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作为人类生活聚落形态,是伴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发展的。《史记·世本》中有“鲧作城廓”和“禹都阳城”之说。鲧即夏禹的父亲,阳城是夏的都城。城、廓各有用途,所谓“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史记·五帝本纪》又云:“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随着聚居人口的增多,聚落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村寨、集镇和城市。历经数千年的风雨,许多古老的城镇在自然侵蚀、兵燹中面目全非,甚至永远的消灭了,遗存下来的也尽显岁月的痕迹,成为值得大家共同珍爱的“国宝”。 今称“三古”的古城、古镇、古村是从历史角度新创的名词。确切地说,是始于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之后。它们之所以备受人们珍视,是因它们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凸显着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特征,构成了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湖南属华夏文明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从文献资料上可列举的历史名城、名镇、名村很多,但随着岁月的沧桑多已有名无实。我们今天所要保护的是历史风貌尚保存完好的一些城镇和村落,从某种意义上说,能部分地符合世界遗产所定的标准。诸如:能在一定时期内或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能为一种即将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可作见证的某类城镇格局或建筑群风格的突出范例;能展示人类历史上的重要阶段或重要事件,等等。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洪流席卷这片古老的东方大地,现代化的成果被人们充分的分享,激烈而紧张的生活氛围让人们开始回忆以往的岁月,“寻根热”、“回归自然热”慢慢成为人们心头隐隐的向往。“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古城、古镇、古村,如今也慢慢成为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 湖南现存的古城、古镇、古村皆凸显出特有的地域、民族特征,具有深厚的湖湘文化内涵,乃至传递出远古楚巫文化的讯息。在湖南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岳阳、凤凰、衡阳、永州、洪江、汝城、新晃,以及历史文化名镇里耶、靖港等中,既有古都、古商埠、古郡县治所,又有文化古城、游览胜地等。它们各自以其得天独厚自然地理,孕育岀灿烂的民族文化之花,成为中华文明精华的荟萃之地。在这些城镇中,有宏伟壮观的古建筑群,有被誉为世界奇迹的考古发现,有特色鲜明的古代园林和街巷民居,有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和风物特产。如洪江镇因其商业之繁盛,被称为“五省通衢”,货币流通量曾居全省第二,仅次于省会长沙。今存明清古建筑380余栋,滨江而立,典型的江南营造法式又具有显著的沅湘特色。国家文物局专家罗哲文在考察后惊叹“在中国十分罕见,在世界商业史和建筑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 湖南现有的历史文化名村皆因尚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祠庙、牌坊、桥亭、碑塔、鼓楼与优美的自然风景而获得殊荣。聚族而居是湖南现存较好的古民居群的一大特色,如岳阳张谷英村、会同高椅村、辰溪五宝田村、永州涧岩头村、江永县上甘棠村等。如高椅村为杨姓村民聚居,村落完整地保存有从明洪武年间至清光绪年间500多年所建的104栋,总面积达两万平方米的古民居。建筑无一不错落有致,布局整齐,好像都是各按老祖宗留下的一张总图纸所建。两端成梯状的马头墙高耸,大石门框刻有门匾门联,庄重而具有书香韵味。排水系统十分科学,每户的天井、檐沟水都顺畅流入纵横的明渠与暗渠中。 本书集中收录湖南省内由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分别介绍它们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它们既是一幅幅历史画卷,又是一座座历史丰碑,见证着中华古国变迁、发展的轨迹,充分体现了名城、名镇、名村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2-21 21:10 , Processed in 0.09148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