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池拾趣 长沙枕冈面山,襟江带湖,地下水丰富,自古多名泉秀池。池之较著者为: 荷花池 又名莲花池,在今城北荷花池段内。相传,宋高宗绍兴元年,荆湖南路总管孔彦周曾于池内得玉一片,有神奇色彩。清乾隆时,池中遍植菱、荷,并建亭榭,有桥,四周砌花墙,为当时城内一游憩胜处。 禁蛙池 这个禁蛙池不是放生的意思,乃出自一个传说。关于这个传说地点有二,但两处都与宋代著名学者有关。一说张栻在岳麓书院讲学时,晚上读书常被蛙声所扰。张栻无法,乃写数语禁止,蛙声果然止息。另一说,张栻在城南院读书时,有一次,池中蛙声躁得他不能静心。张栻烦躁,顺手操起书案上砚台掷去,从此蛙声遂止。 流杯池 《明统志》说在城北五里,今开福寺附近,为五代时楚王马希范所凿。马氏一家,均骄奢淫逸,经常在此宴集。五代徐兰皋有诗记曰: 梵王宫阙楚王宫,惟有江山带旧风。 属玉不知兴废事,双双飞入藕花丛。 明月池 传说此池很古的时候就有,因为宋朝时,有人取来醴陵明月石置于池上方的小溪上,故得名明月池。据说池虽不大,却细水长流不涸,因此有诗赞曰:“小池如井刚三尺,传道千人饮不竭。”现地名犹存,在今长沙西长街附近,但池已早废。 万春池 即今四方塘这个地方。据《三蕉余话》记载,为明英宗第七子吉王所凿,以供他游娱。今池已不存。
名泉毓秀 旧时,长沙据传有井3000余座,而名井有36座,民谣称“长沙水,水无沙”;“三十六井,井井有奇”。现择要介绍几井。 白沙井 自古以来,白沙井就是我国名泉之一,为长沙第一泉,乾隆皇帝御定为全国七大名泉之一。据《湘城访古录》载,白沙井水“清香甘美,夏凉而冬温,煮为茗,芳洁不变;为酒不酢不滓;浆者不腐,为药剂不变其气味。”白沙井的得名,是因为初时井底有一层白色的细砂子。关于它的成因,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这里有一口塘被一条黑龙盘踞了,有一天,一位化作丹顶鹤的仙子因饮了塘水中毒,幸被一老农救起。仙子为了报答老农,便化作白沙姑娘在塘边开了个面店。一日,黑龙化装成村汉来店里吃面,结果面条变成了铁链将黑龙的内脏锁住了。黑龙禁不住,只好答应仙子,化作一口白沙泉,长年流出又清又甜的水。仙子怕黑龙时间长了又作乱,便又化作丹顶鹤衔来一座山压在黑龙身上,这山就是今天的回龙山。 历代文人如唐时韩愈、清时黄本骥、王先谦等都曾写下过名篇佳句赞赏白沙井。据张九思“白沙泉”记载,旧时长沙城人以品白沙井水为一快。民国时期,长沙城里专门有人挑白沙井水卖,饮白沙井水泡的茶成为一般市民的一种享受。 鸳鸯井 此井在长沙城北福寿桥(今幸福桥),与城南的白沙井遥遥相对。此井一泉双眼,故以鸳鸯为名。此井的水不仅清洌味甜,尤有一奇特处:用它洗胭脂时,其色鲜艳异常。旧时,有人看中了它的风水,乃偷偷葬尸于井旁,结果即日起水便变坏而不能饮用。葬尸者见事情不妙,复偷偷将尸移走,水重又清净如故。 太傅井 贾太傅井为贾谊所凿。据《荆州记》载:贾谊宅有井,水最深,上敛下大,状似壶。这是长沙井中所仅见。且此井极深,传说它与洪都府(今南昌市)禅林寺的井相通,晋时许真人(许逊)为追赶一条孽龙,曾由这个井下去,从禅林寺井出来。这个井今犹在,为附近居民所用。 白鹤泉井 白鹤泉井在岳麓山上,它的别致处,正如《南岳总胜集》所云:“泉出岩石,仅一勺许,最甘洌。”清人彭开勋诗:“一一鹤声好,泠泠泉水生。鹤飞天外远,泉出地中清。”宋朝诗人赵忭有写道:“灵脉本无源,因禽漱玉泉。自非流异禀,谁识洞中仙。”他们的诗都与白鹤泉一个传说有关。 白鹤泉又名双鹤泉,因用其水沏茶时,茶雾宛如双鹤起舞,令人神爽心怡。远在京都的帝王既喜泉水的甘洌,尤爱那如鹤舞蹈的茶雾,因此令驿夫专程递送泉水至京。有一次因差人在途中不慎弄泼了半桶水,差人怕皇帝责罚,便偷偷在路上另取名泉的水补上。结果这水沏出来的茶,只有热气,没有鹤影。皇帝诧异道:“白鹤死乎?”谁知道金口玉言一出,白鹤泉水泡茶时再也没有了鹤影。
千年古刹开福寺 在长沙城北新河附近,湘江之滨,有一幢千年古刹——古开福寺。 五代时期,长沙是小王朝楚国的首府。楚王马殷于公元927年,在长沙城内新河附近,修建了一座园林,名会春园,作为游宴场所。后来他将此园捐献给当时的僧人宝宁和尚作佛寺,这就是现在的开福寺的前身。以前寺院范围广阔,包括空坪隙地约1.5平方公里,故有“骑马关山门”之说。僧人最多时达千人。此寺的名称历来是开福寺,未曾更改,但1000多年来,寺宇殿堂却经过多次废兴,早已今非昔貌了。1922年,在方丈宝生大和尚主持下,重建前殿和中殿,即今天王殿和大雄宝殿。 开福寺现在的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由长沙市佛教协会从各方面筹集资金,将开福寺全面维修。经过修缮以后,殿宇巍峨,雕梁画栋,五彩斑斓,佛像庄严,金碧辉煌。整个殿堂布局是,中轴线上共分三进,前为天王殿,中为大雄宝殿,后为毗卢殿。东西两边各有一排厢房,从前至后的次序是,东边有客堂、斋堂、摩尼所、方丈室、藏经楼;西边有讲堂、禅堂、念佛堂等。另外还有厨房、浴室、仓库等屋。 北宋末年,开福寺已成为别具特色的风景区,有如下风景场所:紫微山、碧浪湖、白莲池、龙泉井、放生池、鸳鸯井、凤嘴洲、木鱼岭、祓禊亭、嘉宴堂、回步桥、舍茶亭、清泰桥、舍利塔、千僧锅等。南宋时,著名理学家张栻游览开福寺后,写了一篇《游开福寺》的散文,赞扬风景优美。明朝文人李冕,写了《题开福寺》五律一首: 最爱招提景,天然入画屏。 水光含镜碧,山色拥螺青。 抱子猿归洞,冲云鹤下汀。 从容坐来久,花落满闲庭。 北宋时,洪蕴和尚(936—1004)俗姓蓝,长沙人,13出家,禅诵余暇,兼习医术。后游京师,以医术知名。宋太祖赵匡胤召见他,赐紫方袍,尊称为广利太师。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诏求医方,洪蕴录数十方以进。宋真宗咸平初,洪任僧官,补右街首座,景德元年卒,亨年68岁。 宋徽宗赵佶时,道宁和尚(?—1113)是开福寺的中兴祖师,安徽歙县人,俗姓汪。任方丈时,僧众达500人。圆寂后建塔于寺后。他的弟子法灯觉心是日本人,回国后住纪州兴国寺,日本天皇龟山和后宇均皈依其座下。 开福寺近期方丈明真法师(1902—1989)湖北荆门县人,俗姓赵。早年在南岳讲学,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桃李甚多,国内及香港台湾均有他的弟子。 在放生池的前面,有一座山门,形状挺拔瑰丽,上面的堆塑艺术,琳琅满目,有古代装饰的人物图像,龙凤麒麟,亭台楼阁,小船河流,梅花兰草等。正门旁有一副石镌对联:“紫微栖凤,碧浪潜龙”。此联是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湖南布政使韩葑撰书。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4 16:43 , Processed in 0.09928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