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永年和秦力山 湖南,在清末有“小法兰西”之称,原因就是参加革命的人多。长沙的毕永年和秦力山,是其中最早的两位。他俩都参加过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俩又最早与孙中山接近,后来又都不幸早逝。 毕永年生于1869年,8岁即随父叔往来军中,熟悉军事,后读王船山遗书,有民族革命思想,与会党交,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他与唐才常、樊锥同受湖南学政江标的赏识,l897年选为拔贡,积极投入湖南的维新运动,曾组织“公法学会”,倡导研究国际法与国际问题。他又在《湘报》发表论文,指出只有“贵民、重民、公权于民”,才能救中国。他还主张大家认真读书,“惕以印度之辱,镜以日本之兴”,赶上世界潮流。 戊戌政变前夕,毕永年到了北京,同康有为等住在一起,参与了废慈禧、保光绪的密谋。康有为误信袁世凯,打算派毕永年到袁军中,一旦袁出兵包围颐和园,毕就率勇士百人逮捕慈禧。毕认为袁不可靠,他一人到军中也起不了作用,因而反对。谭嗣同同意毕的看法,却因康有为态度坚决,只好去见袁,结果被袁出卖。毕与谭讲到会见袁世凯的情况,大惊,劝谭躲避,自己立即出京,幸免于祸。 毕永年随后即到日本,加入兴中会,并介绍湖南会党首领与孙中山合作。1900年10月,毕永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惠州(今广东惠阳县)起义。初仅80人,猛袭清军,连连奏捷,不到一月,聚众至2万。惜因外援不继,终归失败。他逃到广州削发为僧,不久病逝,年仅32岁。 毕永年的许多活动,多属秘密性质,因而史料缺乏。近年在日本外务省的档案中,发现毕永年在戊戌政变前夕的日记,是清吏在湖南维新派人士家中搜出的,由日本驻上海领事抄寄东京。内中详记维新政变前夕的密谋,多为史籍所阙,因而引起中外学者的注视。 秦力山生于1877年,比毕永年小8岁。父亲是一位刑名师爷。秦力山长于文学,性豪侠,喜与会党中人游。戊戌那年春,以第二名考中秀才,积极参加湖南的维新运动。不久发生政变,给他的刺激很大。次年秋,他应梁启超之召,自费留学日本。1900年初归国,先住天津,力劝义和团领袖改“扶清灭洋”为反清,未果,旋赴汉口,助唐才常联络长江各省会党,筹组自立军。同年8月9日,他率领前军首先在安徽的大通镇(今属铜陵市)起义,一举攻占大通盐局,与芜湖防军激战。因后援不济而失败,逃亡至新加坡,才知道康有为未将海外华侨捐款及时汇回,影响起义,遂愤然与康绝交。 不久,秦力山重到日本,助梁启超编《清议报》,曾发表《非立大政党不足以救将亡之中国》等文。同时,他又和孙中山来往。据章太炎说:“游日学生疑孙公骁桀难近,不与通,力山独往谒之。相与语,欢甚,知其非(唐)才常辈人。”此后,游日学生就大批倾向革命。秦力山是留日革命学生中最早办报的一个。1901年在日本出版《国民报》,1902年冬又在上海创办《大陆报》、《少年中国报》,都因经费困难,不久停刊。以后两年,他专在长江中下游及广东等地联络会党,多次遭清政府通缉。 因为在国内难以立足,秦力山乃于1905年出国,经香港到仰光和新加坡,在华侨中批判康梁,宣传革命,并在仰光创办“中华义学”,得到华侨领袖陈甘泉、庄银安的支持。他们商定,由秦力山带领几名学生到云南边境开办民族学堂,运动诸土司起义反清。他在云南的干崖(属永昌府,今保山市一带)办学。“时往来野人山,短衣负铳,为其民倡汉族光复事。”在他的启发下,干崖土司刀安仁率男女10余人赴日本留学。秦力山不幸在1906年11月26日因病逝世,年仅29岁。他在云南活动的时间虽不长,但已为同盟会在云南建立了基地。辛亥革命后,他的木主列入烈士祠,墓也重修。
杨毓麟投海殉国 杨守仁?穴1872—1911?雪,字笃生,号叔壬,原名毓麟,因参加革命活动改名守仁,长沙县板仓人,与杨怀中同族。杨怀中、杨守仁、杨德麟在长沙鼎鼎有名,人称“三杨开泰”。 杨守仁从小勤奋好学,尤喜爱文学、历史,关心国事。1900年留学日本,l902年参加兴中会,常与孙中山、黄兴等共商国事。1909年入英国爱伯丁大学,攻读英文。与章士钊、杨怀中、杨曾浩在该校同学。 杨守仁曾担任过长沙时务学堂教席。戊戌变法失败后,为鼓吹推翻清朝统治,他著了《新湖南》一书,并于1903年在日本东京出版,反响强烈。后来毛泽东、徐特立等人都受到此书的影响。 1903年,沙俄军队撕毁《中俄交收东北三省条约》,既不撤军,又向清政府提出7条无理要求。中国留日爱国学生于这年4月29日,在东京成立了“拒俄义勇队”,决心开赴东北,决一死战。杨守仁参加了这个救国组织。后又准备谋刺慈禧太后和密炸出国考察“宪政”的五大臣——载泽、徐世昌、绍英、戴鸿慈、端方。杨守仁为此打入五大臣之中作为随员,到了日本,并加入同盟会。 1907年4月,杨守仁应同盟会元老于右任之邀,从日本回上海,担任《神州日报》总主笔,宣传反清思想,具有“言人之不敢言”的特色,颇受广大读者欢迎。 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冈起义失败,又误传黄兴已身亡,列强声言要瓜分我国,如此等等,他悲愤万分,写下遗书,于1911年8月5日,毅然在英国利物浦投入大西洋,以身蹈海殉国,年仅40岁。他被安葬在利物浦安菲尔得公墓,碑上写有“中国蹈海烈士杨守仁先生墓”,以示不朽。
王麓樵续句补官 清朝末年,长沙城里的候补道、候补知府、候补知县引领望补实缺者不知多少。有的等了十几二十年,胡子等白了,牙齿等缺了,家财用尽了,还是一个“候补”空衔的无职人员。长沙人王麓樵也是个等了12年的候补知县。那时候的后补官每逢初一、十五,逢年过节,国家大庆,都要穿着袍服到抚台衙门集台。碰上新官上任,同寅婚喜庆,照样要送情送礼。当时后补官,只有虚衔,没有俸禄,为了持撑家庭门面,应付官场来往,只得向亲戚朋友借钱,或者拿自己家里的老本。王麓樵当了“候补”10多年,多少次打肿脸充胖子,做人情和维持在长沙城里当寓公的生活,并且要像个官儿,还要请一个长随和保姆,不但典当了乡间的60亩田祖遗产,还欠了几千块银洋账。到了宣统元年(1909年),连几套见官的袍服也进了当铺。一天清早,抚台衙门传来吩咐,说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大人来到长沙,要找后补官员谈话,今日上午巳刻专约候补知县王麓樵面谈。这时已是六月天气,王的夏天官服早已进了当铺,这类袍服民家又没得借,信息来得太匆促,但又不能失掉这个千载难逢的会见总督大人的良机,王麓樵只得把一套棉官服穿上急匆匆到抚台衙门拜见总督。 张之洞是位才子,也颇懂得知识分子的苦衷和后补官员的辛酸,一见头发已经斑白、面色清癯的这位老候补知县,不觉动了恻隐之心。谈话之间,他想试探一下王麓樵的才学。因时当夏令,天气亢阳,巳时以后,温度更高。王麓樵身穿棉服已热汗淋漓,但还故作镇静,斯斯文文地跟总督谈话。忽地张之洞吟唱道:“六月炎天汗自流,先生何必着棉裘?芽”。 说也怪,王麓樵早几天到开福寺求签,签是上上,于是他又去扶乩,乩中沙盘上写的是“纱罗绸葛无钱买,唯愿天公早降秋”。他连日品味这两句话,虽已烂熟于心,却是不解其意。今天,张大人一吟句询问,恰好问到他的痒处,也正用得上扶乩得来的这两句话,于是连忙站起身来,双手打躬地回吟两句:“纱罗绸葛无钱买,唯愿天公早降秋。” 这两句不但回答得快,而且情真意切,尤其“天公”一句,语意双关,既有实,又有虚,更是对张总督的祈求和吹捧。张之洞大喜,连呼:“才子,才子!埋没了高材,累你久居候补,张某实在上负朝廷,下负先生。不久,定选优缺,请先生上任。”果然两个月以后,王麓樵就授了恩施县实缺。但两年后满清被推翻,王麓樵为求官欠的账还没还清,就扫兴归家了。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4 22:02 , Processed in 3.92795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