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中华历史文化名楼·天心阁】由文物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陈先枢编著) 附: 历代天心阁修葺情况 1.明崇祯十一年(1638),长沙知府王期昇增建天心阁瓫城,并加固阁楼。 2.清顺治十一年(1654),经略洪承畴拆明吉藩府城砖,对城墙与天心阁进行彻底修葺。 3.乾隆十一年(1746),湖南巡抚杨锡绂将天心阁下都司废署改建为城南书院,在对城墙进行彻底整修的同时,对天心阁(当时还叫文昌阁)进行了一次彻底的修葺。 4.乾隆二十年(1755)前后年间,文昌阁进行全面修葺后,更名为天心阁,原天星(心)阁废弃。 5.乾隆三十年(1765)前后年间,几任湖南巡抚王检、李因培等委善化县知县将天心阁从一层加建至两层。 6.乾隆四十二年(1777),湖南巡抚觉罗敦福在修复城南书院的同时,对天心阁进行一次重修,事毕,邀请李汪度撰写《重修天心阁记》。 7.嘉庆十八年(1813),城南书院山长罗畸等捐款重修天心阁。 8.嘉庆二十五年(1820),湖南巡抚李尧栋将天心阁从二层加建至三层,并在阁下加固南北两个瓮城。 9.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奔袭长沙,昼夜轰城,对城墙与天心阁造成严重损毁。咸丰三年(1853),湖南巡抚骆秉章下令修复城墙与天心阁,并在阁之左右加设炮台九座,并派重兵把守。此次修复工费为全城之最。 10.咸丰十一年(1861),湖南巡抚毛鸿宾对城墙与天心阁进行了一次全面修葺。 11.同治三年(1864),湖南巡抚恽世临重建天心阁并重垒阁下城墙,将阁下城墙顶面地盘扩大七丈多,新建阁楼宽度比原来增加一倍,高度达五丈,同时新建了走廊与扶栏,阁下内城建口岸四级。 12.同治四年(1865),湖南巡抚李翰章对天心阁进行了一次精心修葺,历时五个多月,耗费十五万余文(包括1861年的修葺与1864年的新建)。同年十月,郭崑焘应邀撰书《修天心阁记》并刻石,现有拓片藏湖南省博物馆。 13.同治八年(1869),湖南巡抚刘崐对天心阁进行全面修葺。在主阁前建两层副楼,副楼前开有一条南北向通道,通道靠城墙边沿上建有石护栏。副楼南北两端建高大的垛墙,全部建筑占据城墙上的地盘。 14.光绪三十一年(1905),湖南巡抚端方对天心阁进行大修。 15. 民国十三年(1924),长沙古城墙拆除完毕,在市政公所总理曹典球等人的极力主张之下,保留了天心阁这一段城墙及古阁楼。省长赵恒惕令警察厅长刘武为首,将天心阁及阁下城墙修葺完好,并仿照北京文渊阁增建二轩,接以复道。 16.民国十五年(1926)唐生智主湘时决定将天心阁重建为主附三阁,刚建到阁墩,因省府连番改组,无暇顾及此事,遂至资费不济,工停事废。 17.民国十七年(1928),宁乡人鲁岱接任市政筹备处长,呈请省府拨款六千元,完成了天心阁重建。重建的天心阁,三阁鼎峙,矗立天空,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别有一番新气象。阁之南北两端,以旧城垣为引道,中嵌石磴,左右护以白石栏杆。 18.民国二十一年(1932),何元文出任长沙市首任市长,在天心阁之北建“儿童健康公园”,首先对天心阁进行了一番修葺,在北向园内建了一些儿童游乐设施,并建熏风亭。 19.民国二十七年(1938)“文夕大火”,天心阁付之一炬。火后,在废墟上建防御工事和防空设施。 20.公元1983年,长沙市政府重建天心阁,工程历时一年九个月,耗资104.8万元,于次年12月1日竣工开放。阁楼由一主两附组成,主阁三层,高17.5米,附阁二层,高10米。黄瓦朱楹,飞檐翘角,雄伟壮丽。南北附阁与主阁之间接以通廊,两通廊横轴线向前弱成合抱之势,高空俯瞰,如鸟张翼,势欲腾空。 后记 本书是在长沙天心阁管理处的一手策划和主持下完成的。管理处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张少林、王静、沈文权、易桂军、王凯民、沙伟等先生岀力最多。尤其要感谢已退休的天心阁管理处原办公室主任、书法家冯建平先生编著的《天心阁史话》一书所搜集的大量原始资料,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宝贵的养分。写作过程中还参考了梁小进、杨锡贵先生所著《长沙历史风云》一书。 本书所录图片除本人拍摄和搜集的外,提供图片者还有陈览月、乔育平、罗雄、龚智强、梁小进、周英、冯建平、沙伟、沈小丁等先生,在此一并致谢。 陈先枢 2010年8月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3 23:25 , Processed in 0.09414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