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湖南的省会,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周代按星宿分野,“长沙星”所对应的这片地方就叫长沙,故长沙又称“星沙”。 长沙地处湘中丘陵与湘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东倚罗霄,西接武陵,南依衡山,北瞰洞庭,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常青。长沙城以岳麓山为屏,湘江为带,橘子洲浮碧江心,浏阳河曲绕城外,湖泊星布,冈峦交替,山水洲城浑然一体,生态环境堪称一流。城内太平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持古朴风貌。 长沙城约建于公元前800年,自古以来就是湖湘首邑。楚汉时曾是屈原、贾谊流寓之地,有楚汉名城之称,今存屈子祠、贾谊故居等遗迹。汉初长沙国建都长沙,长沙王吴芮筑城已初具规模。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长沙时,曾留下“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的诗句。五代时期马殷以长沙为都城建立楚国。到宋真宗成平三年(公元1000年),长沙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商业城市,诗人张祁有诗云“长沙十万户,游女似京都”。 明代长沙是皇朝的封藩之地,元代长沙更趋繁盛。《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载的元代沿长江的新兴商业大城市中就有长沙。“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也是从这时流传开的。元明两代,长沙造就了不少文化名人,如欧阳玄、冯子振、李东阳、周圣楷、陶汝鼐等。 清代以后,长沙名人之多,对中国历史影响之大,成为长沙历史文化的主要特色。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长沙即成为湖南省的省会。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长沙单独设立贡院,从此,大批湖湘学子云集长沙。湖南近代几个人才群体,先后有贺长龄、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唐才常、沈荩、陈天华、黄兴等都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或城南书院。他们在政治上力倡经世致用,使湖湘学风为之一变,新风骤起。 自湘军崛起以后,长沙在历次政治风云中都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戊戌维新期间,长沙是全国唯一忠实推行新政的省会城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长沙率先响应,黄兴成为与孙中山齐名的革命领袖。五四运动前后的长沙,曾是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事革命活动的地区。大革命时期,长沙是轰轰烈烈的两湖大革命的中心。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三攻长沙不下,使长沙更具英雄气概。1949年8月4日,程潜、陈明仁两将军在长沙通电和平起义,古城从此焕发青春。 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56处。地下文物瑰宝更是层出不穷。中国最大的古乐器商代大铜铙,最早的古地图“长沙国南部地形图”,最早的毛笔和第一把钢剑都出土在长沙。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和保存完好的西汉女尸,以及被誉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考古发现之一的三国孙吴纪年简牍,举世瞩目,令世人惊叹。 长沙名胜古迹众多,尤以岳麓书院和天心阁最为有名。 公元976年创建的岳麓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首,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高等学府中建立最早的一座。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张栻在这里讲学,形成了著名的湖湘学派。岳麓书院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书院建筑之一。在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赫曦台、二门、讲堂、御书楼,两侧分列教学斋房和祭祀祠堂,左为文庙,右为花圃园池。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造型优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坐落在长沙老城东南角地势最高处古城墙上的天心阁,为古城的标志。今存城墙系明洪武年间在宋元古城墙基础上重建,阁楼也兴建于此时。阁额“楚天一览”之匾,扶梯登阁,直上三楼,遥对蓝天,清风拂面,俯首四顾,全城景色俱收眼底,仿然置身天际。昔日对联“四面云山都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道出了天心阁的气势与情怀。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2-21 20:53 , Processed in 0.11483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