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读“国家名片”中的青年毛泽东与长沙

2013-11-22 08: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26|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长沙晚报

本版撰文/记者 范亚湘

  邮票被誉为“国家名片”,而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中,毛泽东是登上“国家名片”最多的人。众所周知,青年毛泽东的人生履历及其革命活动是与长沙这座城市紧密相连的,因此,在已发行的有关“毛泽东元素”的邮票中,有10枚是长沙的场景。

  最青春的邮票:毛泽东求学第一师范挥斥方遒

  1911年,毛泽东在东山高等小学堂国文老师贺南纲的帮助下,顺利考入湘乡驻省中学,来到长沙。在这里,毛泽东读到同盟会办的《民立报》,发现里面充满“激动人心的材料”,受其影响,撰文表示拥护孙中山及同盟会的纲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长沙革命党人最先响应,于10月22日发动武装起义,成立了湖南军政府,并立即出兵援鄂。毛泽东决定投笔从戎,随即投入长沙起义新军,成为了一名列兵。

  为此,中国邮政专门发了一张以毛泽东在长沙为背景的“明信片”,题为“求学长沙 投笔从戎”。

  武昌起义后不到两个月,全国大多数省份宣告独立。毛泽东觉得自己参军的目的已经实现,决定退出军队,继续求学励志。

   1912年毛泽东以第一名考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学,写下《商鞅徙木立信论》的作文,受到老师赞赏。但毛泽东立志当一名老师,遂于1913年考入湖南第四师 范。第二年第四师范合并到第一师范,毛泽东被编入第八班,到1918年暑期在第一师毕业,共做了五年半师范生。而这一时期,毛泽东游历最多的就是岳麓山, 于是,在2004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一枚以岳麓山爱晚亭为题材的邮票,并将之列入“中国名亭”系列。

  湖南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在这里打下了深厚的学问基础,同时随着新旧交替的时代前进,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政治见解,获得社会活动的初步经验,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校期间,受杨昌济等进步教师的影响,成为《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1998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一枚岳麓书院的编年邮票。

   1918年毛泽东同萧子升、何叔衡、蔡和森等发起成立新民学会。新民学会是五四时期最早的新型社团之一。它的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 俗”。毛泽东和新民学会的会员们一道探求着中国的出路。1989年,为了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发行了一枚新民学会的邮票。

   1920年毛泽东在上海会见陈独秀,同他讨论马克思主义等问题。8月初,同易礼容等在长沙发起成立文化书社,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组织建立中国共产 党长沙早期组织。1921年7月,毛泽东、何叔衡代表中国共产党长沙早期组织出席了中共一大。2011年,发行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邮票中的青年 毛泽东照片就是在长沙拍摄的。

  1920年 冬,毛泽东和杨开慧结婚。杨开慧后来回忆:“自从听到他许多的事,看见了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毛泽东也有许多信给她,表示爱意。还写过一首 《虞美人》寄给杨开慧,上阕是:“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起坐数寒星。”为此,中国邮政专门发行了一枚杨开慧的邮票。

   因毛泽东年轻时多在长沙求学和探求真理,邮票中的青年毛泽东形象往往少不了“长沙背景”。除了1968年5月发行的一套14枚《毛泽东诗词》邮票里多次 出现长沙元素外,1996年9月9日发行的一套4枚《毛泽东故里》特种邮票明信片里,第一枚面值15分邮资的明信片图案毛泽东像,就是采用1919年4月 毛泽东与母亲和毛泽民、毛泽覃两个弟弟在长沙合影的照片。无论是毛泽东求学长沙、投笔从戎,还是成立新民学会,无不体现了青年毛泽东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 神态和气魄!

  最写意的邮票:秋收起义会师地浏阳文家市画面

  1922年毛泽东组织领导安源路矿工人、长沙泥木工人等一系列罢工运动,推动湖南工人运动迅速走向高潮。

  1924年1月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5年到1927年春,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1968年,发行了一枚毛主席去安源的邮票。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曾轰动全国,各类印刷品大量发行。《毛主席去安源》的邮票画面上,毛主席手持油纸伞、身着长布衫、脚穿土布鞋,风华正茂、神采奕奕、意气风发地从长沙向安源进发。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八·七紧急会议,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并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这年9 月19日,毛泽东再一次来到文家市。此时的他,是秋收起义部队的前委书记,革命正处在生死攸关的转折关头。当晚,前敌委员会在里仁学校召开会议,做出了一 个事关中国革命前途的重大决定:根据敌强我弱的情势,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自此,中国革命走 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明大道。文家市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战略转折点。

   浏阳文家市会师后,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奔向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一套“革命圣地图案”邮票中,就有一张描绘的是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会师 地浏阳文家市画面。这枚邮票颜色为棕色,底色淡黄,画面上为文家市远景,崇山峻岭环绕下,一排排古朴典雅的建筑映入眼底。

  从这两枚邮票可以看出,从考察农民运动到领导秋收起义,青年毛泽东在长沙“引领潮流”的风采。

  最时新的邮票:

  毛泽东在橘子洲头“独立寒秋”

  11月16日,中国邮政发行《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二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这是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120周年推出的,共4枚,面值1.2元,此套邮票是集邮爱好者期待已久的纪念邮票。

   邮票所采用的题材分别是毛主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祖国大好河山的“北国风光”、历史著名的“毛泽东在十二月会议上”和一代领导的“心潮”,采用 胶印的版别进行发行。据长沙市集邮协会负责人介绍,该套邮票收藏价值极高,是许多集邮爱好者垂涎的精品,邮票本身就有非常大的升值和投资空间,是不容错过 的时代精品。

  其中,第一枚“问苍茫大地谁 主沉浮”邮票是一幅油画,该画作表达了1925年毛泽东重游橘子洲头创作诗词名篇《沁园春·长沙》的意境。1919年5月,毛泽东在“五四”风潮的影响 下,参与发起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领导湖南学生反帝爱国运动。7月,毛泽东主编的湖南学生会会刊《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并发表《民众的大联合》。《湘江 评论》以其丰富深邃的思想、豪迈奔放的气概,成为五四运动时期反帝、反封建,探索中国未来命运的影响巨大的刊物之一。

  邮票画面是风华正茂的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独立寒秋”,满怀投身革命洪流的坚毅、“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 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 舟!”1925年秋,年仅32岁的毛泽东在橘子洲头吟出的《沁园春·长沙》这首千古绝唱,曾经激励了很多青年志士。在“文革”邮票中,有一枚就是毛泽东这 首词的手书,潇洒而遒劲的笔锋,外加霸气的文风,使得这一枚邮票一直是收藏家们的挚爱。

  毛泽东初进长沙的落脚地

  新安巷今已不存

   1911年春节过后的一个早晨,毛泽东挑着一头铺盖、一头书箱的“求学挑子”,翻过韶峰,来到湘乡县石塘冲的正屋场的贺岚岗先生家里。按照师生俩的约 定,他们一起到长沙的湘乡“省中”去,先生到那里任教,学生到那里投考。中午到了湘潭,遇到了“东山”校友毛钦明、毛森品兄弟。毛氏兄弟也是去投考湘乡 “省中”的,于是4人一路同行。

  傍晚时分,他们经过4个多小时的湘江水路,坐客轮来到了长沙小西门码头。然后,步行来到新安巷的湘乡试馆。

  湘乡驻省城中学,所在地长沙新安巷。从此,青年毛泽东与新安巷结下了不浅的缘分:上湘乡“省中”、自学在这里,后来当湖南《大公报》特约记者也在这里。

   今天湘乡“省中”原址早已不存,即便新安巷,今也属于“已消失的街巷名”。现在,只能从文史专家叙述中得到一个朦胧的印象:“清代与民国时期,小巷房屋 整齐典雅,大多为两层式小阁楼。”“1938年,长沙发生‘文夕大火’,街道两厢建筑基本被毁。”2001年,兴建五一市民广场,“新安巷地带被占用,小 巷消失。”

  这里本是湘乡会馆,也就是“湘乡驻省办事处”。清朝咸、同年间为清廷“重新打下”半壁江山的湘乡人,红顶子一串串,黄马褂一片片,却在“中兴”之初无一人参加礼部会试。于是,曾国荃等倡导创建湘乡试馆,激励湘乡的读书人赴考。试馆落成后,曾国荃还写了《湘乡试馆记》。

   而将试馆改为驻省中学的功臣却是禹之谟。禹之谟从日本留学回来后,办厂办学。1905年,他回到家乡青树坪,动员了当地50余名青年赴长沙读书。当时长 沙的学校还不多,为了安置这批学子,禹之谟与湘乡绅士蒋德钧、杨柄谦、曾广江等将试馆改为学堂,并取得曾国藩长孙曾广钧的支持,将馆旁昭忠祠做了教室。

  毛泽东考入了这个“伟大的学校”预科班。

  从此,他在长沙这个新天地里,开始了更加广阔的人生。

  第一师范求学的毛泽东

  首次接触到新式政治运动

   青年毛泽东在长沙如饥似渴地猎取科学知识,特别是作文,又有着新的飞跃。一篇文章让国文老师贺岚岗无限感叹,让国文教师组长陈师竹拍案叫绝,让校监(校 长)杨柄谦赞为“王者之气”。学习之余,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报纸。他回忆此事时说:“我第一次看到报纸,报名《民立》,是民族主义派的革命报纸,里面充 满了有刺激性的材料,同时我也知道了孙中山的名字和同盟会的会纲。”

   此时“政局变动得很厉害”,深刻影响着青年毛泽东,让他满怀革命激情。他写了一篇针对当时国事的评论文章,张贴在学校的墙报上。他在文章中提出:只有赶 走列强,推翻清廷,中国才有出路,人民才能生存;应把孙中山先生从日本请回来,担任新政府的总统,由康有为任国务总理,梁启超任外交部长。他这种构想尽管 当时不可能实现,但这篇文章却在全校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让许多进步青年革命热情迸发。

  对此,毛泽东后来回忆说:“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政见,可能观点有点糊里糊涂。我还没有放弃对于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崇拜,我不很明了他们和新领袖的区别。”

   革命风起云涌,长沙风雨欲来,立志救国救民的毛泽东成为革命的积极参加者。当时,他们以反对留辫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反满情绪。他说:“和一个朋友毅然剪 去发辫,但约好相继剪去的一些人却不履行他们的诺言。因此我和朋友就在暗中攻击他们,并强力剪去他们的发辫,结果有十个人做了我们剪刀下的‘牺牲者’。这 样,在短期内,我已经从嘲笑‘假洋鬼子’的假发辫进步到要求普遍地剪发了。政治观念是如何地可以转变一个人的观点啊!”这可以说是毛泽东第一次转变观念。

  “政局变动得很厉害”。当时,正处于辛亥革命前夕,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特别是“学生界中之抱革命主义者,已跃跃欲试”。

  毛泽东自己“当时也是这许多人里的一个小卒”。他记得,“我们学校里每天关着大门演说,好些同学慷慨激昂地主张革命。还记得演说的时候,一个同学把身上的长袍卸下一丢,说,‘快习兵操,准备打仗。’”

  “武汉起义之后,湖南宣布戒严。” 而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校长杨柄谦,却让一个革命者到学校“作煽动的演讲”。这个革命者最后告诉大家,武昌已打响推翻清政府第一枪,革命军正在与清军对峙当中,革命政权仍处于危险之中。他提醒大家:“救我中国人人有责啊!”

  毛泽东和师生们“每一个人都专心一意地听着”,大家听得义愤填膺,也听得热血沸腾,“当场有六七个学生起来声援他,痛斥满清并号召大家起来建立民国。”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看到的新式政治活动。新在哪里?它完全摆脱了旧式农民起义的模式。

  会后,毛泽东等人积极行动起来,决心亲身投入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斗争。而此时,毛泽东在这里只读了半年书。

  在长沙,青年毛泽东还经历了许多“第一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1-3 03:04 , Processed in 0.09180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