。袁夸奖毛泽东的文章:“大有孔融笔意”,常批给学生传观。同时,经常将毛泽东叫到自己卧室进行个别指导,为他精讲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及一些古典名著,并借给他各种善本书。袁吉六先生的书籍从不轻易借给别人,但却乐意借给毛泽东。直到1949年,袁的儿子袁愈标在翻阅袁吉六先生的存书时,还发现书中夹有毛泽东借书时的借条。 1915年一师发生了反对校长张干的学潮,提出了要赶走张干。张干为此要挂牌开除包括毛泽东在内的17个带头“闹事”的学生。袁吉六先生知道此事后,极力表示反对,多次书面与张干周旋,为毛泽东等人担保。他发现毛泽东很有政治才能,高度评价毛泽东说:“挽天下危亡者,必斯人也。”后来,在袁吉六、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王季范等教师的反对下,张干才被迫收回成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得知袁吉六先生早已去世,深表怀念,亲笔为其墓碑题写了“袁吉六先生之墓”。当毛泽东得知师母戴常贞老人生活困难时,又写信给湖南省政府负责人王首道,“请省府酌予接济”。王首道当即指示长沙市民政局予以抚恤,使其得以安度晚年。 1965年春,毛泽东在中南海宴请郭沫若、章士钊、王季范、周世钊等人,席间追忆袁吉六老师,章士钊说:“此老通古今文史”,郭沫若说:“斯人教天下英才”,毛泽东说:“英才过誉,但教天下则符合袁老身份。”饭毕,毛泽东又请周世钊带人民币400元,赠给戴常贞老人作为营养费。 后来,袁吉六的儿子袁愈标将章士钊和郭沫若的话各取后面5字刻石为联,即“通古今文史,教天下英才”,立于墓碑两侧,永志纪念。
易培基误交卖友客 易培基(1880—1937),字寅村,别号鹿山,善化县(今长沙市)人。家住长沙白沙井枫树亭,是著名的教育家。 早年,他在湖北方言(外国语)学堂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曾参加辛亥武昌起义。1913年6月,宋教仁被刺。7月,孙中山、黄兴在南京高举义旗讨袁。由于黎元洪叛孙、黄而附袁,易培基不愿再做黎元洪副总统兼湖北都督的秘书,便弃职回湘执教。初任湖南高等学校国文教员,后任长沙师范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员。毛泽东在该校第八班读书,易培基曾教过该班。易培基对毛泽东非常赏识和器重,两人过从甚密,感情颇深。 北洋军阀张敬尧于1918年3月27日出任湖南督军,横征暴敛,鱼肉人民,湖南人民一致认为:“张毒不除,湖南无望。”1919年冬,在以毛泽东为首的新民学会的发动和领导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12月3日,毛泽东等在易培基家里开会,决定发动全省总罢课。当时易培基是绅商学界总代表,大力支持和参加这一正义行动。易氏陪同驱张代表去衡阳筹款。驱张通讯联络站就设在易氏家中,易将各地驱张消息交学联,编成《驱张通讯》,广为散发。1920年6月11日,张敬尧仓惶出逃,6月29日被免职。驱张运动取得胜利。 谭延闿继任督军兼省长,因易在驱张运动中有功,委易为省长公署秘书长,旋兼任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和省立图书馆馆长。 1920年秋,谭延闿同意毛泽东等进步学生的请求,委派易培基为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易接任该校校长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第一,聘任毛泽东为一师附小主事;后为一师国文教员。第二,撤换思想陈腐的教员。第三,聘请进步人士为教员,如周谷城、匡互生、徐特立、李达、李维汉、熊梦飞、夏丐尊、陈昌、田汉等。第四,废除学监,设立学生自治会。第五,允许组织各种学术团体。第六,开放女禁,允许男女同校。 1922年,易辞职赴广州,任孙中山大元帅府高等顾问。1924年任广东大学教授。同年9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反戈回京,驱逐曹锟,由黄郛组织摄政内阁,易任教育总长。1925年12月24日,易培基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军阀张作霖逮捕,28日被绞死后,易培基化装前往天津,不久回住长沙。 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易任上海劳动大学校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他任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兼农矿部长。后来由于四大家族的排挤,仅保留故宫博物院院长一职。 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司法院副院长兼故宫文献馆馆长张继和他的夫人崔振华等人,于1933年5月,制造了一桩骇人听闻的盗宝冤案。10月14日易被迫由其女婿李宗侗代老人电话辞职。马衡出任院长。 易培基蒙冤被通缉,失掉人权,初潜天津,后移居上海法租界,形同犯人。易几次反诉,毫无结果。他多年抑郁,新旧疾病并发,竟于1937年9月在上海含冤逝世,终年57岁。 当时无人送挽幛,只有吴稚晖致送挽联云: 最毒悍妇心,沉冤纵雪公为死; 误交卖友客,闲官相攘谋竟深。 联中“悍妇”指崔振华。“卖友客”指马衡。马衡是参与制造“盗宝案”的阴谋家。 易培基临终前,曾托人写了“自传式”的遗嘱,后由吴景洲呈交国府主席、行政院长,请求明令褒恤,也如石沉大海。
鲁立刚治校 鲁立刚,原名直厚。湖南浏阳县东门市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武昌高等师范毕业,攻博物地理,受业于中国著名地质学家竺可桢教授门下,深受宗师熏陶,对地质地理、天文气象等造诣甚深。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为湖南省有名的中学地理教师。曾先后执教于南京东南大学(原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前身)、南京气象专科学校和长沙明德、周南、长郡、省立一中、一师等校;并历任省立二中、长郡中学校长、湖南全省教育会理事和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等职。1948年当选国民政府第一届国民代表大会代表。1985年病逝台湾,终年86岁。 鲁立刚一生与长郡中学关系密切。1913—1917年就读长郡中学4年,1924年受聘母校任教务主任兼地理教员,并于1936年获选校长之职,前后在长郡学习、任教、任职凡19载。 长郡中学为长沙府属12州县(长沙、善化、湘潭、湘乡、浏阳、醴陵、攸县、茶陵、湘阴、宁乡、益阳、安化)联合创办,全名为“长郡联立中学”。校长人选,由学校董事会遴选担任,任期每届4年,而鲁立刚接任以后,治校有方,成绩卓著,连选连任,直到1949年5月离任他就,后去台湾,曾连续任长郡校长4届,时间长达13年之久,是长郡有史以来校长任期最长者。 鲁立刚以校友接任母校校长,对学校感情至深。上任伊始,即矢志以校为家,励精图治,以振兴教育、为国育才为己任。并处处以身作则,树立楷模。秉承母校“朴实沉毅”校训,首先从个人生活上做起,毅然剃去长发,布衣皂履,一反过去衣着讲究之温文雅士作风,与学生打成一片,亲如一家。在他的带领下,全校师生艰苦朴素,蔚然成风。时有“长郡叫化”之谑称,实为长郡校风之写照。抗战期间,学校迁蓝田(今涟源市),鲁家大小均随夫人李相琼远居桥头河校舍,离蓝田60余华里,而鲁以校务为重,公而忘私,只身留居蓝田,平日很少回家探望。“言必行、行必果”,此一全心全意为校奉献之精神,深为全校师生所敬仰。 鲁立刚接掌长郡之次年,倭寇肇衅,抗日军兴,敌机屡袭长沙,学校奉命疏散外迁。鲁亲赴安化蓝田觅迁校址,风餐露宿,不辞艰苦,并及时组织全校师生筹办迁校事宜。时长郡拥有高、初中10余班级,师生近千人。图书、仪器和课桌、课椅、铁床等教具设备无数,且有部分线装珍本书籍,必须妥善保存。而蓝田地处湘中山区,既无铁路,又无公路,全靠几艘翘尾木帆,溯湘江支流涟水而上,举校徙迁,实非易事。鲁立刚运筹帷幄,举重若轻,有条不紊,逐件清点捆绑,按时装箱发运,终于顺利运达,学校得以如期迁址开学。1944年,日军再度进犯,长沙沦陷,蓝田告紧,长郡又临时避迁深山梅梓乡,待敌撤退后,复再迁返蓝田,始终未有一日停课。1945年,抗战胜利结束,长沙光复,而长郡原有校舍已毁于1938年“文夕”大火,残垣破壁,满目疮痍。为重建校舍,鲁殚精竭虑,使长郡中学顺利迁返长沙复课。 鲁立刚治校严谨,首重师资建设,凡有名望的老师,不惜屈躬亲临聘请。尊师重道,教学相长,深得师生拥戴。抗战期间,虽学校远迁穷乡僻野,而长郡仍名师荟萃,教学质量不减当年。如数学老师有黎赞唐,人称“黎三角”;杨少岩,人称“杨代数”;语文老师周世钊,古文深有造诣;英语老师罗凤清,单词、词汇烂熟,人称“小字典”;钟奇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浙江大学教授;历史老师易仁荄,为清华大学毕业高才生;生物老师曹非,物理老师黄培心,化学老师王绍休,皆当代名流,极一时之盛。名师出高徒,在老师谆谆教诲之下,学生虽在当时物质生活极为艰困的环境中,仍然晨读夜习,孜孜不倦。学生成绩,在历届统考、高考中,均名列前茅。 鲁立刚爱生如子,关怀备至。平日教导学生,多以鼓励代替呵责,耐心开导,循循善诱,以培养学生自觉尚善尚学之精神。尤对贫苦学生最为关注,盖鲁出身贫寒,自幼父母双亡,靠其兄以雇工佣资度日。他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皆赖戚族之助,始克完成学业。及至出任校长,深感当时不少优秀学生均出自贫家,往往因资无着而时有辍学之虞。故当学校迁址就绪,甫得立足之后,他就积极为筹集学生奖学金奔走呼号,不遗余力。鲁虽一向蔑视权贵,但为筹措奖学基金,而不得不与当地富贾乡绅往来周旋,以求其解囊捐献。离任去台湾后,仍难忘故土,魂系长郡,一再告诫儿孙,“长郡奖学金不可废”。就在其病重弥留之际,在医院病床上还立下遗嘱:“望长郡诸君子,毋失‘朴实沉毅’校训,并发扬光大。奖学金亦然。”鲁辞世后,其继配靳吉禾老师倾其私蓄和海内外子女及在台长郡校友,遵循鲁遗愿,共集资1万美元,立为长郡“鲁立刚奖学金”,以荫泽后世。 鲁立刚为人正直不阿,尤重民族气节,无时不将爱国主义思想寓于教学之中。在讲授地理课时,他对祖国边疆形势,战略地位,均述之甚详,以激励学生保家卫国之忧。鲁去台以后,虽仍挂名“资深国大代表”空衔,但已不再问政事,曾多次拒绝出任要职,亦不愿移居美国(其子光武、光天、光休均在美),而潜心闭户读书,研究经史子集,手不停笔,星抄露撰,著有《资治通鉴选论》、《群书治要菁华》、《二十四史札记及人物志选抄》,皆剖析盛衰治乱之源。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4 14:54 , Processed in 0.10443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