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2人面方鼎

2013-7-5 11:2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77|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 宋少华 等|来自: 名城长沙网

(本文录自《长沙国宝档案》陈先枢、宋少华等撰稿,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名称:人面方鼎

类别:青铜器  国家一级文物

时代:商代

规格:高38.5厘米  口长29.8厘米  宽23.7厘米

来源:1959年宁乡县黄材镇寨子山出土

今藏:湖南省博物馆

人面方鼎是中国唯一的以人面纹为饰的古鼎,1959年被当地村民挖土时发现,因村民不识货,被敲打成碎片卖给了废品收购站,后辗转运到了长沙市毛家桥废品仓库。幸得文物部门闻此讯,赶至仓库,从废铜堆里将其抢救出来,精心予以修复。但缺了一只脚,只好复制一只脚补上。凑巧的是,后来又在株洲的废品仓库里发现了一只青铜古鼎的脚,经比照,正好是人面方鼎所缺失的那只脚。从此,人面方鼎完美无缺地展示在国人面前。

人面方鼎颜色碧绿,器身略呈矩形,口部略大于底部,两耳直立,四柱状足,足上部有兽面纹,器身外表四周饰半浮雕的人面。人面周围有云雷纹,人面的额部两侧有角、两侧有爪。鼎腹内壁铸“禾大”两字铭文。以往的表述均为“大禾”,是按现代汉字书写“从左至右”而读的,而商、周青铜器铭文都是“从右至左”的,故应读为“禾大”。禾大,稻谷颗粒硕大之意,也意味着稻谷等农作物的大丰收。很可能祭天大典就在稻谷收割之后,鼎内盛满着稻谷。商、周青铜器以兽面纹作主题纹饰较为常见,人面纹饰则极为稀有珍贵,此鼎以4个相同的人面纹装饰器体的主要部位,更加奇特。从艺术形式上看,此器运用反复、对称的装饰手法,布局严密,写实与抽象纹饰相结合。四组相同的纹饰集于一身,不仅强化了装饰主题,而且给人视觉上以强烈的冲击,达到特定的装饰效果,反映出商代晚期青铜制作者已具备了较强的写实能力和形象概括能力。

有的专家认为这组人面纹有爪而无身,属于传说中“有首无身”的凶兽饕餮一类怪神。究竟为何采用如此写实的人面纹作主题装饰,仍是个谜。今有一种说法,蚩尤即饕餮的化身,黄材曾为蚩尤的居住之地。黄材西行l5公里就是安化县,安化县与新化县接壤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大熊山,今仍保存有一块“蚩尤屋场”的清末民初石刻,相传蚩尤早期活动于这一带。据历史文献记载,蚩尤姓“姜”,至今黄材一带姜姓居民特别多。而姜,从羊,古时黄材周边有许多山水地名都冠之以“羊”,《元丰九域志》即载:“青羊山,有寺曰芙蓉寺……山下有青羊镇、青羊集。”今黄材镇仍保存有上青羊村,下青羊村;在黄材相邻的老粮仓镇还有一个“羊角寨”。《归藏•启筮》载:“蚩尤出自羊水”,《路史》等书亦有类似记载。黄材镇石龙洞村有一座山叫云台山,山下有一个大坑,传说蚩尤降生于此。应劭曰:“蚩尤,古天子”,所以此坑称为“天子坑”。与“天子坑”相隔一座山,相距不到两公里的黄材崔坪有个“十三洞”(2005年改名为“千佛洞”),民间传说蚩尤曾住在这个山洞里,人们把它叫“蚩山洞”。宁乡口音“蚩”(chi)与“十”(shi)混淆,“山”与“三”不分,于是“蚩山洞”变成了“十三洞”。

(陈先枢撰稿)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3 20:12 , Processed in 0.13077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