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录自《名人与长沙风景》陈先枢撰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未经作者授权,严禁复制转载!)
天心区学宫门正街21号,人称“梅公馆”,是一栋清水墙百年老屋,但建筑手法融入了许多西式手法。青砖,蓝瓦,两层楼房,屋顶一侧有砌着透风栏杆的凉台。从砖砌门框的大门进入是一个小型的厅堂,被3间大房间围住,一角为木制的盘旋楼梯。楼梯上方几十块透明玻璃瓦使楼梯和厅堂光线明亮。楼梯间的墙面上开着几个圆形的通风窗。老屋顶边内檐,水泥制作的水槽一直延伸到二层的凉台上。屋瓦下面是整齐的木天花板,严实无缝,既挡灰尘 ,又避风雨 。 另一处“梅公馆”位于天心区福胜街11号,其前身为苏州会馆 。20世纪40年代,梅氏买下这片地基,改建为颜料号,兼作公馆。建筑面积923.11平方米。砖木混合结构,青砖清水外墙,开窗比例考究,内屋多为木结构。虽隔建为众多房间,但原会馆神殿、祠堂、厢房等的布局依稀可见。私房改造后成为航运职工宿舍。据清光绪《善化县志》记载,苏州会馆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3),坐西朝东。前进门楼戏台方坪,正栋为关圣殿,左为文昌阁,右为财神殿,中为翠波阁。后进,中为大雄殿,左为雷祖殿,右为杜康祠。民国元年(1912)沈克刚利用苏州会馆屋舍办起了金庭学校。 “梅公馆”主人为民初永安福洋广货号老板梅景福。据1913年6月《实业丛报》载:民国初年“长沙为本省商业中心,复为消费焦点,凡外国输入品,多先输卸于此,然后散销于他市镇”,外国进口的布伞、肥皂、牙刷、袜子、卫生衣、汗衫褂、被面布、帽子、毛巾、香水、灯具及罩、玻璃器、玩具、装饰品、镜、花边等16种日用品,几乎垄断了市场。 经营洋货者均多牟利,梅景福也因贩卖洋货成了巨富。梅与德国商人韩礼生关系甚密。1915年欧战爆发,德商撤离,全部货物降价一二成由梅收进。不久,战事吃紧,外货断绝,德货价涨几十倍,梅景福遂成富商,永安福号资本增值20余万银元,后改营颜料业。梅景福因经营洋货而得福,所营造的公馆具有西洋色彩就不足为奇了。 2010年,学宫门正街21号和福胜街11号均公布为天心区不可移动文物。福胜街11号于2012年拆除。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2-26 21:26 , Processed in 0.09479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