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7春秋蟠魑纹铜浴缶

2013-7-5 11:2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11|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 宋少华 等|来自: 名城长沙网

(本文录自《长沙国宝档案》陈先枢、宋少华等撰稿,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名称:蟠螭纹铜浴缶

类别:青铜器 国家二级文物

时代:春秋

规格:高39厘米  重11.316千克

来源:长沙民间征集

今藏:长沙市博物馆

“赵王鼓瑟、秦王击缶”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播、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千人击缶而歌的场景更使得“缶”这种先秦时期的器物被人们熟悉起来。但缶是否真的就是一种乐器呢?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了秦王为赵王敲瓦缶的故事,让人们觉得“缶”是一种乐器。再加上北京奥运会上的“击缶而歌”,使得今人更加误认为“缶”理所应当就是乐器。但事实并非如此,缶事实上是一种盛储器,即用来盛装酒或者水的器皿。如《说文解字》中的一段解释:“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这个所谓秦人鼓之以节歌,实际上跟我们今天朋友聚会饮酒助兴,敲敲碗、敲敲杯子性质一样,总不能说我们的杯子和碗也是乐器吧。而北京奥运会上所展示的所谓缶,实际上是一组出土于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的先秦酒器“鉴缶”,即外面是鉴,里面套发一个缶。鉴可以盛热水、炭或者冰,用以加热或冰镇缶内部的酒,因此缶是见不到的,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外面的铜鉴。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缶在中原地区比较鲜见,但在楚地却非常流行。依附于楚的曾国所制造的缶器都具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而位于楚国腹地湖南所出土的铜缶,楚式风格就更加典型,但凡较大的贵族墓都有2至4件出土。它们在楚国贵族的宴席上往往具有重要的使用地位。

长沙市博物馆收藏的铜缶为楚墓被盗流散民间后征集而来,是楚式青铜缶中的精品。器形保存完好,形体较大,直口折沿,折肩圆腹,通体粉蓝及灰绿色,圈足底。肩上有一对钮耳,耳粗大,呈“C”形,通体以龙纹装饰,布满细密的卷云纹。盖为穹顶,装饰有圆饼状凸起,凸起及整个器盖布满细密的蟠螭纹,顶部有圆形柱状捉手。器身上有两周绳纹围绕起来的带状区域,内部及上下两侧均装饰带状蟠螭纹,蟠螭几何化为直角勾连状。蟠螭纹带中间装饰有四组饼状凸起,凸起部分装饰冏形结构的粗体涡纹。

缶作为盛储器,其盛放的液体有两种,盛酒者称之为尊缶,器形较高,颈较长,深鼓腹;浴缶则器形矮胖,小口,颈极短,圆鼓腹。长沙市博物馆所藏缶即是浴缶,她体现了楚人沐浴之礼。

先秦时期,沐浴成为了贵族祭祀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楚地位于亚热带气候区,雨水充沛,夏季气候炎热且潮湿,因此,楚人更是勤于沐浴。在这之中,楚人创造了一套完整的沐浴用礼器,即用鼎烧水加温,用浴缶盛装水,用鉴或盆沐浴。浴缶的大量出现与楚人重祭祀,行沐浴礼关系重大,也是楚人特有的器物。

(李梦璋撰稿)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3 20:37 , Processed in 0.09698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