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耆旧文存卷二民国烟云

2014-4-4 07:5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5567|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 李渔村 编篡|来自: 长沙野史类钞



“徐外婆”逸闻

    徐特立出生在长沙东乡五美乡,家里很穷,从小种过田,唱过孝歌和劝世文,学过郎中,18岁试着教蒙馆,教到28岁。

    他在长沙修业学校教书时,有一次在课堂上讲到中国受帝国主义侵略,声泪俱下,毅然斩断一个手指,血书“毋忘国耻”4个大字,激励学生关心天下大事,以救国为己任。他爱护学生,以诗教转化学生思想,亲自给学生洗疮伤,给贫苦学生解决寒衣,人称“徐外婆”。别人当校长,出门坐轿坐车,或者骑马,他却两脚步行,人家背地叫他“徐叫花”、“徐长工”。他听了笑笑而已。

    1938年他在长沙徐祠巷成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以共产党代表和八路军高参身份开展工作。他的这个办事处既没有门卫,也没有传达,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出入。任何人来了,他都接待,从来不选择对象,对青年人尤其欢迎。有时屋子里围满几十人,一谈就几个小时,他也不知疲倦,从不厌烦。有人私下对他说:“来的人良莠不齐,三教九流都有,甚至还有特务,您要特别小心。”徐特立莞尔一笑地回答:“我们共产党人是光明正大的,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今天全民抗战,我们的抗战观点是代表全体人民的。宣传革命是我们的职责,不管来的是什么人,让他听听革命的大道理不是很好吗?谁愿听,我就讲。”

    徐特立对人没有宗派门户之见。他身边有两个秘书,一个叫黄英博,一个叫刘一鹤,都是国民党中央政校毕业,由国民政府介绍来的,徐特立却很信任他们,认真听他们汇报,有事跟他们商量。有人要他“亲密有间”,他说:革命工作需要人家来干,必须广泛联系群众,共产党员不能凡事包办。这些同志工作认真,愿意抗日就应该相信和依靠,不可见外才是道理,应当跟他们亲密无间。那时长沙有个文化界抗敌后援会,简称“文抗会”,是在徐特立领导下的一个很有权威的文化人组织,在社会上很有影响。国民党一些右翼文化人看了眼红,便想挤了进来,“文抗会”有人反对,徐特立却说:“抗战是大家的事,要把门敞开,欢迎他们共同参加抗战文化工作,人越多越好。”后来那些挤进来的人见“文抗会”尽做宣传抗战的实际工作,没有待遇又很辛苦,觉得不是滋味。于是,他们占着位子不干事,只挂空名而已。这样反而有利于“文抗会”更大胆地工作。徐特立后来说:“文抗会的上层领导是国共分权,实际工作却是共产党和左派人干的,所以它在抗战中发挥了大作用。”

    徐特立生活很俭朴,经常穿着布鞋布衣,一副士兵装束。有次他应邀去湖南第一师范向学生作报告,因为他拄杖步行,又穿的是士兵棉大衣,门卫以为是伤兵,不许他进去。幸亏周世钊出来了,才把他迎了进去。一次,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请他赴宴,等到过了开餐时间徐特立还没到,叫秘书打电话催问,办事员先是说徐老已出发了,后来说徐特立因穿着士兵衣服,没坐车,没乘马,也没带警卫,虽交上名片,省府门卫也不准他进去,他又步行回来了。张治中只得马上派车去接。

 

奇人袁绍先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长沙很快出现了上10种刊物,鼓吹新文化,被《新青年》誉为“新潮中的周刊世界”。其中有楚怡小学教师黄醒主编的《体育周报》,主张“体育革命”,在全国颇有影响。1920年的创刊周年纪念号,刊登了蔡元培、陈独秀的文章,对这个刊物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一期还登了一张照片,却是一位无名英雄:袁绍先。

    袁绍先何许人也?芽《体育周报》说,他是本报第一个读者,并且一直支持本报,想不到他竟是一位商人。但是袁绍先后来还做过人们料想不到的事,如最早报道刺杀日本白川大将和刺杀汪精卫两案消息。袁绍先是长沙县霞凝人,生于1893年,15岁在绸布庄学徒,18岁考进会计学校,1918年任面粉公司会计。当时湖南省银行的钞票贬值,袁用低价买进钞票,归还银行贷款,由此发了一笔财。但他结交了一些进步人士,于是就把得来的钱支持各种文化事业和进步活动。他不但支持《体育周报》,还支持文化书社,与毛泽东、易礼容、黄爱、庞人铨等都有交往。

    1924年袁在上海,协助匡互生、夏丐尊等人创办著名的“立达学园”。毛泽东到上海时,曾去找他,恰巧他去外地出差。于是毛泽东留下一张便条,说:“前次文化书社借的五百元,尚未归还,甚歉。望能一晤。”袁回校后,毛已离开上海。袁很敬重毛泽东,便将这张便条珍藏起来。以后20多年,袁饱经忧患,这张便条还保留着。

    1932年4月29日,日本侵略者在上海虹口公园举行大会,庆祝“天长节”,并举行阅兵式,庆祝其在“一·二八”战役中的“胜利”。那天上午11时,大会结束,坐在前排的外宾退场,日本军民起立高唱国歌。忽然轰隆一响,一枚炸弹在主席台爆炸,白川义则大将、植田谦吉中将、野村吉三郎海军中将、驻华大使重光葵等均负重伤,日侨民会长当场毙命。刺客是朝鲜志士尹奉吉,他正拟引爆水壶自杀,日本宪兵蜂拥而上,拳脚交加,将他架走。尹奉吉受尽酷刑,始终没有招供,壮烈牺牲。

    这件事发生在“一·二八”之后不久,国人听了,无不振奋。而最早报道这一消息的,却是一家民办的通讯社——中国电讯社,主办者就是袁绍先。袁绍先在20世纪20年代,先在上海办学,继到南洋考察华侨教育。归国后就在南京、上海办了这家通讯社,并与“朝鲜爱国团”的领袖金九交往密切。当时有朝鲜志士混入日本驻华使领馆做工,往往从废字纸篓中找到一些情报,有些便由中国电讯社发表,揭露日本侵华阴谋,引起社会注意。尹奉吉正是金九这个组织的,事先曾在朝鲜的八卦旗前举手宣誓。虹口炸案一发生,中国电讯社就立即向上海各报提供消息和照片,这样一来,日方就更加怀疑,要进行迫害,于是袁只好将通讯社停办,退隐南京中山门外。

    当年参与刺杀日酋的柳树人先生,也是朝鲜志士,后在江苏师范学院任教。他的遗作《虹口公园炸弹案真相》一文,刊在该院《中学历史》(季刊)1981年第一期,可供参考。

    南京中山门外有座小山“卫岗”,附近有蒋介石官邸,警卫森严,一般人不许接近,山麓有烈士韩恢墓。韩恢字复炎。湖南人,民国初年因谋刺军阀李纯被杀。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隆重礼葬,并筑有墓庐。袁绍先利用这个关系,在蒋介石的官邸旁边办起“复炎农场”,栽植桃树数百株,并与国民党元老张继时有来往。这样,他就在蒋介石官邸的掩护下秘密从事反蒋活动。

    袁绍先除与朝鲜志士联络外,还同王亚樵来往密切。王是安徽人,老同盟会员,后来又在上海工人运动中自成一派,主张“铲富济贫”,先后暗杀过淞沪警察厅长徐国梁、招商局总办赵铁桥等。虹口一案他也参加,1935年的刺汪精卫案则由他主谋。这年11月,国民党举行四届六中全会,“晨光通讯社”记者孙凤鸣混入会场,趁全体中央委员摄影留念之机,向汪开枪,可惜未中要害,没有击毙这个亲日派大汉奸。

    汪案发生后,国民党在南京大肆搜捕,袁有一同乡陆般如,也是个无政府主义者,这时仍向人宣传他的一套理论,于是被捕。从他身上搜出的记事本中,有袁的地址,于是袁也被捕。但从他的家中并未搜到任何证据,同案中也无人与他相识,因此,只作为嫌疑犯,关押在宪兵司令部。

    袁的妻子姓杨,善治跌打损伤。曾为内政部某次长的妻子治病见效,于是通过这位次长的营救,袁得出狱回湘。

    袁绍先在1936年回湘后,先后参加两家报纸的工作,一是《力报》,一是《开明日报》,为此,他又一次坐牢。

    《力报》是1936年9月创刊的。总编辑康德,与袁绍先有旧,便找他筹划,如何把报纸办好。当时湖南的报纸,无论在编辑、印刷等方面都较落后。袁即建议先赴南京、上海参观,并订购机器,物色人才。《力报》编辑阿楚,便是袁从南京《新民报》找来的,确比湖南一般编辑高明。果然,《力报》一问世,就以崭新的面目,后来居上。抗战中,先后出现长沙、邵阳、衡阳、沅陵4家《力报》,都办得相当出色。历史学家翦伯赞曾说,《力报》对湖南文化大有贡献,这中间实有袁绍先一份功绩。

    1941年,袁绍先又应刘岳厚之约,出任衡阳《开明日报》经理。这张报纸敢于直言,许多社论曾为当时香港的进步报纸转载。1941年1月中旬,国民党在制造皖南事变的同时,即对《开明日报》下毒手。一天深夜,一伙彪形大汉闯进报社,将骆何民、袁绍先等12人绑架而去。报社只剩下两三个编辑,仍坚持出报。到同年3月27日,刘岳厚在报纸上公布特务罪行,要求释放被捕人员,并且反对国民党以“异党”罪名迫害进步青年。这在中国新闻史上是一件著名的大案。后来,骆何民越狱,从桂林转赴香港,1948年在南京英勇就义,是《文萃》三烈士之一。袁绍先则在同年秋经刘岳厚营救出狱。这时他已年过半百,经此牢狱之灾,又逢湘桂战役,颠沛流离,困苦不堪,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凭毛泽东那张便条,有了安身立命之地。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19:29 , Processed in 0.09539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