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0战国错银龙凤纹铜盒

2013-7-5 11:2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376|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 宋少华 等|来自: 名城长沙网

(本文录自《长沙国宝档案》陈先枢、宋少华等撰稿,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名称:龙凤纹铜盒

类别:青铜器  国家一级文物

时代:战国

规格:通高15.2厘米  腹径21.1厘米

来源::1958年长沙长岭7号墓出土

今藏:长沙市博物馆

盒是先秦时期一种常见的盛储器,用以盛装食物。在先秦时期的贵族官吏大墓中,盒作为礼器出现较多,但当时的盒多为陶制仿铜礼器,作为实物的铜盒数量较少,1985年长沙楚墓出土的一件错银龙凤纹铜盒可以说是战国铜盒的代表。

战国错银龙凤纹铜盒,通高15.2厘米,口径18厘米,腹径21.1厘米。平顶弧形盖,盖上铸有四钮,钮为兽面环钮。器盖中央有圆形凸起台式部分,圆台内外均有弧形线条两道,整个器盖以两组弦纹将其分割为三组带状区域,区内均以细密的二方连续式纹饰装饰,其中圆台外侧为复杂的勾连卷云纹,内侧除盖心有一小圆圈状区域装饰变形叶纹与卷云纹组合成的适合图案外其他区域装饰有四组对称的变形凤首纹与卷云纹组合成的二方连续图案,凤目圆瞪,每组之间有一小型变形叶纹分割。器物为子母口,口沿处装饰一周较为简单的带状卷云纹。鼓腹,腹部以弦纹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带状交叉花叶卷草纹,第二层为与卷云纹缠绕在一起的变形龙凤纹,第三层为带状交叉菱形,每组菱形之间夹杂有一个由两个横向“C”形卷云纹相互反靠而形成的“H”状云纹单体图案。圈足底稍外撇,圈足部分装饰一周横卧“S”形带状云纹,每组云纹之间有一双线环饰相接。整个铜盒均采用错银工艺。这些纤细流畅的纹饰,都是用粗细合适的银丝镶嵌而成,有的地方还镶嵌了绿松石。“错金银”工艺始于商周,春秋时期逐渐成熟,她用金、银铜等材料嵌入刻或铸造好凹槽的的铜器表面,形成纹饰,再用磨石错平磨光。这种工艺到战国时期已经十分成熟。这件器物采用的错银工艺,由于银质氧化,所有线条图案均变为黑色,却反而使得图案更加清晰了。

该件铜盒1985年出土于长沙市长岭长沙有机化工厂7号墓,该墓为一座战国时期长沙地区典型的竖穴土坑墓,葬具为一椁二棺。根据墓葬制以及随葬器物来看,墓主当属于战国晚期一位比较富庶的上士级官吏。

与这件错银龙凤纹铜盒一同出土的,还有盒中装着的一些形态保存完好的颗粒状食物。据专家鉴定,这些食物是粟,即是我们常见的小米,而装入盒中时应该是以粥的形式。由此可以看出,粟在中国古代早已广泛栽培。它究竟开始于何时,在长沙地区又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

“粟”在北方地区俗称“谷子”,脱壳加工后称“小米”,南方通称“小米”。中国是世界上粟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上90%以上的粟栽培于中国。据相关学者考证,这种作物是中国古代先民由我们在田间地头经常看到的一种野草——狗尾巴草,通过人工驯化而培育出来的,因此它属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中国是世界栽培粟的起源中心,有着最为悠久的种植历史,拥有最丰富的生产与利用经验。春秋战国是传统粟作农业的起步阶段,虽然战国时期长沙地区未发现与粟相关的出土文献,但这件错银龙凤纹铜盒中出现的粟实物加上时代稍晚的西汉初期马王堆汉墓中的粟实物以及遣策“黄粢(粟)五石布囊、白粢(粟)五石布囊”的记载可以证实,战国秦汉时期,粟已是长沙地区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食物了。

(李梦璋撰稿)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3 20:39 , Processed in 0.09622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