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耆旧文存卷三湘城访古

2014-4-4 08:0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114|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 李渔村 编篡|来自: 长沙野史类钞



长沙古城墙的变迁

    长沙大概在公元前4000—3000年已有原始人群的火坑和原始村落的遗址。从记述周初事迹的《逸周书·王会篇》来看,献物中已有“长沙鳖”的名目,可见当时长沙已是人烟汇聚,物产丰富的所在。春秋战国时期,江汉之南,建立了楚国。长沙隶属于楚国的版图,它随着楚国的强大而兴盛。秦灭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划天下为36郡,将长沙及其周围地区9个县设为长沙郡,治所定长沙县。汉朝建立,汉高祖刘邦以番阳令吴芮平秦有功,封为长沙王,将“湘县”(即后来的长沙县)改为临湘县,长沙成为一个诸侯王国的都城,吴芮修筑了长沙城。

    当时,长沙城池面积较小,城墙用砖土建筑,北宋时北城墙扩至今开福寺以南。到南宋绍兴年间修复城墙时,因财力不支,北城又缩回至今湘春路。明朝初年,商业人口增多,才将砖土建筑的城墙,改筑石基。明朝末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长沙,毁坏了部分城墙。到了清初,经略徐勇、洪承畴命人将明藩府城墙砖石拆去,将长沙城墙增高加厚,后来巡抚周召南又派人多次整修。

    咸丰年间,洪秀全率领太平军进攻长沙时,西王萧朝贵驻兵南门外鳌山庙,在晏家塘和东南角魁星楼等处挖地道埋炸药,炸塌了部分城墙,太平军撤走后,清政府派人进行修葺,加固了长沙城墙。

    明朝的长沙城,宽5里、长14里,有9座城门。东边有二门,是小吴门和浏阳门,南边有一门叫黄道门,又名南门,西边有四门:德润门,1912年,黄兴经此门返故里,改为黄兴门,后又称小西门;驿步门,后叫大西门;潮宗门,即草潮门和通货门,后叫通泰门。北边有二门,一是湘春门,又叫北门,一是新开门,后叫兴汉门。辛亥革命后,又在东北增开了经武门和西南的学宫门。咸丰年间,清政府铸了两座大炮,一名红袍大将军,安放在南门城上,炮口对着靳江河,一名定角大将军,安放在木码头城墙上,炮口对着三汊矶,成了犄角之势。

    长沙的城门,以浏阳门年代最久远。《通鉴》云,浏阳门,潭州城东门,自五代至今,沿袭未改。明以前还有醴陵门,也称长沙东门。由长沙至浏阳为浏阳门,由长沙去醴陵为醴陵门,地址在天心阁至浏阳门之间。长沙古老的城门,有史书记载,清泰门见于《通鉴》,长乐门、端阳门见于新五代史,南楚门见于宋史,湘东门见于元人诗集。清泰门在《通鉴》中记载说,马希萼陷长沙,据城自守,李彦温自驼口(即现在的浏阳河口骆驼嘴)引兵攻清泰门。民初1917至1924年间,拆毁城墙,开辟马路,在经武门附近掘出一门额,名叫云阳门,系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湖南安抚使兼知潭州向士璧所书。

    有城必有池,池就是便河,长沙西临湘江,东、南、北三面沿城都有护城河,俗称便河。经武门外有一街巷,名“便河边”,即为当年护城河遗址之一,明朝末年,老百姓在南门西湖桥一带的便河上修建了许多吊楼住房,张献忠的大西军进逼长沙城下时,长沙兵备道高斗枢强令百姓将住房拆去,将便河上的石桥也改为木桥。后因木桥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康熙年间又拆去木桥,重建石桥。太平军进攻长沙时,石桥又被拆毁,到同治年间才重建。

    辛亥革命后,城墙、便河不利于商业和交通,长沙的城墙除天心阁一段外,全部被拆除,便河也被填了。在东、南、北三方,修了一条极其简陋的环城马路,穷苦人民在沿江一带搭起了无数间棚屋栖身,这便是当时长沙有名的贫民窟——沿江棚户,而东、北向的环城马路,除左文襄祠,即现在的工人文化宫,铺了一条仅可驶一辆汽车的柏油马路,其余都是“天晴一把刀,落雨一窝糟”的泥泞路。

 

古城卫士天心阁

    天心阁建于明代。不少名人志士来到长沙时总要登阁浏览长沙景色,或吟诗作赋抒发情怀。市民们更喜欢在节假日登楼游览。由于天心阁是市区最高点,因此,登临其上可俯瞰全城。它不仅是人们游览的好地方,同时还是防御和防空难得的阵地。多少年来,它像一个坚强的卫士,饱经沧桑,岿然不动,护卫着古城长沙。

    清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西王萧朝贵率先锋部队攻打长沙,曾与清军激战于天心阁下,萧朝贵中炮弹阵亡。过去的军事家就因天心阁有利地势,而把它作为坚守长沙、克敌制胜的屏障之一,所以天心阁至今仍见古炮洞和古炮台。

中日长沙四次会战中,天心阁也是中国军队扼守长沙城的重要阵地之一。1939年9月至1941年12月,日军3次大举进犯长沙。中国军队奋力抵抗。3次会战,日军均从长沙败退。长沙成为坚持抗战达5年之久的英雄城市。由于天心阁占踞长沙城内制高点,3次会战中都成为我军重点布防的主要阵地。特别是第二次会战时,日军曾于1941年9月27日晚攻入长沙,天心阁阵地直接面临敌军的强攻。据守天心阁的官兵抱定与长沙共存亡的决心,誓死一拼,最终击退敌军进攻。由于敌军始终未能占领长沙城制高点,加之我军各部重振旗鼓,向长沙迅速集结,占领长沙仅3天的日军被迫撤退。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纪念在保卫长沙战斗中牺牲的将士,特在天心阁城墙的北端建十六柱斗拱、八角歇山顶亭一座,名曰“崇烈亭”。徐祯立撰联云:

有亭翼然,览风物睹江流之胜;

是真勇者,执干戈卫社稷而亡。

    民国十五年农历七月十五日(1926年8月22日)《大公报》第六版以《天心阁侧立飞机用之方向标记》为题,报道说:“广东国民政府派飞机六架来湘参战及大圫铺修建飞机场等情,已志本报,现飞机已将出发,于应经历之宜章、衡州、长沙等县,宜设标记,以示方向,除宜章、衡州两县已于城南高地设立标记外,并由兵站部电长沙县限电到五小时内赶办,彭基雉县长,已于昨晚饬工于天心阁侧,设造标记,以白布架成十字,高三丈,宽五丈,各端燃灯二。闻大托铺机场亦立标记,所异者为各端悬灯一盏云。”由于当时科学技术落后,飞机设备不精良,地面又无先进的仪器导航,因此只得利用天心阁这个高而开阔的地势,摆设白布十字架,作为长沙市的航空导航标志,指示飞机降落。

    自1937年长沙市有防空组织以来,一直为防空观察哨所、防空警报台和反空袭作战的高炮阵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当时的湖南省政府在长沙市组织了第一次防空演习,演习结束,在省保安处内成立防空股(这是湖南最早的防空组织),并指定在天心阁城楼和国货陈列馆与警钟楼上设立防空嘹望台,兼管火警嘹望。这是长沙市,也是湖南省最早的3个防空嘹望台。随即长沙市政府成立了防空组织,1938年1月在全市设立5个防空观察哨点,天心阁是重要的一个(还有狮子山、五里牌、警钟楼、纺织厂),哨所人员全由地方军人担任,一般设哨长一人,士兵多人。那时没有仪器设备,全凭哨员的肉眼看、耳朵听来掌握敌机动态。向市民传递敌机情况是采取在木杆上悬挂灯笼,显示空袭警报或紧急警报,以指示市民向城外疏散或就地隐蔽等。后防空袭情报传递设备有所改善,同时使用铁钟和手摇警报器。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先是下令全国撤销防空组织,随后又下令为防止共产党的飞机恢复防空组织。1947年10月9日,国民党湖南省保安司令部分配长沙市10具手摇警报器,除其中4具失灵待修外,另外6具指定安装在警钟楼、省党部、天心阁、汤公庙、金家码头等地。1948年1月6日,省会防护团为解决天心阁防空警报通信,请省保安司令部安装了一部电话机。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前后,天心阁这个防空哨所更显重要。据一个当时在天心阁担任防空哨组长、现在离休的老同志回忆,他是1935年国民党中央防空学校毕业的,日本投降时离开国民党防空部队,到地方工作。长沙解放前夕,经故友介绍到湖南省民防司令部(程潜将军任司令、苏公望任副司令),司令部派他担任天心阁哨所的上尉组长;后随程潜、陈明仁将军起义。

 

国耻纪念亭回顾

    抗日战争前,天心公园进门北端坪中,建有一座国耻纪念亭。亭高3丈,外围石栏,内围铁花栏杆。栏杆四周,题有许多匾额,其中有“千夫所指”、“万众同心”、“革命精神”、“义无反顾”、“触目惊心”、“疾首痛心”等题字。亭中立有水泥绘制的国耻地图一幅,对过去清廷腐败,丧权辱国,租割之地如香港、澳门、旅顺、大连等地,均涂有鲜明的颜色,注明割让的简史,使游人瞻览之时,触目惊心,毋忘国耻。据说该亭为1929年何键主湘时所建,是为纪念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而建。地图后面,还刻有一篇《国耻纪念序》,为廖汉瀛所撰。序文曰:

中国古文明国也,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受帝国主义者政治经济文化种种之侵略,竟沦为次殖民地,丧权割地,赔款惨杀之案,岁有所闻,外人目为睡狮,倡言瓜分而共管,甚有以夺获我国之战品,陈之公园者,耻孰甚焉。先总理(指孙中山)乃唤起民众,共同革命,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现由军政进为训政时期。吾湘政府,恪遵建国大纲,力谋建设,百废具举。市政聿新,而以天心阁委托汉瀛整理,承主席何公,嘱建国耻纪念亭。盖欲使阅者触目惊心,奋发图强,立跻于国际平等地位,且欲使外人觉悟,自戢野心,促成国民亲善之外交,共趋大同之志也。兹值工竣,谨志其缘起始此。

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亭匾略有损坏,旋又复修。1944年长沙沦陷后,传闻为日军所毁。抗日胜利后,未再修复,而在原址上建崇烈亭,以纪念在长沙会战中牺牲的抗日将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16:36 , Processed in 0.09581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